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虚若盈,让素养在作文教学中生长
2017-09-23梅晴
梅晴
聆听“专家新视野”板块里的所有专家的经验分享,我们仿佛听到了同一种声音:提升学生的素养,必须把作文教学的指导落到实处,发挥实用,让学生的素养在作文过程中得到滋养,慢慢生长。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一句话——“执虚器,如执盈”,从字面上来看可以理解为:就算你拿着的器物里空无一物,你也要当它盛满了东西一样,小心翼翼地捧着,不要生出半点轻慢不恭。这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责任。
核心素养,在语文学科里阐释为四个互为补充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品质、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要实现这些目标谈何容易?但是,当我们以作文育人的理念为先,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重,我们手中所执的“虚”便“盈”着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一种谨慎踏实的态度、一些具体可行的措施——执虚若盈,抵达彼岸。
素养,本为“虚”物,如何坐“实”?“专家新视野”板块中专家们的分享在理论上、在实际操作上都给了我们实实在在的回答,他们对作文教学的看法中包含着一份语文人的生命必须学会承受的“重”。
一、对学生需求的尊重
写作,本就是精神活动。如果写作者的精神是放松的,其创造力将是无限的。可怜的是,学生们往往处在写作的恐惧中,精神不放松,思想不自由,并不快乐。有话不知如何说,甚至是无话可说,常常成为学生写作中的难题,也成为我们进行写作教学的难题。学生作为写作的主体,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的语文教研员冯善亮老师的报告《基于问题解决的作文教学》所倡导的“问题意识”便体现了对学生的写作学习需求的尊重:在大量的调研中去发现学生存在哪些问题,将这些问题整合后找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点,然后形成作文教学的微课程,具体实施以后再检验教学效果的达成情况。这个过程本身就立足于从学生中发现问题,而且是了解学生写作存在的深层问题,洞察学生的“写作心理”。这个过程中许多具体的做法为学生所做的考虑很深入,如整合问题环节,要甄别问题的性质是临场失误还是语文素养的根本性缺失,是技能运用还是思想认识的问题是局部的还是整体的?这些思考都将学生的写作需求放在第一位。这项工作极为复杂,但极有意义,它是一切的基础。有了对学生写作问题的研究,才可能有教学目标的确定。再如设计微课程确定目标环节,提出要根据问题的性质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课程的目标,因为问题的性质决定了其复杂程度,而学生的实际决定了他在解决问题的路上能走多远。这样从细节上考虑教学效果仍然体现的是对学生能力发展的尊重。
山西省特级教师、太原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刘补明老师的《率性作文直通写作素养》更为直接地表达了对学生的尊重。刘老师认为,在功利色彩浓厚、思想价值流失、技法训练猖獗、僵尸作文盛行的时代,师生都处于“跪着作文”的状态,而“率性作文”才是“保持写作的纯真”的最好表白,才是对人性的最大尊重。他所阐释的“率性”是崇尚自然、顺应天性、主张独立、关怀情趣,在作文中的表现是情绪冲动时的表达、灵感勃发时的诉求、内心沉寂时的思考、挑战极限时的呼喊。特别是他对“率性为文”的追溯令人深思——源于本我真我,源于丰富学养,源于敬畏写作,源于方正做人,源于张扬个性——对人性的尊重、对学生的理解、对成长的呵护,尽在其中。他对“率性”的界定——“率性不任性,率性不纵情”又不失理性,体现着一个学者的严谨。
大连教育学院初中教师教育研训员邓鑫老师分享的教学经验《低门槛,缓坡度》,将七年级教材中的写作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要进行合理分类与细致分解,体现着一种智慧。学习内容分类以后才能得到合理的落实,学习内容经过分解,学生才容易接受,循序渐进。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的价值,分类、分解中体现的是对学生学情的尊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细节:邓老师针对学生9月份刚入校的实际,分析学生面对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的心态,发现“新”易让观察“走心”,于是定下“观察能力训练”的教学目标,将外貌、动作、神态、心理、语言作为训练点,并智慧地整合阅读教材为写作教学服务。这一创造性的设计,每个细节都体现着对学生学习需求、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的尊重。
每位发言人的报告中,学生几乎成了一条主线,对学生的尊重成为每一种教学尝试的前提。周华章老师对学生如何积累素材、思考生活的研究中,“生活感悟与少年情怀”“‘少年志气当拿云的志趣”的引导,都是对少年人的写作状态和思维水平的尊重;黄淑琴教授借助对童年写作体验的回顾,指出教师的作文指导影响学生内心的感受,甚至影响着学生的一生;程一凡老师对师生共同创作小说的案例进行分析,让人看到教师作文指导过程中对学生的尊重可以催放灿烂的写作之花。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进行作文教学指导这一理念,已经稳稳地扎根在所有听众的心中。
二、对生活源泉的珍重
眾所周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但是,如何让生活在写作中真正起到源泉的作用,却成为一个难题。学生对待作文的反应常常是推说自己没有生活,甚至有些教师也这样认为。与其这样说,倒不如说是没有观察生活的习惯,缺少思考生活的能力。周国平在《时光村落里的往事》一文中将人分“有往事”和“没有往事”两种,这“往事”指的就是“生活”。他认为:只有珍惜往事的人真正用心在看,在听,才是真正在生活;没有往事的人对时光流逝毫不在乎,这种麻木使他轻慢万物,实际上早已是一具没有灵魂的空壳。我们的作文教学就是要让那些轻慢万物的人变为用心生活 的人。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中学语文教研员周华章老师的报告《在挖掘写作素材的过程中提升核心素养》就用大量案例展现了引领学生“用心生活”的过程。他将学生的写作素材问题归因为三方面:缺少积累(不明“选材”只是“拼凑”)、缺少思考(缺少发现可写之处的“眼光”)、缺少方法(缺少把素材变成好题材的技法),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解决“缺少积累”的问题,周老师提出两个方面的措施:对于直接经历的生活,通过专题观察、限题回顾、头脑风暴等方法来有计划地积累;对于间接经历的生活,则可以指导学生“广泛涉猎、专题摘记”和“有意视听、及时整理”等训练有针对性地积累。特别是“头脑风暴”的指导细则——(1)围绕某个话题,尽可能多地搜集富有个性的素材。(2)尽可能使素材运用得更具体、合理——具体可行,学生就“同样的‘爱,不同的‘爱法”,找到了众多个性化、丰富生动的素材。学生投向生活的那双眼睛上的阴翳,被周老师的妙手取 掉了。endprint
再如解决“缺少思考”的问题,周老师提出了四种有效的办法:在素材里寻找情、理、美、趣,将平凡生活中最有价值的方面挖掘出来。特别是“发现素材中的美”环节,周老师呈现了一张图片——不起眼的阳台一角里不起眼的榕树苗,引领学生品味出的是坚韧——生命之美。周老师列举的一些生活图景——小区保安除夕夜照常仔仔细细地巡逻,负责清洁的阿姨一丝不苟地拖洗擦拭,操着不同口音的爷爷奶奶带着孙子孙女天南地北地拉家常,公汽司机耐心地等待着正气喘吁吁赶来的学生,拖着残疾的身子风雨无阻地靠补鞋修伞自给自足的乡下老人……引领学生领悟的是凡人之美。还有“感悟素材中的‘理”环节,通过《灭蚁有悟》疑问的创作过程,让学生明白“理”对于“叙事”的重要。学写文章,没有这些思考和挖掘,文章始终只是文字,不是思想。周老师教会学生从“看”到“看见”,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思想在“生活”里“活”过来了。
三、对思维品质的注重
思维,对于写作而言是生命。无论什么时候,写作教学都不能忽视了思维的存在价值。从小到大,学生学的最多的是积累好词好句,背诵好文章。这固然是有效的,但绝不可以以对语言形式的重视代替对思维发展的关注。任何一篇好的文章,最终都是以其闪光的思想征服读者的。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应该成为作文教学的核心。
广东省中语会理事长、广东省第二师范学院教授黄淑琴老师在微讲座《作文素养与作文指导》中提出了“人的认识高度决定了写作的高度”的观点,强调了“思维”的重要性。她将“作文素养”做了非常全面的阐释,在“生活”和“文章”之间,她建构了一座桥梁——“思维”,足见其重要性。她以郑板桥画竹的思维过程“现实之竹→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为例,指出写作要贴近生活,更要贴近心灵。学生写不出,因为想不到;想不到,因为看不到。因此要激励学生养成独立观察、独立思考的习惯。虽然“独特立意、深刻思想、新颖角度、个性表达”教师不可教,但是可以影响学生。教师应该是一个有思想的人,有胆有识,善于发现、鼓励、推动学生的发展。这里面有着鲜明的教学立场,站在课堂的角度思考问题,又站在理论的高度上阐明了作文教学重视思维品质培养的重要性。
刘补明老师的“率性作文”则是对学生思想的极大解放,是自由的思想、独立的精神写作的生命。刘老师的观点不仅是对作文教学观念的解放,更是对育人观念的解放。程一凡老师也提出了这一点的重要性:扎根于“素养”,立足于“语言”,着眼于“思维”,让核心素养下的作文教学品质得以提升。他认为思维水平的发展要重视思维的宽度、思维的高度、思维的敏捷度、思维的辩证性、思维的批判性的培养,这也给教师提出了具体的培养目标。周华章老师教学生如何积累生活素材的过程就是一个清楚的思维训练的过程;教学生如何挖掘生活素材中的情、理、美、趣的过程就是一个传授思维方式的过程。
这些理论互为补充,互相印证,传达给所有人的主题只有一个:重视思维品质的培养,学生的作文才有实在的、真实的、个性化的内容。
四、对具体指导的倚重
再好的观念,都需要有具体的行动去落实,这就是作文教学中的具体指导。当写作理论充斥着语文课堂的时候,其实学生是无所适从的。这个道理我们都明白,可实际教学过程中,一堂写作课不给学生总结一点方法技巧,不让他按照所谓的方法技巧去练一练,这堂课似乎就不像写作课。可是那些所谓的方法技巧,也许只停留在“写形象,用比喻;写生动,用拟人”的空洞说教上,为什么用,怎么用,为什么这样用,都缺少具体的指导,学生仍然不会用。
我们常常高喊:要关注生活。怎么关注?看什么?想什么?怎么看?怎么想?我们在周华章老师的做法里可以看到最具体的指导。如“限题回顾”的“每周必练”:限定一个话题,尽可能多地回顾新近发生的真实的事件。如:“我”和妈妈、爸爸、老师、同学、邻居、亲戚、陌生人、其他熟人之间的故事;“我”的一个见闻、一点新感悟。有了这些具体的指导,学生就有章可循、有事可做、而且知道怎么做,使用价值很高。
冯善亮老师所讲微课程的开发看起来是对教师如何从事作文教学的具体的指导,实际上也是对学生的指导。他用生动的实例讲解、介绍了微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发现问题、确立目标、开发内容、实施方案、评估修订,操作性极强。按这样来操作,学生获得的就是具体的方法指导,而不是一句句空洞的写作理论。其中提到的游云云老师的写后指导课“————去哪儿了”,就根据学生写作内容枯竭、说话干巴的表现做了一些调整,增加了具体指导环节后,学生的话匣子打开了,作文内容也丰富了。这与后面“聚焦新探索”板块中的中山市教研员张华老师的“技术”论、段雅文老师的“如何层层追问”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黃淑琴教授在谈写作指导“写什么”的过程中,特别强调了“写作能力不是抽象的,所以可以且需要训练”。因此了解能力结构有利于有计划、有步骤地设计和安排作文训练(尤其是单项训练)。她所举例子很能说明问题——读写结合,我们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先学后做,架设支架,创设情境,激活积累和体验;先做后学,升格作文——具体的指导对学生而言是最有实效的。邓鑫老师对教材内容分类分解中体现的具体落实的思考,其实也是对具体指导的倚重,研究作文的过程,从过程中寻找怎么写。程一凡老师介绍的成都银都小学万庆华老师与学生共同创作的小说《寻》的教学经验,展示的就是手把手教的过程,说的是素养的熏陶渐染,其实也是教师具体指导的过程,告诉学生怎么去做。正如蒋红森老师在开幕式上所言:“作文之路要走长,作文学习要讲规律,讲科学,讲过程。”对具体指导的倚重,恰恰是将作文教学引向科学的过程,尊重规律,作文教学之路才能走得踏实。
在这场指向核心素养的作文教学的研讨中,悄悄发生着一场革命——思想观念的改变,具体做法的更新,我们的大脑在不断刷屏。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路上,我们必须做这些实实在在的事情,通过追求作文教学的实效,将目标化虚为实。手中捧着对学生需求的尊重、对写作源泉的珍重、对思维品质的注重、对具体指导的倚重,我们心中怀着的是对作文教学的敬重。因为这份敬重,我们才会执虚若盈,我们才能抵达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彼岸!
彼岸花开,此处艰辛,同道中人,竭诚努力!
(湖北省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430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