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脑出血与脑梗死教学中比较教学法的应用
2017-09-21郭大英郑晓妮
郭大英 郑晓妮
【摘要】目的:探讨比较教学法在脑出血与脑梗死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校2015级大专护理A班共51人为实验组,B班共48人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比较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脑出血与脑梗死教学的理论考试,比较2组的学习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脑出血与脑梗死教学考试的优良情况、成绩构成、平均成绩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比较教学法在脑出血与脑梗死教学教学中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值得广为推广。
【关键词】比较教学法 脑出血 脑梗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4-0255-02
《内科护理学》既是各临床学科的基础,学好内科护理学,是日后进一步从事专科领域护理的基础,也是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基本要求。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加,腦血管疾病患者越来越多,而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也越来越多。在以往的脑出血与脑梗死教学中,我们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法,即:理论讲授辅以多媒体教学。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改善这种学习及教学现状,笔者开展了比较教学法应用于脑出血与脑梗死教学的研究,以探索其具体应用及观察其教学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我校2015级大专护理专业学生99人为研究对象,其中A班为实验组,共51人,B班为对照组,共48人。
1.2方法:2组学生使用相同的教材,由同一位教师任教,课时数亦相同。在入校分班时已将其基础成绩分成若干个分数段,按分数分班,故排除了基础成绩的影响。2组学生在性别、年龄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脑出血与脑梗死采用比较教学法。对照组脑出血与脑梗死采用传统教学法,即:讲授法+多媒体教学,通过理论考试,比较2种教学法的效果。实验组脑出血与脑梗死内容采用比较教学法,从发病年龄、起病状态、全脑症状、意识障碍、神经体征、CT检查、脑脊液等方面通过表格将两个疾病对比学习。教学效果评价:2个班级的学生在脑出血与脑梗死考试时,使用统一命题的试卷,统一考试时间,统一阅卷,统计2个班级的得分作对比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考试成绩对比见表1
3.讨论
3.1 比较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着重体现教学内容间异同关系的教学方法。运用比较教学法的前提条件:教学内容既有相关性、相似性,又有相差点、相异点。相同是比较的基础,相异是比较的结果。
3.2 比较法分为三个类型:
①求同比较:这是将相同的知识,或性质相似的材料放在一块加以比较,使学生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加深理解,增强记忆。
②求异比较:事物之间存在着差异,这是极为普遍的现象。作为老师,应该帮助学生找出疾病之间的差异。在教学实践中,求异比较是大量的、经常的、广泛的,其使用频率远远超过求同比较。医学教育中,常常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寻找差别。
③相似比较:从思维形式看,求同比较和求异比较分属于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而相似比较则介乎二者之间。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似与不似之间找出事物的细微差别,的确有相当难度。但是,从教学实践来看,成功的相似比较,往往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同时也显示出教师高超的教学水平。把一些模棱两可的东西辨析清楚了,学员掌握知识就更加准确了[1]。
本研究显示在脑出血与脑梗死教学中,比较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春雨,冯国雨,麻忠文.比较教学法在航空理论教学中的实践.科教导刊[J],2015(1):38-39.
作者简介:
郭大英(1970年-),女,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本科,专业方向:心血管内科临床及教学。
郑晓妮(1980年-),女,主任护师,本科,专业方向:护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