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魄的CEO,失算的投资人,成功的CMO,这是你看不到的共享行业内幕

2017-09-25夏毅鸣

创业邦 2017年9期
关键词:马扎王磊二维码

夏毅鸣

大量莫名其妙的共享项目,有营销驱动的,有投资驱动的,也有职业的to VC型“风口创业”,前仆后继,乐此不疲。

8月12日19点,周六,公交站。

郑安莉摆弄完最后一批马扎,上车休息,准备第二天的投放。

这时,一个有关北京本地生活的微博号发了一组图片,还配上了一句话:“我已经跟不上时代了,北京新出的共享马扎,你没看错,就是马扎。”

郑安莉大笑,这不就是自己忙活了一天投放的马扎吗,这么快都传到微博上去了。

当晚他们都没有在意,没想到第二天,“共享马扎”四个大字直接在互联网圈甚至是整个微博平台上刷屏了,后来还登上了微博热搜。

这些做工朴实,看起来“老实巴交”的木质马扎,因为贴上了一个滑稽的二维码,立马就变成了朋友圈和微博上的高级段子和“智商税”。

郑安莉觉得最经典的网友评论是:如果不扫码就坐上去,会夹屁股吗?

事后,她对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解释:“我们的马扎真不用花钱,那个二维码是咱们微巴的微信公众号。”

调侃之余,专家、媒体都出来跟进报道,分析共享马扎的商业模式、盈利可能性等等。然而,很多人大概压根就没有意识到共享马扎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失算的投资人

两三个月前,前非常电CEO王磊还会热衷于聊小机柜、大机柜哪种商业模式比较厉害,不过现在他已经不会再谈这些了。

5月8日,共享充电宝企业之一的非常电宣布获得早驰资本数百万种子轮融资,正式加入“百电大战”。仅仅三个月之后,显然团队成员都冷静了,然后把项目给关停了。

办公室自助货柜“闲呀”创始人束长彬告诉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本来他之前受朋友邀请,打算到上海来接手非常电的项目,代替王磊出任非常电CEO,然而,各方盘点了一下市场形势后,最终放弃了共享充电宝。

因为新业务进展得还行,束长彬没有显得太过遗憾:“非常电的入场时间太晚了。”

早驰资本创始人谢伙夫在2015年就认识王磊了,当时后者还在做一个人力资源的平台。人力资源是一个特别重资产的行业,很难花力气推广,所以谢伙夫并没有进入这个领域。不过,一来二去他和王磊就熟悉了,二人经常会在上海约饭。

如谢伙夫所料,人力资源的项目很快就走到了瓶颈。

王磊从2016底开始一直在寻找新的机会,而谢伙夫则在那时候有意无意地提了一下共享充电宝,原因是当时有个上市游戏公司的朋友告诉他共享充电宝(彼时还叫充电宝分时租赁)的生意很火。为此,他朋友还投了另一家充电宝公司——充充的种子轮。

不过,那时谢伙夫正在忙着募资,没把共享充电宝太放在心上。直到今年3月,他的一支基金——高飞创投在盘点了市场后决定在天使轮投资充充。

巧合的是,几乎是同一时间,王磊告诉谢伙夫自己决定做共享充电宝。虽然还缺少一个运营领域的专业人才,但看了这么久的充电宝生意,也间接参与了充充的案子,谢伙夫还是决定为王磊投种子轮。

据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得到的消息,该项目并没有实际启动,这意味着种子轮的钱并没有花出去。非常电没有制造出任何设备,但也算是给这个世界留下了几篇融资新闻。

成功的CMO

郑安莉向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作自我介绍时,说自己是微巴CMO,而微巴是一家20人左右,提供点到点接送服务的初创企业。

受限于体量,微巴现在只提供机场接送服务。这个生意的范围实在太窄了,为了解决更多的痛点,郑安莉经常会和同事们一起头脑风暴。

差不多在一个多月前,在某一次脑洞大开的会议上,不知道是谁提了一句:既然等车时间那么长,那么辛苦,不如做一些马扎给乘客坐吧。

不知道这个创意最终是如何让创始人成政拍板同意的,总之项目方案算是通过了,接下来就是风风火火的筹备期。

郑安莉发现,做马扎操作起来有好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材质是木质还是铝合金,选用哪种防水布料,二维码能不能扫得出来,这些都要在打样前考虑清楚。

押金、付费等问题郑安莉压根没想过,这些马扎的费用包含在公司的市场预算里,根本就没指望赚钱,二维码扫出来是公司的微信公众号。“如果有人感兴趣,想要了解我们公司的话,就扫二维码关注一下呗。”

一切准备就绪,微巴决定在8月12日开始投放马扎,主要场景是北京的机场、火车站、公交站和地铁站,总计投放马扎1000个。

因为策划得匆忙,投放量又比较少,她也没来得及找市政部门协商。郑安莉对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说,要是政府管了,之后就不投了,反正不会做違规的事。

本来她们的计划是周末两天投放完1000个马扎,然后周一(8月14日)用公司的微信公众号发一篇“自吹自擂”的新闻,没想到这个共享马扎简直是以火箭般的速度成名,迅速刷爆创投圈和微博。

郑安莉感慨说,以前成天追热点,终于这回自己成了热点。

大家都在嘲笑共享马扎太“蠢萌”,谁知无意间早就被营销大师秀了一脸操作。

落魄的CEO

7月15日,一时火爆的共享睡眠舱“享睡空间”宣布停业整改。创始人代建功表示,原因是不符合消防要求。“我们想要把睡眠舱做得更加私密,但是这就和消防安全产生冲突了,主要是技术上的问题。”

老实讲,除了那个二维码,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实在不认为享睡空间和日本的胶囊旅馆有什么区别。不过,虽然是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共享项目,但它的创始人代建功却是一个大有来头的连续创业者。

在三年之前,他还是上市公司搜房网的CEO,公司市值一度稳定在百亿美元。直到2014年5月,杭州9家中介公司集体下架杭州搜房网的所有房源,而这9家公司在当时垄断了当地市场80%以上的二手房源。

一时间,全国各地出现了抵制搜房网的各种联盟,公司股价由此暴跌,即便是带领公司登陆美股的功臣代建功也只能背锅辞职。

从这之后,这位“70后”CEO就陷入了连续创业不利的怪圈。他在2015年8月做了模仿Airbnb模式的依依短租,获得过天使轮融资,然而现在经营处于基本停滞状态。

代建功的主要精力已经投入到新的共享睡眠舱项目上了,但很可能是又踩上了“过度共享”的伪风口。

在“共享”被妖魔化的过程中,确实有一些真正冲在前面,有希望找到商业逻辑的公司,如滴滴、摩拜、街电等。

可在他们投射出的阴影之下,却也因为各种各样的欲望和想法衍生出了大量莫名其妙的共享项目,有营销驱动的,有投资驱动的,也有职业的to VC型“风口创业”项目,前仆后继,乐此不疲。

空穴来风,必有其因。假设有些公司在所有人的眼中都是注定滑稽而短命的,那就必然存在某种足以导致其短命的弊端”。endprint

猜你喜欢

马扎王磊二维码
勇攀赤道雪峰
Carriage to eternity: image of death in Dickinson and Donne
作品选登
不再被“圆”困住
二维码
共享马扎,一天丢500多个
银联发布二维码支付标准
“根本停不下来”
太极马扎(三)
太极马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