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拿什么吸引学生爱上自己的课堂
2017-09-21石冬林
石冬林
【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在新课程教育的指引下,以素质教育为背景的形势下,让学生学好数学便成了我们教师的任务和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与教师,如果学生喜欢上你的课,你的教学效率才能得到有效提高。所以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得到学生的爱和认可。如何使学生爱上数学,学好数学?关注学生需求;学会鼓励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备好每一节课。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 吸引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4-0182-02
我们都希望学生爱上自己的课堂,希望我们的课堂如沐春分和雨露,让学生在学习中忘记了时间的流淌。可是拿什么吸引学生爱上自己的课堂?这几乎是所有的老师都在追求的教学理想.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这个亲的缘由就是懂学生,懂教育,有爱心,有童心。当学生非常喜欢某个老师的时候,也一定会特别喜欢上他的课。早在二十世纪末,有许多著名的当代教育家就用自己的教学实践,力主课堂教学改革,提出来很多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如钱梦龙、于漪、魏书生、朱永新、李镇西等。他们都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倾注了太多的心血,同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可是近几年来,素质教育流于形式,教学质量却不知何处去了。居于上述诸多原因,要让学生真正喜欢课堂,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我个人认为一个合格的教师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要蹲下来,关注学生需求。
陶行知说:“我们的教师更应该向孩子学习,不向孩子学习的先生不配做孩子的先生。”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善于洞察学生的思绪,随时了解学生的想法,给学生排忧解难,这样学生才会尊重你,喜欢你。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把我们当成真正的朋友,我们的教育才会取得成功。当然,批评是必不可少的,要学会正确及时地运用表扬与批评,表扬不仅仅是对良好学习行为的一种肯定,同时也是对不良学习行为的一种否定,一种提醒。在课堂上我经常走下讲台,因为这样一方面便于与学生交流,另一方面如果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也可以在较近的距离上用敲敲课桌、碰碰肩膀、低声叫出名字等办法进行提醒。如果总是“蛛守”讲台,不但会失去许多与学生交流的机会,而且还有可能失去对远离讲台的一部分学生的控制。
第二,爱学生,学会鼓励学生。
人性的弱点中曾说:没有人不喜欢听恭维的话,学生也是如此。一个经常讽刺挖苦学生的老师,无论有多高超的教学技艺,学生也很难喜欢他。在课上,我尽量精讲多练,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简单的题让学困生做,对了就及时表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当学生表现突出、取得进步的时候,老师真诚的欣赏与赞美,会更加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加优秀。例如,课上在对待那些回答问题结果准确无误、声音响亮的学生时,我会毫不犹豫给予充分的肯定并鼓励他做到更好,如“你的见识可真广,懂得这么多的知识,老师和同学们都向你学习。”“你真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孩子!你懂的比老师还多,继续努力啊!”当我提出一个富于思考性的问题后,一些学生在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后仍有困难,答不上来,这时我则选择用亲切温和的语言鼓励学生“你虽然没有完整地回答问题,但你能大胆发言就是好样的!”“老师知道你已经努力了,回答错也没有关系。”此时学生一定会领略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积极性也会越来越高,还帮助他们树立了的学习信心,又在更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达到乐学的目的。当学生出现失误或者犯了错误的时候,不是简单批评,而是分析原因,站在学生的角度给予理解、同情,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并真诚帮助学生修正自己,让学生不断进步。总之,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學生喜欢的老师,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一个教师,只有当他受到学生喜爱时,他的课才会被学生接受,才能真正实现自己最大的价值。
第三,必须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主要能力。由于条件的限制,很多实事不能再现,需要教师依靠语言表达,把丰富的知识通过口头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准确清晰,具有学科性;简明精练具有逻辑性;生动活泼,具有形象性;抑扬顿挫,具有和谐性。因此作为一个老师只有在理解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对该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及知识的发展史有所了解,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本地特点,利用社会的、家庭的、生活的,乃至教师自身和学生自身的各种资源加以整合,通过教师的理解、内化,用自己生动的、生活化的言语和方式表达出来,使之成为鲜活、生动的教学内容,学生自然会被你吸引。
第四,必须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说到备课应该是每个老师的拿手好戏,怎么备,怎么上,每个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我就不在这罗嗦了,只要你把课备得精彩还怕学生不喜欢吗?
总而言之,每个老师都希望学生喜欢自己的课,都希望把课上好。所以成就学生向往的课堂教学,教师除了自己外在“技”的提高,更要注重学生内在“需”的满足,努力让课堂多一些美好,多一些生命的元素,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用平等的心和学生交流,用宽容的心对待学生成长中的错误;多探索、勤实践、善总结、好学习,就会有好的办法,就会有好的效果,才能真正实现自己最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2,1
[2](中)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7
[3](中)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