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创新创业教育尚存问题及对策

2017-09-25祝景旭卢艳

教育界·下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问题对策

祝景旭+卢艳

【摘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末。近几年来,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业新形势的发展,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开启了一个新起点。但是,尽管经历了十几年的探索,这种新的教育形式在与传统教育形式融合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些许问题。文章旨在探索问题,提出个人意见,供教育工作者参考,批评指正。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问题;对策

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在进入新旧动力转换、由以数量扩张为主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以质量提升为主的中高速增长阶段,由中等收入迈入高收入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创业创新成为时代潮流,汇聚起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新动能。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公开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当时他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这让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开启了一个新的起点。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创新创业教育存在多方面的效益,不仅可以提高国民的创新创业素质,激发学生创业热情,培养出新型具有创业能力的人才,还可以促进日益扩招的大学生在毕业后顺利就业,提高就业率,减少失业问题。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然而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断探索中,仍然存在问题与缺陷。

(一)各地高校创新创业大赛管理工作存在问题

1.创新创业大赛动员时间仓促。无论是国家级还是地方创新创业大赛,高校在接到通知后,由主管部门下发通知到学院学生,学生接到报名消息后一般只有2-3个月的准备时间。可想而知,如果这时候学生只是刚开始着手准备,很难实现从提出想法到完成一份完备的商业计划书。从而看出,高校缺乏对学生从进校一开始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引导,会导致学生缺乏对创新创业的认识和兴趣,创新创业意识淡薄,积极性不高。学生并不是从入学开始就以新的角度和方法去思考问题,当突如其来的创新创业大赛通知到来时,不知所措,有参加的想法苦于没有思路,只能更多沿用以前的老课题或者指导老师的课题,甚至有的学生参赛全程并没有自己的创业思路或提出自己关于本项目关键部分的设计想法。

2.创新创业大赛范围宽泛,缺少专业性和局限性。目前广泛开展的互联网+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门槛低,创意类、初创类、平面类、新媒体类等各种形式都可以参赛。这本来是件好事,可以激发众多学生报名参赛,可是报名之后最终获奖的项目都是已经比较成熟甚至是上市的公司,跟高科技、互联网结合紧密,已经具有明显经济效益的项目。这样就导致像医学类、师范类、外国语等专业性较强的大学生提出的创新创业项目很难在与工科院校或者职业技术院校项目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从而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学校、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未找到精准定位

学校和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中负有直接责任,虽然各院校都在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如成立众创空间,出台学分、论文、评优等相关鼓励政策激励学生参加各项比赛,开发项目。但在这个过程中,学校缺乏精确定位,缺少顶层设计,对于怎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用怎样的案例教学和社会实践才能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全过程、痛点与难点,用怎样的制度保证既能让学生大胆创新,又能不荒废学业,筑牢基础,夯实后劲,这些问题仍然悬而未决,没有落到实处。并且创新创业在高校管理凌乱,没有明确负责的部门,各部门之间缺少有效衔接,使学生摸不着头脑。

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处于浅层,课程一般安排为选修课、讲座等业余教育活动,没有与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这说明学校并没有足够重视此项工作,或者单纯地想提高就业率,从而开设创新创业课程。课程零散,简单,很多都与专业课程脱节,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这反映出高校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高校师资力量短缺,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很多缺乏创业经验,创新创业知识不够完善,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建立专门的教师队伍,以至于学生根本不会形成一个创新创业知识体系。学校给予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支持也是非常有限,教学、科研实验等设备落后,没有为学生提供基础的设施保障。

(三)社会、企业在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未找到精准定位

創新创业教育突破了传统学校教学的边界,让教育主体从教师拓展为企业、社会。但是,参与主体多元化之后,如何更好地形成合力,就成为一个难题。目前,社会、企业在教育过程中缺乏参与度与精确定位。例如社会中的企业孵化器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学生对社会上这些扶植创业的企业缺乏了解,认为创业或开办企业,与自己距离较远,从而认为创业教育无关紧要;社会企业不主动参与,学校也没有积极邀请与各方企业进行合作。

(四)政府制定的相关鼓励政策缺乏实践性

首先,目前关于创新创业优惠政策过于宽泛,笼统,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没有在地区之间形成有效统一,而且政策会时有变化,缺乏稳定性,这给创业带来更多困难。其次,政府优惠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很多学生不了解,并且能够享受政策的门槛较高,受益人并不多。很多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因为不了解现在的优惠政策,在创业之初没有经济来源且无法支持创业成本,创业想法只能被扼杀在摇篮之中。这就是政策过于宽泛,宣传大而空,缺少实际内容所带来的后果。

(五)创新创业教育中“虚火过旺”和“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依旧

一项调查研究显示,某些学校筛选基数较小,有的学校仅在几份作品中选拔参赛,甚至专门组织人员为了参赛而参赛,背离了大赛的举办宗旨。可见在一些高校中,创新创业大赛还只是少数学生的奢侈品,反映出各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还未做到深入和普及。

二、解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的对策

以上问题已严重制约了学生创新创业的发展。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学校、教师、学生一起,分析原因,形成合力。endprint

(一)学校层面

1.学校、教师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宣传和激励。大部分学生还认为创业离自己很遥远,这就是入学之初学校没有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宣传的结果。学校教师应早宣传,早动员,渲染校园创新创业氛围,積极为学生讲解国家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鼓励政策;在课程内容的安排、教学与实践的比例设置等方面详细研究,提供给学生深入社会、企业进行实习锻炼的机会,从而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思维养成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搭建起一整套科学的“专业教育+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应广泛宣传,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到各项比赛中去,而不是从几个学生项目中挑选参加比赛;不依赖于指导老师的课题和项目,应鼓励学生自己提出想法,对于有想法的学生项目应充分重视,做好引导和培训。

2.学校制定完善的管理体制。学校应做好顶层设计,做好创新创业管理工作,成立专门负责部门,无论国赛还是校赛都由此部门统领,其他教学管理部门和学生主管部门配合,否则会出现责任不明确、管理混乱的现象。校领导层面应充分重视创新创业比赛,制定奖励机制,在不影响学生课程学习的情况下,鼓励学生开展各项创新创业活动。还要建立创新创业课程的专职教师队伍,使学生真正学到创业知识,提高创业素质。

3.学校应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开拓实践基地。单纯的理论教育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学生需要真实的创业经历、创业故事作为案例和指引。学校应定期邀请相关领域的企业负责人或创办者开展创业讲座,为学生讲解创业过程中真实的经验和困难,让学生真正了解创新创业全过程。并且学校应积极联系企业,力争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可以深入企业去实践,得到更多锻炼机会。

(二)社会、企业层面

全社会应积极渲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业氛围,传递成功创业的正能量,社会投资者、企业家、科研工作者应积极主动投身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配合学校,指引年轻学生投入到创新创业浪潮之中,从而建立一个健康理性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与风尚。企业除了应该积极加入到教育之中,在优质学生创业之初,应尽可能提供一些实际帮助,比如创业资金的支持,进行风险投资。

(三)政府层面

1.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的法律法规,为大学生创业畅通道路,扫清繁琐与障碍。政府应根据目前大学生创业遇到的问题,及时修订相关政策和法律,营建健康向上的法规和政策环境,增强政策与法规的可操作性。其次,政府还应成立大学生创业的专门管理机构,优化行政审批制度,简化学生创业过程中的相关手续,为学生创业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

2.政府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应进一步细化,根据专业缩小范围,举办在某一领域或相似领域针对性强的大赛。这样更能激发不同专业学生的积极性,无论何种领域的学生凡优秀者都可以有获取名次、获得关注的机会,同时也保证了比赛的公平公正。

总之,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的产物,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它将为我国的不断发展发挥出重要作用。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和新技术的发展都源于教育,虽然现在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但是只要各要素之间充分发挥作用,积极协作,抓好源头,创新创业一定会成为社会发展的新驱动力。

【参考文献】

[1]曹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