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只有“会做人、做事”,才能写好应试文章

2017-09-23徐江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7年9期

徐江

2017年全国卷Ⅰ高考作文题——“选关键词”——不但是一道很好的、很现实的爱国主义教育试题,同时也是一道很好的逻辑思维教育试题。它本身就是对考生“做人做事做文章”能力之高低深浅考验的试金石。优秀的答卷要求考生不仅要有较高的思想品质,也要有较高的理性思维能力,特别是辩证思维及逻辑思维能力。就此,我来给大家做具体分析。

这是一道“选言思维”试题。考生必须从十二个“关键词”中选出至少两个关键词作为答卷的“关键词”,这就是“选”什么“言”。

“选言思维”,要求考生面对试题提出的各种可能的“选”的组合,然后分析,从中“选”定正面效果大、负面影响小的那一组。从排列组合讲,这里的“选”会是N种的,我们在考场上是不可能穷尽的,也没有这个必要,但我们应当迅速组合三两组,供比较挑选。比如“一带一路、高铁”,比如“广场舞、大熊猫”,比如“一带一路、高铁、空气污染”等等。

有了这样基本的拟选项,就要果断、快捷判定哪组是选择项。

这种“选言”是不能随意选的,是有原则要求的。那么这个原则是什么,试题给出两点——“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与“形成有机的关联”。

搞清“选言思维”,接下来要有“定义意识”。具体到此题,要搞懂其关键词的定义性内涵。

“读懂”之内涵,就是准确、深刻地认识事物。不要忽略对“读懂”的理解,这是对试题关键要求的定义性把握,是“选言”行为的行动目标、方向,因此它成为应答的行动依据。比如说,有人会由“高铁”“支付宝”大讲中国之现代如何了不起。对不对呢?当然对,但不全面,因此,这不能帮人“读懂”。同样,由“食品安全”“空气污染”而讲中国当下之弊端,也不全面。这样的片面选择也不利于“读懂”。

“有机的关联”,就是指所选“关键词”牵涉的内容不能风马牛不相及,各寓其内容,而是要按照一种规律、一种系统组合成相联系的整体。比如说,“广场舞”与“熊猫”两者之间就缺乏自然的有机联系,一个是自然物种,一个是当下中国城镇上的休闲文化方式。

“读懂”与“有机的关联”构成“选”的标准。以它们为准则来衡量你所判定的选择项是否对应试来说正面效果大、负面影响小乃至没有。

有了对试题要求的定义性内涵理解,下面就要具体行动了。这就需要对相关的“关键词”进行划分。这既是逻辑思维,又是辩证思维。这十多个“关键词”所涉内容性质而言,显然有的是有正面影响的,比如“熊猫”“美丽乡村”,而有的则是负面的,比如“食品安全”与“空气污染”。因此,这样简单明了地进行正负性划分,辩证地从正反两方面反映中国的事情,也就明确了内容的相关性质。这样进行选择有利于贯彻“读懂”与“有机的关联”两原则。

有了这样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就能保证我们能公正、客观、全面地认识中国。这种选择行为体现着选者的做人品格和做事方法。我一向认为,我们不能把作文题当作一道作文题,它实际上是现实社会向考生提出的实际要解决的问题,当然,在这种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便隐含着对考生做人、做事素质的考验。考生不会写文章,在本质上是处理相关问题时不懂如何做人,不懂如何做事。这是语文课要教的问题。

具体到此题,“选”关键词并“帮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该怎样看待、处理这件事呢?

我们应该认识到做这件事的必要性。

世上不是流传“地球村”一词吗?我理解: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和覆盖,比如通讯与交通的便利使全地球就是一个“村”,全世界的人像一个“村”的村民一样相互关联。这就意味着全“村”人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我们需要和“村”内各种人打交道,不同国的人好比“村”内不同的住户。我们需要交流,不能“自扫门前雪“,甚至以邻为壑。尤其是同“村”内其他“户”的青年人要加强沟通。因为青年人涉事浅,经验少,易走偏,但他们承担着未来,所以,我们要努力“帮”他们认识我们,以保证我们“中国户”在“村”内与其他“户”的和谐。

只认识到必要性不行,还要能做、会做。要正确认识“帮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这件事对一个考生自身来说面临什么考验,也就是说他需要有什么基本的素质。

做好这种沟通、交流不是很容易的。明确说,只有我们“会做人、做事”,才能帮助其他“户”青年人读懂“中国户”,才能与之处得好。

人们也许会问:帮助其他“户”的青年人读懂“中国户”,怎么与“做人、做事”挂起钩来呢?

这还得先分析一下其他“户”的青年人对“中国户”的关注点。据调查,“一带一路”“长城”“熊猫”“中华美食”“空气污染”“食品安全”“京剧”“支付宝”“共享单车”“美丽乡村”“广场舞”等是他们的热点话题。

由此,问题来了。怎样帮助其他“户”的青年读懂“中国户”,其实就是既看到“中国户”长的一面,又能正确看待“中国户”短的一面。当然,这里长的一面是主流,短的一面是前进中要克服的问题。这本质上就是我们要用自己的“中国户”之“户观”影响其他“户”的青年。我们每个人的“中国户”之“户观”就是家国情怀观。比如,我选两个词——“一带一路”和“高铁”。具体说这里的专业问题,本文受篇幅和时间的限制是不能详谈的,但是,这里要点是应看到我们“中国户”与“地球村”其他“户”走共同富裕之路的大国情怀与襟抱,它体现了中国对外交流的一种交流文化,是双赢共好,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当然,我们提出“一带一路”,从自身讲就需要实力,即资金和技术,否则别人也不信任你。而这一点,从“中国户”的“高铁”发展可以得到证明。在短短几年的功夫,“中国户”的“高铁”总长度已与“地球村”内所有其他“户”之“高铁”长度之和比肩。没钱没技术岂能有这样的长度和速度?这两个“度值”彰显了“中国户”的资金能力和实干能力。当然,我们还不是一朵完美的“花”。我们有短板——“空氣污染”与“食品安全”等问题,但这是前进路上存在的问题,是我们要不断解决的“问题”。我们诚挚地与其他“户”青年说明这些实情并坦言我们正在努力克服,既有一个人品问题又有正确认识事情的思维方法问题。这样的两面观,是我们应有的“户观”。在这方面出问题、有片面、不到位,既对外国朋友造成坏的影响,自己也丢脸被动。

这是很现实的事。为此,讲两个真实的案例说明。

云南某女留学生就读于美国马里兰大学,她毕业成绩优秀,被推荐在毕业典礼上做演讲。她只选了一方面的“关键词”,大讲中国“空气污染”之严重,甚至夸张说要戴五层口罩。同时,还与美国空气之洁净作对比,说呼吸人家空气时感到“甜”。不仅如此,她还由空气说到民主,中国不仅缺少洁净的空气,更缺少自由的“空气”。此演讲一出,得到“地球村”里对中共不满者的点赞,同时也遭到“中国户”内大部分人的批判,挞伐的贴子到处飞。甚至“中国户”外交部发言人都就此表示,公民演讲应客观看事情。这位留学生感到了重压,事后发表声明道歉,并说她是爱国的,有机会要报效祖国云云。显然,她的做人及做事都失败了。作为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她在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显然是不应该涉及什么“空气污染”以及由此借题发挥大讲中国“民主、自由”新鲜空气的缺乏问题。退一步,她讲这一问题,也应客观地予以评价。她的演讲内容不适宜、不公正,就是她做人的品格和做事的方法都出了问题。她的演讲在断她回国生存的后路,甚至为她在国内的家人带来无形的精神压力。错已铸成,恶劣影响已在外,事后再发表声明无补矣!早知今时,何必当初!

无独有偶,美国波士顿大学亦推荐中国一女留学生作毕业演讲。她是南京人。她在演讲中讲到家乡的可爱,讲到在美国留学感受到的多元文化的冲击和自己应有的坚持与包容。她的演讲得到了广大网友的点赞。

这两个女留学生面对不同“户”籍的青年人在相同性的场合进行沟通、交流,其实质就是在“帮”那些外国青年“读”中国。很显然,由于两人在“做人、做事”上有本质的差异,她们在帮“中国户”以外的青年人读懂“中国户”的问题上,效果也会是相反的。

由此我们应该看到,这道高考作文题不仅仅是一篇作文题。考生不会写文章,本质缺陷是不懂做人、不会做事。在此考题面前,考生应该懂辩证思维、懂逻辑思维,会分析问题,有正确的家国情怀观,会与外国青年打交道。这归根到底是“会做人、会做事”,在相关具体事情上有正确的价值观,有正确的应对方法。照此写出来,就会是不错的文章!

(天津南开大学文学院;3001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