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2017-09-23唐甜甜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缺口范文审题

唐甜甜

考点阐释

对于多则材料作文题,在提炼中心时,先逐则分析材料,再比较分析,最后综合分析,归纳提炼出恰当的观点,切忌把几则材料割裂开来。多则材料的内涵之间不可能互不相干,总有一点相近,这一“点”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

[范文例举][1]

材料一:巴尔扎克有一个癖好,只用缺口的杯子,买了新杯子,他会用调羹在杯子上轻轻敲出一个小小的缺口,巴尔扎克用有缺口的杯子,是想提醒自己,无论写了多少作品,这些作品上都有一个缺口,以此来激励自己,写下一部,将这个缺口补上。

材料二:沉香是我国名贵的中草药材,是高级的香料。有一种树叫沉香,但它不会直接长出沉香,为了得到沉香,农民用力在沉香树上砍出缺口,树脂顺着伤口溢出,覆盖在伤口表层,不久,伤口处结成一层厚厚的痂,过几年,农民把痂取下,这痂就是沉香。

要求同高考,略。

[范题解析]

第一则材料是写巴尔扎克寻找缺口,正视缺口,通过缺口激励自己提高写作水平;第二则材料写沉香树被砍出缺口,在弥补缺口时,沉香这种香料才会出现,沉香就是补缺口的结晶。通过比较分析,两则材料都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缺口”,并且都是指向“缺口”的积极意义——“缺口”能激励写出新的作品,“缺口”能产生名贵的沉香。由此可见,两则材料的内涵是相同的。据此可以立意:①直面缺口,寻求成功;缺口创造美丽;②把“缺口”的含义引申为人生路上的失败、挫折、苦难、磨难等,正确认识、对待“缺口”,将会成为我们成功的动力与源泉。

[类文生成]

有些材料虽然看上去不同,但是仔细分析,可以发现材料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可以从材料的相同点出发提炼观点。此方法即为求同提炼法。

[范文例举][2]

材料一:2016年12月,云南财大一女生,带着前来看望她的爷爷奶奶一同去上课,让爷爷奶奶感受一回大学课堂,弥补老一辈年轻时的遗憾。在照片里能看出奶奶笑得很开心。她的这一举动感动了无数网友,大家纷纷为女孩的暖心之举点赞!

材料二:2016年国庆节,有位父亲专程去广州看读大学的女儿。他希望可以给女儿一个惊喜,但是见面后,女儿并不领情,只顾玩手机,还一直责怪父亲不经她同意就来广州,这样直接过来是对她的不尊重。父亲说就是想你了,女儿却说父亲是感情泛滥。见话不投机,父亲假装想回去,没想到女儿变得很兴奋,马上帮他订了回家的火车票。

要求同高考,略。

[范题解析]

两则材料讲的都是长辈去看望读大学的晚辈,但是结果却不一样。第一则材料的女生“让爷爷奶奶感受一回大学课堂,弥补老一辈年轻时的遗憾”;第二则材料的女生却“责怪父亲为什么不经她同意就来广州……马上帮他订了回家的火车票”。很明显,两则材料是完全相对的。第一则材料表现的是对长辈的感恩,第二则材料表现的是对爱心的冷淡。两则材料的内涵却是一致的:对长辈的态度。据此可立意:要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类文生成]

有些材料之间的内涵呈现出相反的关系,构成鲜明的对比,可以分析每则材料的内涵,再找出相异点,这个相异点即为材料所蕴含的中心。此方法谓之求异提炼法。

[范文例举][3]

材料一:87岁的中国画家吴冠中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接受荣誉文学博士称号时说:“如果画,一定要画出新的想法、新的感受,重复自己是可耻的。”

材料二:有人说“重复是成功之母”,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不就是从一次次画蛋中走向成功的吗?

要求同高考,略。

[范題解析]

两则材料看待问题角度是不同的:材料一强调,在有了较好基本功的前提下,进行创作时不能重复自己或别人,要勇于突破,大胆创新;材料二强调的是必须夯实基础,要勤学苦练基本功。所以两者不矛盾。因此从立意上看,可以将两者互补并结合起来,分析如何看待和处理“重复”与“创新”的关系,“打好基础”与“求异创新”,“积累”与“创新”的关系等。

[类文生成]

有些材料表述各有道理,但各自并不全面,而是互为补充的,只有将它们综合起来,才是科学合理的,也只有将材料互为补充,才能提炼出正确的观点。此方法谓之互补分析法。

[范文例举][4]

泰戈尔说:只管走过去,不必逗留着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自会继续开放的。

萨拉说:生命是一条美丽而曲折的幽径,路旁有妍花和丽蝶,累累的美果,但我们很少去停留观赏,或咀嚼它,只一心一意地渴望赶到我们幻想中更加美丽的豁然开朗的大道。然而在前进的路途中,却逐渐树影凄凉,花蝶匿迹,果实无存,最后终于发觉到达一个荒漠。

要求同高考,略。

[范题解析]

两则材料内容相反,各有侧重。审题时,既可以根据其中某一则材料确定立意,也可以将两则材料综合起来确定立意。根据材料一,可得出以下立意:不要满足于眼前的成功、把目光放远些、放弃也是一种美丽、人生处处有风景等。根据材料二,可得出以下立意:生命之美在于过程;享受生命的过程;抛弃幻想,把握现在;活在当下等。也可以综合两则材料,得出以下立意:在赶路时不忘欣赏风景、追求梦想而又注重过程等。

[类文生成]

辩证分析,就是多角度看问题。有些材料的内涵呈现出相互对立或递进关系,且各则材料的观点都有道理。对这些材料,既可以每则材料出发单独立意,也可将两者材料结合在一起立意。此方法即为辩证分析法。

[有感写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上文所述的方法审题,立意。

①在事情未成功之前,一切总看似不可能。

②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在于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

③我想告诉大家,只要我们能接受生命中的挑战,连最奇异的梦想都可实现!

要求同高考,略。

[思路点拨]

第一句讲明做任何事情都有成功的可能,不要对自己说不可能;第二句阐述每个生命都有可能遭遇失败、困难和挫折,关键在于能否超越自己,“再度升起”;第三句揭示人生的真谛在于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三则材料综合起来,实际上谈的是一个人的人生态度、人生实践和人生理想。审题时,最好把三个名句综合起来立意:一个人活在世上,没有梦想,就不可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而要实现梦想,必须具有坚韧不拔、超越自我的精神。endprint

猜你喜欢

缺口范文审题
必须堵上尾款欠薪“缺口”
堵缺口
范文引路 习得方法
“三招”学会审题
七分审题三分做
春色几许(简谱)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我国医学物理师缺口巨大
2015年乙烯进口关税下调至1%补充国内需求缺口
范文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