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学校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新尝试

2017-09-25黄焕娜

文学教育 2017年10期
关键词:农村学校课外阅读

内容摘要:在农村学校,学生的课外阅读仅仅靠教师的引导和调动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开展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基于此,我们进行了新尝试:第一,通过调查问卷,了解问题所在;第二,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和家长会,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促使学生和家长一起把课外阅读落到实处。

关键词:农村学校 课外阅读 新尝试

又是新一节的语文课,笔者引领着同学们走进美国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海伦·凯勒的心灵世界,见证一个伟大奇迹的诞生。通过“盲人猜字”让学生感受海伦·凯勒的失落和痛苦,通过“品味语言”让学生领略海伦·凯勒的坚毅和顽强,通过“分析人物”让学生了解莎莉文老师的爱心和耐心。课堂气氛热烈而融洽。此时笔者认为水到渠成,推荐学生课外自主购买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可话音刚落,教室里却响起了极不和谐的声音:“老师我不买。”笔者眉头一皱问:“为什么呀?”只见一男同学低着头说:“我爸不让买。”

上述情况表明,像笔者所在的地处城郊的这样的农村学校,学生的课外阅读仅仅靠教师的引导和调动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开展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基于此,我们进行了新尝试。

一.通过调查问卷,了解问题所在

我们给学生家长发放问卷调查表,主要针对学生在家的阅读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存在于农村家长身上的问题有如下几个。一是理解不到位,缺乏正确的课外阅读的观念,他们只支持孩子購买辅导书籍,认为课外阅读看的是“闲书”,不利于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二是重视不到位,少有时间和孩子进行阅读交流,少见有良好的家庭阅读气氛。三是方法不到位,即使有家长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工作忙碌,自身文化水平等多种原因,普遍缺乏通过自身的阅读来引领孩子进行有效阅读的能力。[1]

二.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和家长会,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首先给学生家长发放了《致家长的一封信》,就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进行了宣传和分析。我们希望学生家长及时更新观念,正确认识课外阅读对孩子一生成长的重要意义,积极配合和支持学校老师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共同促进孩子的进步和发展。[2]

其次召开家长会,就如何营造浓厚的家庭阅读氛围、如何指导孩子在家进行课外阅读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并给家长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是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气氛。我们建议家长给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样,每天看看报纸、看看书,茶余饭后和孩子探讨书中的情节、人物。既融洽了亲子关系,又能将孩子更好地带到课外阅读的道路。

二是给孩子设立一个专用书柜,有一个固定的读书场所,给孩子准备适合其阅读的各种书籍,培养孩子能独自阅读的书籍的能力,并不断丰富家庭藏书,给孩子提供更大的阅读空间。我们建议每个家庭都要在家里的各个角落里能放上孩子感兴趣的书籍,让孩子能随手拿起书籍进行阅读,节假日经常带孩子逛书店,并能把书作为对孩子进步的奖励。同时也要给孩子制定阅读的条约,除了随时零碎的阅读时间外,每天必须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在固定的地方进行阅读,这一完整的阅读时间要求孩子阅读学校老师推荐的名家名作,使孩子能从零碎的、片段的阅读中逐渐过渡到读整本的书。家长除了必须给孩子筛选适当的书籍外,还应尽量挤出时间陪同孩子进行阅读,逐渐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三是建议家长根据我们学校推荐的阅读书目,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并能抽出时间和孩子进行读书交流,或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或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评价,或对作品的主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虽然农村家长中普遍知识水平不高,也许没办法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但是孩子的年龄毕竟小,知识水平、生活阅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都是有局限的,只要家长能够认真阅读,在与孩子的交流和探讨中,就可以都有收获。

三.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促使学生和家长一起把课外阅读落到实处

课外阅读的大量时间在于课外,可控性比较差,但是如果放手不去指导和管理,可以想象,学生阅读的随意性将很大,最终有没有完成阅读任务,阅读的效果如何将难以落到实处。因此在得到家长的配合和支持的情况下,我们制定了形式多样的评价形式,促使学生的课外阅读能真正得到落实。

一是开展微信读。学校老师每天会布置孩子完成“每天一读”,要求孩子在家自己选择优美的文章,大声朗读半小时。既可以增加孩子的阅读数量,积累相关的名言佳句,又可以发展孩子的朗读的能力。可是孩子究竟在家有没有朗读?朗读的态度如何?朗读的质量如何?这些问题教师都难以掌控和检查。考虑到现在的孩子最喜欢的就是玩手机、玩电脑,上微信、上QQ,为了检查和落实孩子“每天一读”的情况,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我们开展了微信读。让孩子每天在固定的时间通过微信的形式给老师朗读课外美文佳作,每天半小时。这一新鲜的形式不仅满足了孩子用手机的心理,更能让老师直观地了解和掌握孩子每天固定阅读的时间和篇目。老师只要每天随机抽查个别微信,并能随机点评学生的朗读情况,就能大大激发学生朗读的激情,切实落实了课外阅读的数量。大多数孩子对这一新鲜的形式非常感兴趣,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明显的提高。

二是制定《汕头市外砂华侨中学家庭阅读评价表》,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检查和落实将借助这一表格,让家长参与。每天的语文课,老师都会布置相应的课外阅读的任务和应该完成的读书笔记,要求每个孩子在每天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阅读推荐的相关书籍,并且完成读书笔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表格中设置了阅读态度、阅读习惯、阅读的时间以及阅读的质量等相关项目的评价,要求学生家长每天督促孩子认真完成这一项阅读任务。家长的督促、参与以及评价相信能在最大限度上让学生的课外阅读落到实处。由于该表格明确规定了阅读的内容、时间和方法,有了任务的驱动,不少家长反映,他们有了评价的标准,懂得如何督促和指导孩子的阅读,而不是以前一样只能说“去看书”,孩子的课外阅读的偷懒行为明显减少了。通过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我们也明显感觉到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在逐步提高。另外,表格中还设置了学生对家长的阅读评价,我们期望通过家长与孩子的相互促进和评价,不断地提升家庭的阅读氛围和修养。

三是定期举行读书交流报告会。我们以读书交流会的形式,让学生把平时阅读的心得和体会与同学们分享和交流,让课外阅读变为“显形课程”[3]。此外,还建议学生将在家中与家长“共读一本书”的谈论交流的情景录成小视频,在课堂上与同学共享。在读书交流报告会上,同学们或者推荐自己喜欢的名家名作,或者就某部作品中的某个问题提出来与同学们探讨,或者可以三五个小伙伴一起演绎某段作品中的情节。读书报告会形式不拘,只要是与阅读有关,只要是与阅读过程中的思考有关,都可以和同学、老师一起交流探讨。这一过程,我们培养的不仅仅是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深入探究”等综合素养[4]。我们为每个学生建立一张课外阅读评价表,对学生的每一次课外阅读作出评价。期末时每个人都展示自己一学期来的阅读清单,并评选出“读书星级学生”、“读书星级家长”,为他们颁发荣誉证书。相信捧着荣誉证书的学生和家长的收获应该是沉甸甸的,心理应该是甜滋滋的。

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是关系到他们一生的重要事情。这一件重要的大事,不仅需要老师长期的指导和不懈的努力,而且还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与参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孩子徜徉于书籍的海洋中,才能“把孩子引领至人类文明的高地,引领至精神世界的巅峰”[5]。

参考文献

[1]黄焕娜.城郊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成因与对策——以汕头市外砂华侨中学为例的探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5(05).

[2]郑惠生.影响中学生阅读的五个因素[J].教学与管理.2007(34).

[3][瑞典]托斯顿·胡森,[德国]纳维尔·波斯特尔斯威特,主编.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M].江山野,主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4]姚佩琅.校办读书节的阅读理念[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07).

[5]姚佩琅.例谈校办读书节的模式[J].文学教育(上),2016(01).

(作者介绍:黄焕娜,广东省汕头市外砂华侨中学语文教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村学校课外阅读
英语课外阅读不同阶段的方法与措施探究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的策略
农村小学集体备课活动的有效开展
农村学校创客教育发展之路
浅谈农村学校的班主任工作
小班额背景下学生作业批改方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