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州印象:营收过千万,却换了品牌

2017-09-25徐硕

创业邦 2017年9期
关键词:全州江南供应链

徐硕

一碗米饭的想象空间究竟有多大?

“你觉得,一碗米饭的想象空间究竟有多大?”全州印象创始人葛琪笑着问道。

由于具有门槛低、随时都可以进入市场的特点,近几年,随着新中产阶级的兴起,餐饮行业备受创业者追捧。

2012年,葛琪辞职创业,开了第一家全州印象,以韩国石锅拌饭为切入点做起了米饭的生意,不到一年时间就在上海开了11家店,创立了3个品牌。但由于开店和扩张速度过快且盈利能力低,全州印象惨遭滑铁卢,资金链断裂,不得不采取关店、大幅裁员等举措。

直到2015年,全州印象以外卖为支点,转型做纯外卖生意,用5个月时间开到了10家店,复购率达70%。按照葛琪的推算,平均单店投资25万元,预计3?6个月可收回成本。

截止到目前,全州印象共售出600万份石锅拌饭,2016年销售额破千万,2017年预计同比增长超过300%。

但葛琪的野心不止于此。

7月底,“全州印象”品牌升级为“稻江南”,并完成了与新希望六和(农牧食品产业链一体化公司)、欧凯米特(食品配料研发公司)的战略合作。葛琪对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说,未来稻江南将和两家合作伙伴在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度联合。

供应链升级

与其他外卖品牌相比,全州印象的成功得益于其强大的供应链。“既然餐饮前辈将供应链系统开放出来给你用,为何不用呢?”葛琪说,目前很多新品牌都被传统的供应链搞得很惨,模式太重。

而这次的品牌升级也是全州印象供应链端的升级一个方面:与新希望六和在供应链方面进行合作,进行标准化的生产及加工等,以保证原材料品质;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则与欧凯米特合作,由后者负责配送及仓储环节等环节的管理。

其次,将供应链端标准化能力不强的供应商换掉,建立自己的产品研发团队及品控团队。对从进厂到门店所有原材料进行排查,并完成整个过程的追踪,只控制环节而不做加工,保证研发出来的产品在工厂环节不会出现问题,同时要求在工厂标准化产出的产品在口感上要达到95%以上的还原度。

对传统行业来讲,葛琪认为善于利用资源更为重要。“尽管现在我们的供应链占成本的30%,但把自己的成本變成别人的利润,将来还会有更多的伙伴愿意(和我们)合作,我们只要把握好研发和品控、做好品牌就可以了。”

品牌升级后可拓展空间很大

很明显,经过几年的发展,全州印象的韩国石锅拌饭更为大众熟知,而“稻江南”却像是个初出茅庐的少年,少不更事却被委以重任,这次的品牌升级对全州印象来说真的是个好的选择么?

葛琪的回答是肯定的:“就品牌来说,全州印象的名称过于韩式,石锅拌饭只能作为一个切入点,而稻江南则是从文化的属性来考量,核心本质是关于米饭的生意,但它不属于某个品类,且内容性及独特性很强,可拓展的空间很大。”

目前,除了石锅拌饭外,稻江南已围绕米饭这个主食产品增加了其他七大产品线,比如汤饭、龙虾饭、肥牛饭等。而在供应链端,随着成本的下降、处理效率的提升,品牌升级后,在7月单店营收就比去年同月增长了50%。

在葛琪看来,垂直品类的扩张不仅不会占用很多时间,因为在操作上与原来的拌饭流程基本无异,给用户的选择反而会更多,极大地提高了用户黏性及留存率。

除此之外,品牌升级后的所有门店均会在门口设置“展示厨房”,让用户所见即所得。“他们会知道自己点的外卖就是从这个厨房生产出来的,也会吃得比较安心。”葛琪告诉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为了让品牌更有特点,线下店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品牌形象店,即在大型的购物中心,如上海的嘉里中心、静安寺等商圈做品牌露出,营造一种高大上的氛围。

第二,A类店,经营堂食加外卖,其中堂食占30%,外卖占70%。但即便是堂食,提供给用户的也是同外卖一样包装好的餐品,省时高效。

第三,B类店,纯外卖店,对外有展示的厨房,能让用户更了解制作的方法。

在单店盈利的情况下,未来稻江南还将借助资本的力量进行店铺扩张,三类店中A类店将占70%,B类店占20%,品牌形象店占10%。而在省去了繁杂的供应链环节后,稻江南目前的产品客单价基本在40?42元之间,且平均每份皆能产生相当于1.3?1.5份主食的溢价。

葛琪表示,未来将逐渐弱化“全州印象”品牌,以“稻江南”为主打。据了解,8月1日前全州印象线上店已全部升级为“稻江南”,此后线下新开的门店将会直接使用“稻江南”Logo,老店会根据时间推进,慢慢进行调整。

增强线上互动

传统外卖店很少将用户引导至线上,与用户通过粉丝在线上互动。全州印象品牌升级后,比如换包装,虽然是一件小事,但稻江南会通过微信群与用户进行线上互动,让用户来猜新的Logo长什么样子,通过这种方式让用户慢慢接受“稻江南”这个新品牌。另外,稻江南也在逐渐拓展新业务,最近上线了“小稻便利店”,上线三个月,月营收便已突破20万元。

葛琪认为,互联网用户普遍年轻,对新鲜事物有极强的接受度,如果有能表达出他们生活态度的内容便能达成统一认知。比如,在爱心厨房App中,稻江南建立了自己的会员体系、制度及玩法,提高了用户黏性,会根据用户反馈每季度推出3?5款新品,并将反响不好的产品淘汰掉。

整合多方配送资源

虽然在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上也有一些连锁外卖品牌,但它们在用餐高峰期经常会无法完成配送。当外卖逐渐成为刚需后,就要有专业的品牌来推动这件事。

在外卖的配送上,葛琪认为配送同供应链是一个道理,可以利用多种资源,不管是平台还是个人都不必拘泥于形式。“但配送平台很多,又有其各自的管理系统,稻江南没办法进行追踪,也就没有办法保障服务质量。”

为了能对每一单配送进行有效的管理,全州印象升级品牌后上线了安心骑士App,配送员一扫二维码,用户就能知道配送已开始及何时可以送到。而对配送员来说,则可以将运力集中在一起,对于先抢到订单的第三方平台或个人,全州印象还会提供激励模式指导配送等。endprint

猜你喜欢

全州江南供应链
古代诗歌对全州的文学书写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小编有话说①
小编有话说②
小编有话说①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产品可靠性与供应链集成优化设计研究
绣江南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