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研究

2017-09-23胡立军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6期
关键词:化学用语教学探究初中

胡立军

摘 要:化学用语作为一门独特的语言,是连接宏观化学和微观化学的桥梁。从我多年初中化学教学经历来看,学生普遍在化学用语的掌握上存在很大的困扰,如何才能做好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研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本人多年教学的探索,从化学用语教学的重要性出发,提出了初中化学用语有效教学的方法,从而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化学用语;初中;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用语是指包括元素符号,原子、离子符号及其相应结构示意图,物质的化学式以及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化合价等在内的化学上专业术语的表达。由于初中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相关的知识,且该部分知识点多,内容枯燥,同时该部分又作为后续深入学习化学的基础,也就自然成为众多教育者必须攻克的“山头”。

1 化学用语的重要性

高娟曾做过一个不同学业水平同学化学用语知识水平差异的调查[1],实验结果证明:初中生化学学习情况与其化学用语的掌握率是有紧密联系的。

从最近几年的中考情况看,对化学用语的考查非但没有逐年减弱,反倒逐年加强。几乎每道题都考查了相应化学用语的知识点,然而得分率并不乐观。总之,化学用语是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所掌握的初步知识,是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的一个直观的指标,与学生整体化学水平以及化学科目的考试情况紧密联系,有很好的研究意义。

2 化学用语的教学现状

高娟还在“初中化学用语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一文中,经过大量的实验及调查,得出以下结论——初中生化学用语知识掌握水平整体偏低,大多数人对初中化学用语的学习停留在记忆阶段,且各学习段的学生掌握水平差异很大,迫切地需要加深理解,提升知识的迁移能力。

从学生角度来说,在学习化学用语时的问题主要出在记不住、读不出、分不清、不理解、不会用这五方面。刚开始学习相关内容时,问题主要是出现在不理解与不会用这两方面,具体表现是当面对题目中陌生的情境时,无法与书本中知识点相对应起来。随着后续知识点的不断增加,需要在记忆的基础上理解的内容增加,学生就不自觉地产生了记混淆,记不清的现象。

从教师角度而言,在化学用语的教学方面的问题主要出在以下几点:(1)缺乏整体规划,在短时间内灌输太多的知识点;(2)缺乏严谨,没有从一开始就指正学生在化学用语上的错误,或是在平时教学中没有做出正确的读写化学用语的示范;(3)急于求成而不适宜地要求学生提前学习化学用语。在没有相关知识的储备以及缺乏教师引导的基础上,学生只能将化学用语当作字母与数字组合进行记忆,以至于后期难以矫正;(4)缺乏科学的教学,没有揭示化学用语丰富的内涵,缺乏对其的深层次解读。

3 化学用语有效教学的方法

3.1 借助顺口溜、思维导图、动画等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展趣味化教学尤为重要。顺口溜、思维导图、动画等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比如,针对金属活动性顺序: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单纯让学生记忆该活动性顺序,大部分学生觉得有困难,没办法记住。但当笔者将该顺序表的谐音做的顺口溜——嫁给那美女,新铁衣千斤,统共一百斤告知学生时,大部分同学能够顺利地记忆该活动顺序。又比如,在讲解一些化学反应实质上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时,笔者自行用flash制作了相关的动画,直观的反应化学反应微观上的这一过程。

3.2 严格要求读写的规范性

历史经验证明,纠正已形成习惯的用语错误比学习一门新的用语要难得多,所以,一定要从一开始教学时就要保證读写的规范性。在日常板书或是多媒体教学时,一定要正确读写元素符号、化学式,不可贪图一时的教学进度,而忽略方程式的配平等小细节,在日常批阅学生作业时,也要积极地指出相应部分的不规范之处,帮助学生养成读写规范的好习惯。

3.3 化整为零,分散知识难点,降低教学难度梯度

化学用语的相关章节分布密集,知识点集中,如果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一下子接受这么多的知识难点,很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所以,笔者曾做了对照试验,在对照班上,按部就班地开展相关知识的教学,在实验班上,从第一节课开始,就有意识地给学生讲解元素符号,保证学生对其有基本印象。在后续的课程陆续接触到一些常见物质时,笔者便有意识地写出这些物质的化学式。学期末有关化学用语的测验表明,在化学用语的掌握方面,对照班相对于实验班而言,整体水平偏低,也就是说“化整为零”是真实有效的。这种分散知识难点的做法,有助于缓解学生的焦虑感,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熟悉、接纳化学用语这一“第二门外语”。

3.4 根据遗忘曲线,多做总结与巩固

四川师范大学的赵钰曾做过一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只有一半多点的学生在化学用语的学习中会偶尔总结,高达34.46%的学生很少甚至从不总结。学习之后,不到五分之一的学生会经常抽时间复习,而其余学生都只偶尔或从不抽时间复习学习过的化学用语[2]。”所以,教师有必要对初中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根据遗忘曲线,时常地组织同学进行总结与巩固。具体来说,就是每节课课前巩固,每节课结束前总结,在一个阶段学习完成后,让学生整理表格和相关口诀,提供机会进行交流。

3.5 加强各门学科之间的知识迁移

在化学用语教学中,注意与物理,生物,语文等相关学科进行融合,促进学科之间的交互。杜甫的《客从》诗句中隐含着CaCO3+CO2+H2O→Ca(HCO3)2这一化学反应式。所以,笔者在介绍CaCO3难溶于水,却能在酸性条件下转为酸式盐而溶解时,就借助了这一古诗词。在介绍完CO2、O2、H2O的化学式后,笔者还联系了生物中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让学生讨论该化学反应的产物由哪些元素构成。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化学用语的印象,也符合现在命题的趋势。

3.6 基于“三重表征”理论,引导学生建立宏观、微观、符号结合的思想

英国的Johnstone教授提出化学学习的三种水平为微观、宏观、符号[3],如图1所示。

在化学用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建立三者之间的联系,从理解层面认识、学习化学用语。比如,在介绍SO2的化学式时,要引导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看待这一化学式,指明宏观上,SO2表明的是二氧化硫及其元素组成,而微观上则是二氧化硫分子及二氧化硫分子的原子构成。

结束语

化学用语作为化学学科的一大基础知识点及难点,需要引起广大化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总之,化学用语教学不可操之过急。相信只要参照笔者上述经验,由表及里地开展教学,定能提高化学用语的教学质量,让学生真正克服化学用语这一难关。

参考文献

[1]高娟.初中化学用语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2]赵钰.初中化学用语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

[3]华林,黄婕.国外关于化学学习水平的界定与研究进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7,(1):90-96.endprint

猜你喜欢

化学用语教学探究初中
对初中化学用语教材编写的几点建议
探究初中化学用语教学技巧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中职英语口语互动教学探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化学用语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对初中 “化学用语” 教学策略的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