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实验有效促进初中物理教学
2017-09-22王克杰
王克杰
摘 要:有效教学是师者所努力的方向,如何进行有效教学是每一位教师研究的课题。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深知物理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注重物理的实验教学,以实验教学方式促进物理教学的有效开展。而探究性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效果最突出的实验方式,要求物理教师重视起来。探究性实验是以物理教师为指导,让学生通过学习自主汲取物理知识,探寻物理规律,有效促进初中物理教学。
关键词:探究性实验;初中物理;有效教学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探究性实验培养初中生的物理学习能力,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语言表达和归纳能力等得到有效锻炼。教学中有效借助于探究性实验,巧妙提升学生的探究欲望,带领学生步入正确的探究性实验之中。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状况,全面提升中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致。合理把握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安排,突显其严密的逻辑性,有效融合物理教学。
一、物理教学中有效借助于探究性实验,巧妙提升学生的探究欲望,步入正确的探究性实验之中
物理教学中的探究性实验主要是在我们师者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进行的物理学习的尝试及探究模式,在学生的尝试与探究中,使学生探寻到物理实验现象背后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及规律,同时使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关键是物理教师必须全面把握物理探究性实验中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及规律,带领学生将这些知识及规律充分展现于我们的物理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正确设计和完成物理知识的表现形式,倡导学生积极自主地探究和发现。物理教师在设计探究性实验过程时尽量避免形式化,不易过于简单化或者是直白化,这样容易误导学生得出物理知识、定理及定律,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所以,初中物理教师在设计探究性实验教学时,应以物理问题的情境铺设来为学生展现物理课堂学习的内容及具体要求,把握物理学习的目标及需要完成的任务,由学生自己去思维,自己去探究,自己去琢磨,自己去发现,努力凭借学生自己的能力去完成物理的学习目标。这种自主学习模式能够让初中物理知识牢固扎实于学生的脑海中,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物理知识,有效激发学生的物理求知欲望,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达到新课标对初中物理的要求。
例如,我们在学习八年级上册“平面镜成像”的内容时,物理教师可以放开手让我们的学生自己去探究,由学生自己得出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我们教师可以辅助学生,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所需要的物品,在实验中考虑好易变和不易变的条件,引导学生如何去改变条件,正确把握所要观察的现象,做好测量数据的记录,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有效通过实验得出正确的平面镜成像的结论来。在“平面镜成像”内容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培养学生设计物理实验的能力,能够使学生在物理教师的指导下拟出合理的物理实验方案,步入正确的探究性实验中。
二、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状况,全面提升中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初中生接触的新学科,初中生刚刚学习时会有一些新鲜感,再者还会因为这门学科所拥有的物理实验而产生学习兴趣。为此,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状况,全面提升中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致至关重要。初中生接触新的课程时也会遇到新问题,特别是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初中物理对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和物理定律的要求没有那么高,所以探究性实验应该把握一定的尺度。我们在探究性实验设计的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物理教学的情境,物理探究的问题及物理探究的有效环节,还要照顾学生物理知识结构及接受能力,有效掌控探究性实验的开放程度,使探究性实验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努力做到收放自如。物理教师一定要把握班级学生的实际状况,全面提升中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例如,学习八年级“浮力的大小”的内容时,实验中会涉及不少的物理知识,引导学生探究时就可以考虑实验的伸缩性,适当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会与什么因素有关联。物理教师可以找一个适合的饮料瓶来带领学生去实验,亲身感悟实验的环节,体验实验的结果,知道影响浮力的因素。可以让学生用手按住饮料瓶的一端竖直向下压,使学生非常容易通过实验感受到空瓶沒有完全浸没在水中之前的时候,压力是随着饮料瓶浸没水中的深度增加而增加的。可是,当空瓶完全浸没到水中再继续增加深度时手施加的压力就没有变化了。由此得出,不是深度影响浮力的大小。
三、合理把握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安排,突显其严密的逻辑性,有效融合物理教学
探究性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辅助手段,是初中物理教学中较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应该合理把握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安排,确保显现其严密的逻辑性,使探究性实验有效融入物理教学中,让探究性实验从真正意义上成为物理教学的有效辅助手段。
例如,在物理教学时可以将物理实验中的问题及猜想提到物理授课前,而整个课堂的主体阶段带领学生去完成探究实验结果的探析环节,合理将主要的物理知识、规律和实验结果融合在一起,凸显探究性实验在物理课堂上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曾路.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案例分析[J].中国民族教育,2004(6).
编辑 孙玲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