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铁路货运课程信息化教学探索
2017-09-21陈思亦
【摘要】伴随着手机应用、新理念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日渐深入,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设计也如同雨后春笋般开花。信息化教学设计就是我们开展全新教育教学方式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铁路货运 课程 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4-0133-01
一、铁路货运课程教学现状
铁路货运课程是高职铁路院校中十分重要的专业课,分成《普通条件货运组织》和《特殊条件货运组织》两部分来进行学习,这两门课程中,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计算:运费计算、超限等级、装载加固方案计算;(2)实操:货运制票、货运管理、装车作业、货检作业、货物损失处理等;(3)理论:各类铁路规章《铁路货物运价规则》、《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则》、《铁路货物装载加固规则》《铁路货物运输规程》等等。其中,实操部分主要在实训室進行,通过仿真制票软件、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练习。现场货物装车作业很难刚好碰上合适的机会供学生现场参观学习,如何在室内掌握现场的作业是个难题。计算、规章部分的学习主要集中在教室进行理论学习,也是学习中较为枯燥的部分。如果能将规章变得更立体、生动,将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目前,高职院校大多采用项目化教学,在铁路货运课程中,按照货物类型分成多个任务进行教学,各类货物运输组织方式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常表现出自满和乏味。而理论知识、各类规章的学习伴随着项目任务进行学习,例如:将运费计算安排在第一学期,在裸装货物的项目中进行集中学习,而在第二学期的其他项目中,阔大货物、鲜活货物、危险品货物、军事运输的项目学习中,依然会涉及到运费、运到期限计算,很多知识需要进行复习,而各班掌握情况不一。同时,计算需要查询的各项数据表格都在上学期的课本中。因此,在课堂中适当引入一些信息化手段,将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趣味性,并且更有利于弥补无法亲身去现场学习的专业知识。
二、信息化手段在铁路货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前在线问卷调查
每节课仅靠课前的一点复习时间很难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因此,在课堂上,可以引入“问卷星”这类问卷调查软件,每节课前教师在网上编辑题目。课上学生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获得问卷,现场进行答题,教师在手机端可以直接获得统计数据及分析,每一道题的正确率、错误点、参与度等,全面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补充复习。
(二)微信公众平台
铁路货运课程涉及到大量的规章、数据、定型方案等,在整个一学年的学习中都需要时常查阅。另外课本上标准的运输票据往往按照十分简单的案例进行制票,而现场真实票据则包含了更多实际特殊情况,因此现场实例的接触对于专业学习更加关键。目前微信公众平台的广泛应用,为大家提供了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使开发者与读者直接构建了更好的沟通与管理模式。课堂上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将相关规章、车辆参数、运杂费项目表等上传,并设置检索功能,方便学生在课上使用,另外针对每节课的学习要点,上传现场实例,供学生随时学习。
对于制票系统、电子商务平台、货运管理系统的使用,可以通过录屏软件,将整个操作过程录制下来,通过后期配音等处理,制成生动、清晰的微课视频,在课上的多媒体幕布上进行播放,相比实训室在机器上展示,学生围绕在电脑旁边学习具有更好的效果。对于装载加固教程中典型的装载方案,加以配音和解读,让学生可以全方位更详细的看到装车作业中的各处细节,同时将视频资料上传在公众平台上供学生课下随时学习。
(三)思维导图
一个大的项目任务完成,往往需要6-8课时,各类货物有着相同的作业环节,但是每个环节又有各自不同之处。整个任务完成时,学生缺少对知识的整体归纳,对运输组织流程没有清晰完整的认识,同时,多媒体教学相比传统板书的弊端是速度过快,学生很难在老师总结过程中完整记忆全部知识。然而思维导图将通过多媒体设备完美的弥补这个问题。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目前绘制思维导图的软件有很多种,例如:XMind 、MindManager、iMindMap等,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软件课上现场绘制思维导图,对整个任务的学习进行归纳总结,该软件可以实现局部的缩放,也弥补了幕布尺寸有限的问题,在一幅图中,通过色彩、关键词和图标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可以收获良好的记忆效果。
(四)其他
课堂上还可以引入一些小的手段,例如:随机点名系统、大转盘等可以自主开发的小程序,用于课堂知识竞技,可以极大的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三、效果
问卷星、微信公众平台、微课视频等信息化手段在高职院校的课堂中应用,不仅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及时有效的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对于高职学生而言,理论结合实际尤为关键,微课视频搭载微信公众平台,将解决无法进行现场实践的问题。思维导图的应用也让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学会归纳总结,学生普遍反映良好,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者简介:
陈思亦(1990.7-),女,汉族,辽宁省东港市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铁道运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