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受“大问题”教学

2017-09-22江苏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姚春霞

小学教学研究 2017年26期
关键词:爱华小数教学模式

江苏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姚春霞

感受“大问题”教学

江苏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姚春霞

迈克·富兰说:“问题是我们的朋友。”黄爱华老师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的沉淀,提出了“大问题”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的核心观点就是如何让学生去主动思考,引导学生自觉学习,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上能够避免误区而渐入佳境。“大问题”导向下教学模式,教师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以高效、自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学习上更加自觉、主动。

大问题教学引导差异

什么是“大问题”教学?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一直不是很深刻,有时而清醒,时而糊涂之感,直到听了黄爱华老师的课和报告,我才对“大问题”教学有了一些认识。黄老师的课堂上,重心都放在了关注学生如何发展层面,致力于强化学生对于问题的质疑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自己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对于黄老师的“大问题”教学模式,我静下心来细细回味和思考,除了惊异,赞叹之外,还有如下几点感受。

一、我们要善于提问

“学有千千万,起点一个问。”问题之于学习就是钥匙、是方向,科学地设置问题将会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让学生学会学习。目前在我们课堂上,虽然提问不断,但是问题含金量不高,问题琐碎不系统,问题启发性、开放性不够等都比较典型,而教学实践证明,这种问题对于启发学生并不是很理想。

黄老师在《方程的意义》这节课中设计了四个大问题:(1)什么是方程?(2)为什么要学方程?(3)方程是不是很方便?(4)方程就是等式吗?回顾黄老师的整节课,我对“大问题”才有了更深的领悟。我觉得“大问题”问题之“大”就是我们课堂教学中的重要问题,是数学教育中的基本问题,他能够直指教学内容的本质,蕴含丰富的数学信息,具有极大的探究性。而这样的“大问题”往往有画龙点睛之妙,是大部分学生的困惑所在,这些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也就意味着课堂教学成功了一大半。

二、大问题教学离不开教师的点拨与引导

黄爱华老师说:“能引出学生问题的问题,就是好问题。‘大问题’始终要让有问题的学生保持有问题。”所以“大问题”教学更考验教师的素质和能力。黄老师在上《认识百分数》一课时,其提出的问题就非常“大”,他的问题是:“你们认为学习百分数有哪些用途?想了解百分数哪些方面的知识?”这一个问题来源于课本,但是又高于课本,问题的开放性使得每一个学生都有可以说的地方,课堂的互动性、趣味性就得到了强化。黄老师在“大问题”提出方面就比较巧妙,从老师提出问题到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是教学理念上一个重大突破。同时使得整个课堂的教学始终围绕问题展开,以问题的解决为教学主线,这是“大问题”教学模式的特点所在,更体现了这一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更好的根本所在。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大问题”教学模式构建的关键就是要让学生能够思考、能够提出问题,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最好的教学,同时也是教学效果提升的有效途径。

三、大问题的引导还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差异

黄爱华老师说:“‘大问题’教学的核心词是‘大’和‘导’。”为了实践大问题教学,我设计了一些材料来导学“大问题”,也精心设计了一些课例。虽然课堂教学效率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引入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我也感觉到问题层面存在千篇一律的现象,并不能适合大部分学生,很多学生还是不能参与到课堂中。由此,对这部分学生来说,就没有起到该有的作用,我开始反思,并再次品读黄老师的大问题模式,这次我把重心放在了如何确保问题能够联结不同知识点这样一个层面,努力思考问题的层次性,存不存在适合所有学生的“大问题”,思考之后得到的结论是肯定的,关键就是要对问题的层次性有一个灵活的把握。带着这个思考,结合《小数的意义》这一节课程,重新进行了“大问题”的设置。(1)联系生活来探一探小数对于人们生活的现实意义有哪些?(2)小数和分数有什么样的联系?(3)怎样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这三个问题中内在逻辑层层递进,第一个问题开放性很强,学生可以联系自己的体会自由地回答,但是难度也很大,虽然生活中处处可见小数,但是很多学生并不能够全面地总结小数的意义。将这样一个问题作为课堂第一个问题进行发问,目的在于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并通过问题的回答对学生的理解差异进行较好地把握,为因材施教、分组教学提供依据。我处理时适当提示学生:“同学们,这三个问题,如果第一个问题你已经会回答了,后面的问题你就不用做了;但对于第一个问题,如果你回答起来有难度、有困难,你就看看第二个问题……”这样的问题导向教学模式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去回答、解决问题,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可以回答第一个问题,选择第二个或者第三个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智力水平来选择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

如此的设计使这节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实践中,我尝试由难到易,分层搭梯,把那些难度比较大,但是发挥空间也大的问题摆在首要的位置。对于优等生来说,可以在这些问题的解决中,展示自己的能力,从中获得成就感、满足感。对于中等生来说,这些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盲点、难点。实践证明,层次性较好的问题可以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就感,能够参与到教学中去,实现自身的更好进步。至此我更深刻地感受到,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一刀切的问题、模式并不适合所有的学生,这需要在“大问题”的设置方面体现出差异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

四、大问题的教学模式下,老师需要学会反思

黄爱华老师说:“让学生把自己探究‘大问题’的过程补充完整,是一个重要的习惯。”在我们的课堂上,问题解决后并不是终点,同时还要对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角度进行一个反思,加深对于问题解决逻辑的理解,让学生具有良好的解决问题的品质。

以黄老师的《认识方程》为例,在提出了:(1)生活中,人们喜欢百分数的原因是什么?(2)百分数的意义在哪里?(3)百分数和分数比较,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这三个“大问题”后,老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通过小组学习,教师指导,顺利地解决了上述几个问题。但是课堂并没有到此结束,而是进一步地要求学生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补充,对于问题解决的过程进行一个重新的回顾,引导学生得到这样一个研究成果,能不能够将问题进一步地补充完整。通过这样的回顾,才能够让学生对于百分数的认识更加全面。

“大问题”教学之中学生的回顾反思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学生做完作业之后,要提醒学生进行检查更正,这样有助于学生养成仔细、严谨的习惯。学生解题之后,让学生进行自我提问,一定要采用这样的解决方案吗?这其中是不是有规律?有什么样的规律呢?只有这些问题都得到解决,才算是真正的解完这一道题。通过这样的一种锻炼,将会极大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观察能力、探究能力,有助于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做到兼容并蓄,吸取同学的优点解题思路,从而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同时我们老师也是需要反思,每堂课上完,我们都要回头看看,整堂课的细节是否处理得当,这对于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黄老师的“大问题”教学,对于我来说,教学中的困惑有了答案,引导自己更多地去关注利用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成长。改变可以改变的,此时此刻,或许这还只是不成熟的想法,但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会形成更加完善的教学模式,带给学生、家长更多的惊喜!

[1]苏欣.迷茫中的回归——“大问题教学”感悟[J].新课程:小学,2016(2).

[2]陈玲,谢光玲.关于课堂设问的探讨[J].新课程导学,2016(12).♪

猜你喜欢

爱华小数教学模式
小数加减“四不忘”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次拔牙
神奇的光
在厦金胞张爱华孝亲牵起两岸情
李爱华:我希望过上这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