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思想
2017-09-23高祖贵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握世界发展总体形势,丰富和平发展战略思想,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不断完善国际关系战略布局,开创对外关系新局面,营造了更加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际环境,开创了中国国际战略思想与实践的新境界。
[关键词] 和平发展; 合作共赢; 新型国际关系;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 D8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17)08-0023-0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历史新起点上,在坚持和继承中国国际战略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针对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新变化,着眼全局和未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创新理念,积极谋划,奋发有为,开创了中国国际战略思想与实践的新境界。
以宏观视角把握整体发展环境
从中国自身角度看,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经济规模跻身世界第二,科技创新实现系列重大突破,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国家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增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并指出我国已经进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有和平的国际环境。
从世界角度看,多极化向前推进的态势不会改变,但国际格局发展演变的复杂性更加凸显;经济全球化进程不会改变,但世界经济调整的曲折性更加凸显;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不会改变,但国际矛盾和斗争的尖锐性更加凸显;国际体系变革方向不会改变,但国际秩序之争的长期性更加凸显;亚太地区总体繁荣稳定的态势不会改变,但我国周边环境中的不确定性更加凸显。这就需要树立世界眼光,顺应世界潮流,把握时代脉搏,在历史规律的指导下,从林林总总的表象中发现本质,尤其要认清长远趋势。
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看,从1971年我国恢复联合国席位,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到2005年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创设和建章立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2010年促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增加中国出资份额和投票权,再到2014年推动建立金砖国家银行和外汇储备基金,以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中国同国际社会的互联互动也已变得空前紧密。一方面,中国对世界的依靠、对国际事务的参与、对国际体系变革的促进在不断加深;另一方面,世界对中国的依靠、对中国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影响在不断加深。对整体发展环境的深刻把握为制定战略措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辩证思维丰富和平发展战略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历史文化传统、国情、时代潮流和国家根本利益决定了中国只能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辛探索和不断实践逐步形成的。
一方面,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意志是坚定的。中国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坚持从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依靠自身不断发展起来的力量更好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可以不断让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和别国广大民众享受到和平发展带来的利益,使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正变得越来越厚实。中国向世界作出了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的庄严承诺,强调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中国发展绝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
另一方面,中国和平发展道路要走通走顺,需要世界其他国家也都走和平发展道路;需要把世界的机遇转化为中国的机遇,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只有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各国才能和平相处,共同發展。但是,把走和平发展道路作为国家战略抉择,不是要束缚中国维护国家利益的决心、手段和能力。中国在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同时,决不放弃正当权益,决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坚决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维护国家统一。
这就明确无误地阐明了中国在坚持和平发展的同时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底线和不可动摇的决心,阐明了中国坚持自身和平发展与推动世界共同和平发展的内在联系,把中国的和平发展与世界的和平发展辩证统一起来了,丰富了和平发展战略思想。
以包容胸怀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1,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
在政治上,要坚持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成员;坚持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特别是要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说话;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原则;坚持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坚持在不结盟原则前提下广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
在经济上,把自身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要坚持正确义利观,做到义利兼顾、道义为先,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尤其是对那些与中国长期友好而自身发展任务艰巨的国家,要更多考虑对方利益;要维护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通过广泛开展经贸技术互利合作,努力形成深度交融的互利合作网络;要推动完善全球治理机制,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把共同利益的蛋糕做大。
在安全上,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建立平等透明、开放包容的地区和国际安全合作架构;反对单打独斗,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颠覆别国合法政权,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主张发展和安全并重、权利和义务并重、自主和协作并重、治标和治本并重的健康持续发展轨道。
在文化上,主张包容互鉴,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道路多样化,坚持文明多彩、平等、包容原则,引导不同文明交流借鉴,取长补短,把世界多样性和各国差异性转化为发展活力和动力,为人类文明大发展、大繁荣注入新活力。这些主张顺应了世界潮流,把握了时代脉搏,为开创对外关系新态势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引。
以系统运筹完善国际关系战略布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形势下不断拓展和深化外交战略布局,要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周边外交,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和互联互通,努力使周边同中国政治关系更加友好、经济纽带更加牢固、安全合作更加深化、人文联系更加紧密,成为可靠战略依托。未来5到10年,要着力深化互利共赢格局,着力推进区域安全合作,着力巩固扩大社会民意基础,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1
要切实运筹好大国关系,构建健康稳定的大国关系框架,扩大同发展中大国的合作。与美国按照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要求,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不断推进务实合作,加强在地区和全球问题上的沟通协调,妥善处理敏感问题和分歧,确保两国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向前发展。与俄罗斯互相视为最主要、最重要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把两国关系都放到各自外交全局和对外政策优先地位,把双方高水平的政治关系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的实际成果。与欧盟着眼历史变革趋势,抓住发展机遇,以《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为牵引、第二份《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为指南,共同努力建设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座桥梁,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更具全球影响力。与周边大国沿着快速发展上升通道,抓住机遇,排除干扰,携手实现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和共同发展,推动合作伙伴关系上新台阶。与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大国,通过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等框架积极推进友好合作关系。由此,中国与各大国的关系更趋多维平衡而且充满活力。
要切实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把我国发展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紧密联系起来。针对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强调要落实正确义利观,政治上坚持正义、秉持公道、道义为先;经济上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对非洲,要按照真、实、亲、诚四字箴言,强调合作的互利共赢性质,要不折不扣落实承诺,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对拉美,建立中拉合作论坛,在此框架下落实各项务实合作;对中东,建设性参与解决地区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提出政治解决建议,扩大参与经济重建,力所能及地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更好地发挥负责任的建设性大国作用。
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切实推进多边外交,推动国际体系和全球治理改革,增加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话语权。中国将坚定不移地做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将继续着眼本国人民利益和人类共同利益,按照责任、权利、能力相一致的原则,力所能及地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积极参与国际体系改革和全球治理,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将继续建设性参与政治解决重大国际地区热点问题和应对全球性挑战,争取为维护世界和平、安全、稳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将继续积极参与全球发展事业,与世界各国一道,推动世界繁荣进步。
要切实加强务实合作,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努力寻求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通过务实合作促进合作共赢,犹如两只翅膀,带动中国腾飞。所谓“一带”就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就是要创新合作模式,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使中国与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把中国同欧亚国家的互利合作推向新的历史高度。所谓“一路”就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就是要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支持本地区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联通建设。
此外,还要切实落实好正确义利观,做好对外援助工作,真正做到弘义融利。要切实维护我国海外利益,不断提高保障能力和水平,加强保护力度。要提升我国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对外宣传。注重阐述中国梦的世界意义,争取世界各国对中国梦的理解和支持,使世界相信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中国梦追求的是中国人民的福祉,也是各国人民共同的福祉。
以特色外交开创对外关系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的国际战略思想和实践,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彰显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形成一整套有中国特色、引领国际关系新风的大国外交。
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牢牢把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民族复兴这条主线,强调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我国的发展道路、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强调增强战略定力,强化底线思维,坚持“两点论”,一分为二看问题,既要看到国际国内形势中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利的一面,从坏处着想,做最充分的准备,争取较好的结果。强调安不忘危,认为中国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
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强调顶层设计、立体思维、内外兼顾、通盘筹划、统一指挥、统筹实施,因时而变、积极而为。中央和地方、政府和民间、涉外各部门要牢固强化一盘棋意识,既各司其职,又形成合力;既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力,又从国家利益的高度配合集中调度,保障中央对外工作的领导、决策、管理、处置等各项功能顺利实施,确保中央对外战略意图的实现,不断开创中国对外关系新局面,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4]本书编委会.总体国家安全观干部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高祖贵,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
责任编辑 / 許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