基于校企合作的就业创业指导模式初探
2017-09-25叶月丹王秋丽王丹
叶月丹+王秋丽+王丹
【摘要】校企合作是新形势下学校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文章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基于校企合作的就业创业指导模式探索为例,阐明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校企合作模式对就业创业指导的优势以及目前基于校企合作的就业创业指导模式。
【关键词】校企合作;就业创业指导模式;分类指导
【资金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科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项目编号:2016RWSZ09。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产值占农业生产总产值的比重越来越大,畜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中最有活力的增长点和最主要的支柱产业。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高质量的畜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建设世界一流人才培养强院,分类型、个性化培养符合国家和社会需求、综合素质强、用人单位满意的卓越兽医人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坚持校企联动、产教融合理念,进行了基于校企合作的就业创业指导模式探索,将学生在校进行的理论学习和企业的生产实践有效结合,有效提高了学生提前适应社会的能力,达到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一、当前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当前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企业的需求不对称的重要途径。目前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未能与市场需求进行良好的对接,对于学生的应用能力、人际交往、协调能力等其他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欠缺。
在对84家用人单位开展调查时,调查数据显示,用人单位认为学院在人才培养和教学方面应做的改革有:增加实习时间和提高应用能力占72.61%;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及协调能力占51.19%;加强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占40.48%;加强人生观、职业观教育占35.71%;夯实专业知识占33.33%;教学内容要结合前沿,与时俱进占20.24%;提高文字水平及语言表达能力占16.67%;加强英语及计算机教学占5.95%;其他占1.19%。
高校教学过程中偏向于理论与书本。在对154名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时,数据显示,38.31%受调查学生对母校学习期间所学课程的体会是学得不够活,能力培养不足;29.22%对母校学习期间所学课程的体会是学得很多知识,但对现在工作帮助不大;19.48%对母校学习期间所学课程的体会是学得不够深和不够宽广;12.99%对母校学习期间所学课程的体会是学得的知识对现在工作帮助很大。
二、校企合作模式对就业创业指导的优势分析
(一)校企合作增强了就业创业指导的科学性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要求下,仅依靠校内力量开展就业创业指导面临着力不从心、力所不逮的现实困难,传统的就业创业指导模式亟待改进。企业有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完善的培训体系、功能齐全的平台,加之很多企业家创业经验丰富,对于市场的把握能力強且乐于分享,这些对于高校来说是很好的资源,让企业参与到高校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中,有利于高校进一步明确就业市场对人才综合素质、知识结构的要求,对于高校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创新意识强、可持续发展的、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例如帮助学生明确专业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培养正确的就业观念、科学地规划个人学习和职业生涯等。
(二)校企合作增强了就业创业指导的实效性
高校主要进行理论知识的教育教学。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同市场对人才在综合素质上的要求脱节,学生缺乏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的问题日益突出。此外,“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还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无法较好结合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能力不断提高,其直接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意愿不断增强。发挥校企联动优势,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企业的生产建设中去,一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脱离经济发展、脱离社会生产等问题;二是联合企业探索新型就业创业指导模式,引导学生深入企业开展科学研究、科技制作、创造发明等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极大地增强就业创业指导的实效性。
(三)校企合作增强了就业创业指导的针对性
根据高校定位及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积极打造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高校学生培养的专业结构,丰富专业知识内容,增强学生培养的针对性。在校企合作模式探索中,根据企业的性质及研究方向,针对学生不同类型的需求,依托企业的力量,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开展个性化咨询、专业性指导,为他们“一对一”制定知识、技能目标,完善职场生涯规划,实现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精准性。
三、基于校企合作的就业创业指导模式探索
为培养国家和社会需求的卓越兽医人才,实现毕业生更高质量的就业创业,西北农林科技动物医学院积极开展基于校企合作的就业创业指导模式探索,并形成了基于校企合作的“13431”就业创业指导模式, 即围绕1条主线——紧扣卓越兽医人才培养;着力解决3个问题——学校不了解,学生不明确,企业不满意;重点抓住科学调研、主动对接、挖掘资源、分类指导4个环节;充分依托3个载体——“双创”导师、企业班、就业实习基地;实现1个目的——实现校、企、生共赢。
(一)科学调研,准确定位
学院通过开展调查问卷、深入企业调研、参加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论坛、召开校友座谈会等深入了解行业动态,共同研讨培养优秀专业人才机制,进一步明确就业市场对人才综合素质、知识结构的要求,以期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切实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主动对接,挖掘资源
学院紧密结合专业特点,科学分析目前行业发展形势,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主动对接行业内知名企业,充分发掘优质企业资源,奠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同担的校企合作基础。
(三)分析研判,分类指导endprint
学院连续多年对每级学生的需求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收集数据,建立翔实精确的学生就业意向信息库,全面了解学生的求职类型、地域、期望薪酬、价值观、就业资源、优劣势等方面信息,确保分类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深化校企合作载体,提供立体式的就业指导
1. 聘请企业家担任“双创”导师,落实就业创业指导全程化。学院遴选聘请行业内政治立场坚定、思想品德良好、创业经历丰富和热心教育事业的成功企业家擔任新生班级的创新创业导师,突破了传统、单一的就业指导工作模式,让企业家参与到学生大学五年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增强了全程化就业指导的科学性和实效性。通过组织班级专题报告、座谈交流、实地参观等形式,分享创新创业经验,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行业,正确认识专业,不断增强学生的专业自信与专业认同感,为学生生涯规划提供咨询和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为班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在便利的情况下为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支持,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孵化平台。
此外,学院还制定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业导师实施办法》,印制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企业导师工作日志》,完善和规范“双创”导师制度,确保实效性。
2. 依托企业班模式,确保就业创业指导“精准化”。学院针对学生需求及专业特色,联合行业内知名企业先后开设企业班,充分发挥企业优质资源,为不同需求学生提供精准化的就业指导,全面提升学生求职技能。企业班活动内容涉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学业生涯规划、素质拓展、专业知识讲座、简历制作、模拟面试等。开办企业培训班,一是让不同需求的学生提前了解相关专业知识,帮助大学生打牢技术基础,提高职业能力,奠定就业优势。例如“生泰尔班”将生泰尔的畜禽饲养管理、兽医临床技术、技术型销售、职业化塑造、技术服务技能等内部培训课程带给在校大学生;“瑞鹏班”开展宠物医疗知识培训等。二是通过简历制作、模拟面试等就业技能实训,切实提高学生求职竞争力。
3. 搭建就业实习平台,促进就业创业指导“专业化”。学院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充分满足了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实际就业实习需求。学院每年安排全体应届毕业生进入相关企业开展校外顶岗实习。让学生到企业实习,参与企业生产实践,了解企业战略和文化,提高他们对专业知识的渴求度,提升兽医临床操作技能,使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得到完美融合,为毕业后能够独立从事畜牧兽医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总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在就业创业工作中积极转变思路,发挥企业资源,创新就业创业指导模式,共同培养卓越畜牧人才,实现了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创业。
【参考文献】
[1]吴丽丽.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创新[J].继续教育研究,2017(06):98-100.
[2]罗易,陈明.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思考与探索[J].科教导刊,2016(5X):178-179.
[3]沈佩华.重视校企合作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J].生涯发展教育研究,2015(03):42-48.
[4]李方龙,王晓娟,郭超.“企业班”校企合作模式初探——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2013(10):26-27,35.
[5]陈宝生.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zjb.ecjtu.jx.cn/article/3/1480639592.html,2016-11-30.
[6]新华网评:中国有了“互联网+”计划[EB/OL].http://www.qhnews.com/2016zt/system/2016/03/02/ 011945539.shtml,2016-03-02.
[7]陈璐.互联网思维下的“90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创新[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5(04):36-4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