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教育要体现应有的文化担当
2017-09-23郑州鹤立中等专业学校从培业
郑州鹤立中等专业学校 从培业
读经教育要体现应有的文化担当
郑州鹤立中等专业学校 从培业
读经教育一直是近现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议题。若从教育的视角介入,它蕴涵着对教育价值观的判断与选择,以及对教育目标的预设和规定。
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教育杂志》(1935年第25卷第5期)在读经问题上就“请求全国专家对于这个问题,分别发表一点高见”。根据资料显示,当时收集到了包括蔡元培、唐文治、钱基博、陈立夫、陈望道、陶希圣、翁文灏等人的意见书约70篇。他们或是国学大师,或是教育家,或是某一领域著名学者。该专号涵盖了当时教育文化界各派对学生读经的代表性意见。其中,涉及各级学校是否应该读经,如何安排课程,读哪些经,怎样读经,以及读经与中国历史、民族性格、儿童身心等诸多问题。在这里,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对“读经”还是“废经”的争论,其核心已然上升到究竟是“亡国之途”还是“复兴之路”,俨然成为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休戚相关的大问题。在对以上诸多问题的讨论中,各位前辈其情也真,其智也睿——他们的见地,尽管时移世易,依然能给今天的我们以启迪,以引导。
而近些年,用“蔚然成风”评说读经教育现象应是不足为过的。从家庭中父母为孩子的选择,到建构学校的文化特色,读经教育都为人们所关注。当然,赞成与反对者俱在。赞成者认为,“经”为经典,是一个民族得以绵延久长的文化基因,岂可无视?在文化多元主义盛行,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信息化时代,开展读经教育是保护“国宝”,是一种责任和使命,亦正契合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倡言读经教育是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伍,是聆听古圣先贤的教诲,追求成圣成贤的人生境界与格局。赞成者甚至认为开展读经教育可以实现拯救道德沉沦、提供商业智慧、重塑家庭伦理、增加民族自信等多样价值。在读经教育的内容选择上,以《三字经》《弟子规》等蒙学读本为起点,最后以进入儒家经典为至境;在读经教育的方法上,强调记诵式学习,不主张对经文的理解。而且,在儿童读经教育过程中,尤其反对对经文的讲解。
而对读经教育持反对意见者,其观点似乎更明了:时过境迁,读经教育在开放、创新的时代是一种封闭、倒退的做法,更有论者认为儒家文化是阻碍中华民族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原因,读经教育就是一种复古行为,岂能任其蔓延?
至此,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各执一端的思维方式,势同水火,互不相让。
笔者以为,简单地以读经教育来替代学生的教育生活,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将读经教育等同于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片面性理解,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演进与形成的事实不符,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片面化,使学生无法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貌。也就是说,仅开展以儒家经典为代表的读经教育,而缺少了道、墨、兵、医、法、纵横、阴阳,以及杂家、释家等经典的学习,就不可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全面而完整的认识与理解,这样的读经教育与其愿景大相径庭。
其次,学生成长的过程中,重要的是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生活。如仅以读经教育作为学生的教育生活的主要部分,难免单一、偏狭,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视野,导致即时学习与当下生活、未来世界之间的分离与隔膜。读经教育就其内容而言,以人文科学为主并占绝对比例,是农业社会的产物。在人类进入人工智能的高科技时代,仅有读经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再次,读经教育是历史的产物,如果对读经教育缺少历史性的审视与理性的思辨,那么,对其价值的研判,显然在很大程度上有主观臆断的成分,必然会过高地估计它的作用。
最后,读经教育的目标设计与实施方法,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成长方式有明显的冲突,客观上可能会阻碍学生进一步发展。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柯小刚,长期观察民间读经活动,而且,与读经的孩子有广泛交往,常发表建设性意见。他说:“读经给他们的负面影响实在是太大了,整整十年,没有理智的乐趣,没有感受力的乐趣,没有想象力的乐趣,只有长年累月的无意义。”曾有人这样总结:“现在回过头去看,对孩子来说,这真是一场残酷的实验。”如此,怎能不令人心生悲哀!
那么,应该把读经教育取缔吗?并非如此!而是应当重新审视读经教育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与框架下,在教育的视界里,进一步恰当地确定读经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位置和具体的实施方案,进而有效开展读经教育,以求体现其教育价值和应有的文化担当。
为此,笔者提出如下观点与大家商榷。
一、理清概念,确定读经教育的课程架构
读经教育要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风貌,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追求的价值取向,即在思想上有大智慧、在科学上讲求真、在伦理上讲向善、在艺术上讲唯美等,使学生广泛涉猎经、史、子、集,以及最具代表性和最富独特内涵的文化遗产,其中也包括中医、书法、国画、京剧、武术、围棋、中国象棋、古琴等。从这个意义上讲,读经教育可演绎为国学教育与国粹学习的结合体,超越单一的儒家经典,使对经典学习的范围得以延伸和拓展,从而形成新的课程架构。它也不再是传统的静态的单纯的背诵,而是具有很强的动感,将创造与表演、操作与活动紧密相连。
二、明确价值,建构读经教育的目标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世代传承的文化根脉,体现着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最丰厚的给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促进学生发展,成为具有民族文化特质的现代中国人所需要的根本性教育资源,为学生的灵魂世界构筑精神的“底子”、绘就绚丽的色彩,是建构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基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促进学生个体生命成长,成就人生幸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优质资源。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的读经教育,其目标预设应有为达成学生核心素养独特的意义。读经教育关注影响学生一生幸福的关键要素:健康、兴趣、习惯、方法、价值观。 它旨在培养心存民族文化特质与胸怀全球视野的国际人,具有“求真·向善·唯美”的个性特质,他们应该是爱与向善者、思考与求真者、学习与行动者、美的欣赏与创造者、心理阳光与行动坚毅的健康者,有着高度自我认同感和追求自我实现的人。
三、多元探索,创新读经教育的方法
旧问题,新方法。“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读经教育必须有合适的方法——不论是老师教的方法,还是学生学的方法。我们知道,方法蕴涵于过程中,过程成为方法的载体。方法与过程,两者之间相融相合,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进程中。
而在整个学习进程中,体验将成为读经教育的基本标志。体验是典型的主体性行为,因人而异,具有相对的独特性。
体验使读经教育必须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尊重学生的自我感受。体验使读经教育必须相信学生的自我经验,肯定学生的自求自得。由此,体验将从根本上动摇传统读经教育的基本方法:背诵,特别是机械记忆。基于体验的目的,自主学习、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将会成为读经教育中主要的学习形式。
在新的学习形式中,不论自主还是合作,不论发现还是探究,都强调学生作为学习者所感受、获得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唯有在学生亲历亲为的过程中才能获得,唯有在学生运用方法的过程中才能有所认证。学生可以通过讲、写、唱、演、画、舞等具体活动进行相应的体验。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人性化行为应该得到尊重。
四、持续推进,符合读经教育的要求
读经教育使教育在文化传承与存续中的功能得以实现,更有利于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独辟蹊径。为能使读经教育有效开展,达成所追求的目标,笔者认为应遵循以下要求:
1.寻根意识与全球视野相结合
所谓的“寻根意识”,是努力建构学生的文化“底子”,为学生的成长融入具有民族文化特质的基本元素,以求打造学生的文化性格。
所谓的“全球视野”,是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置身于人类文明中予以考察,避免盲目自大。一方面重视培植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另一方面注重引导学生睁开眼睛看世界,博采众长。关注“全球视野与寻根意识”不是为了寻求一种简单的平衡,而是在于为学生找到其成长与发展所需的文化与文明的平台,实现国际优势资源与民族优秀传统的合理对接,探寻学生成长与发展的生长点,达成国际化与民族化的融合汇通,造就具有民族文化特质的现代人、国际人。
2.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结合
读经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周期长,见效慢。我们既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层次区分,突出重点,体现阶段性的要求,又要加强各学段之间的有机衔接,做到逐步推进、持续推进,进而保证读经教育过程的连续性。
3.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课堂学习依然是读经教育的主渠道,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积极为学生的发展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又要注重发挥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在读经教育中的应用和检验作用。它有利于推进学生自觉体验、转化读经教育的成果。
4.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学生的成长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要努力建构有利于实现读经教育成效的教育网络,实现教育影响在空间上的合作。既要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又要加强家庭、社会与学校之间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作者系郑州鹤立中等专业学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