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工作探索与实践
2017-09-25樊俊
樊俊
20世纪90年代,各地方高等院校扩大办学规模,为了满足办学需求,大学图书馆通常成为一个学校的标志性建筑,高校图书馆扩建势在必行。在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下,国有企业改制,地方高校从社会招聘一部分下岗工人,解决了图书馆员短缺的问题。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些外聘人员大部分退休,又造成了图书馆人员的短缺。
在当前人力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图书馆开始挖掘学生人力资源,组织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工作,鼓励学生到图书馆做助理。学生助理分两种,一种是工作不定时,时数只需要到达每学年20小时,没有经济补助。这些学生只能完成一部分工作,不能定时,没有一个连续的循环的工作时间,他们对工作内容不是很熟悉,工作效率不高,只能做一些简单的事。另一种是学生与图书馆之间存在一种聘用关系,学校付给他们一定的报酬,有工作任务,按时上班。这类学生一般经济困难,且各方面都很优秀,或是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到图书馆的工作中,称为“勤工助学学生助理”,简称“学生助理”。大学生勤工助学是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以获得经济报酬和培养自立能力、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而参加的各种服务或劳动。
一、地方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的意义
学生参与大学图书馆工作,是随着历史沿革下来的。20世纪,图书馆人对勤工助学就颇有研究。1921年的《清华大学年鉴》中收录了清华大学图书馆员工的名单,当时图书馆工作人员有14人,其中3人的身份是“学生助理”。国内高校图书馆都根据自己的需要聘用适量的学生助理较为常见,国外的大学图书馆同样聘用学生参与图书馆工作。北美“研究型图书馆联盟(ARL)”公布的2007-2008年度统计数据表明,除公共图书馆外,大学图书馆几乎都有聘用学生助理的做法。美国著名研究型大学图书馆聘用学生助理一般都超过100人,有的甚至超过200人。耶鲁大学图书馆借阅管理、教学参考管理、学生自习管理等岗位几乎全部交由学生助理,晚上十点后的所有服务工作均交给学生助理处理。大学图书馆聘用学生助理参与图书馆的服务、管理工作是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存在的普遍现象,搞好地方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意义重大。
(一)对于学生助理的意义
学生参加图书馆勤工助学,可得到一些在实际工作岗位上的锻炼和学习,提高劳动能力,培养服务意识,方便认识和了解图书馆,更好地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勤工助学为学生助理提供了一个课外实践的平台,实际上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形式。
(二)对于图书馆的意义
学生参与图书馆勤工助学,缓解了图书馆人力资源的部分压力。学生助理来源于服务对象,利于地方高校图书馆了解学生的需求,增强图书馆服务的针对性。学生助理馆员服务于学生读者,更便于沟通,利于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年轻的学生助理为图书馆注入了新鲜血液,学生助理服务能力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可使得新的技术、理念很快运用到图书馆中,大大提升了图书馆的活力和服务水平。
(三)地方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更深层次的意义,是极大地推动了图书馆的精神文明建设
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倡导和组织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勤工助学获取合法的报酬,是贯彻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
二、地方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勤工助学的问题
勤工助学在地方高校图书馆存在可以说是历史悠久,并且从没间断过。从多年来的运行情况看,图书馆勤工助学井然有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大部分学生助理馆员做一段时间后,工作热情消退,然后就申请退出,造成人员流动和不稳定等问题。有些学生助理馆员工作一个学期就提出辞职,图书馆不得不重新招聘学生助理馆员,再给新的助理馆员进行岗前培训,这给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工作增加了许多负担,降低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学生助理馆员主要从事打扫卫生,图书上架,倒架,整架,夹报纸,守大门,锁门,巡库等较简单的、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重复性较强,较枯燥乏味。因此,学生熟悉了工作内容,一般会失去新鲜感和热情。大学生以学习为主,做勤工助学工作不够专注,特别是期末考试期间,很难保证在图书馆有积极的工作热情和状态。另外,一些图书馆工作人员对使用勤工助学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只是为了应付差事,使得勤工助学学生在图书馆不十分受重视。
三、地方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措施
针对地方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学生,如何更好更充分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有效地用于图书馆建设,离不开地方高校勤工助学学生的科学管理工作。
第一,要做好图书馆学生助理的招聘工作。首先,要求学生助理热爱劳动,热衷服务,乐于奉獻,思想觉悟要高。其次,设立试用期,观察学生对图书馆的工作是否真有兴趣和发自内心地热爱。只有这样,学生助理才会以应有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图书馆的工作中。
第二,建立各种规章制度,规范管理工作模式。为了更好地做好学生助理馆员的管理工作,使每个学生助理馆员的工作都做到有章可循,必须制定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要结合地方高校实际,在参考高校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及时制定《学生助理馆员规章制度》。实践证明,这些制度为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发挥了很大作用。
第三,科学合理地安排学生助理馆员的上班时间,不得与上课时间有冲突。因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不能因为图书馆的工作而影响学习。在安排图书馆工作之前,要求每个学生提交一份本人课程表;或根据需要,可定期变更工作表;允许助理之间换班。学生在图书馆参加勤工助学,每月工作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每次工作时间不超过2小时,每周工作不超过6个小时。
第四,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地方高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应重视团队建设。成立干部队伍,建立健全的管理组织机构。图书馆负责人定期与队委沟通,加强对勤工助学队伍的指导和帮助。加强图书馆管理队伍建设,全面推进勤工助学管理工作。图书馆一线馆员要起到积极模范带头作用,注重自身综合素质对勤工助学学生产生的影响。图书馆员要充分利用工作时间多关心、多了解勤工助学学生的思想、生活及学习状况,使他们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得到快乐、锻炼和提升。在学期末评选“优秀学生助理馆员”,调动学生助理工作积极性。
开展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图书馆育人价值,实现图书管理的职能。
【参考文献】
[1]陈月文.当前高校勤工助学活动的现状与对策[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24(02):303-307.
[1]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14号)[Z].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