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当下教师对小学数学教材中习题的认识误区及改进策略

2017-09-21王亮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34期
关键词:操作性体积习题

王亮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4-0110-01

一、教師在习题使用中的几点误区

目前,有的教师在数学教材习题训练上研究不够深入,较难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效率不高,学生做得烦,老师批得累。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教师(也包括我)对教材中的习题存在着以下几点误区:

1.将习题简单理解为作业,练习走过堂。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有一些教师为了教学的方便在教学后对于书上的习题,简单的理解为作业,即让学生做过即可。其实习题的确是巩固课堂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但是这种随意性、模式化的倾向,必然导致学生学习的效率是低下的。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要分析研究当下学生对数学教材中习题的认识与看法,特别是习题与学生作业之间的关系,从而充分发挥出习题设计的有效性。

2.在习题评价中,只注重做得对不对。

习题评价中,教师习惯于用对、错评判正误,用优、良、及格、不及格来评定等级。这样的方法,在判断正误上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教师如果只注重做得对不对,结果会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我们的目的是教会学生解题方法,这样简单的习题评价方式,不能反应出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潜能。

3.重学科性习题,轻实践操作性习题。

一些教师平时在学生习题训练时,只注重书面形式的表达,不知实践操作性习题也是一种重要的途径,它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实践操作性习题能充分调动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特别是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知晓知识的形成过程,对知识会有全方面的了解。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不仔细揣摩实践操作性习题,不真正研究实践操作性习题的意图。教材中专家对实践操作性习题的编排与设计意图,教师要进行深入的实践研究,从而有效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师在习题使用中的改进策略

如何真正用好、用活教材中的习题,让习题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抓手。如何避免过堂式的训练,合理利用教材中的习题,形成习题挖掘与开发的有效策略,这些值得重点研究。

1.用好习题,用够用透

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观察、分析、综合运用,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用好习题,用够用透习题,教师必需要深入钻研教材,弄清教材内容,把握正确的教学目标以及相应的教学重难点,才能明确每道习题的意图。通过习题的练习,使学生对相应的知识有所了解,从而掌握技能,发展能力。

2.分层评价,引领创新

习题的评价方式可以个性化、创新化,通过丰富小学数学习题的评价手段,促进教学相长。如在使用优、良、及格、不及格的基础上,可以分层细化每个等级达到的层面。

如:?誙代表,解题的过程,步骤完整,结果正确。

?誘代表,所写文字,书写工整,格式正确规范。

☆代表,解题思路,表达方式,简洁有创新意识。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如下习题:

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底面直径都是10分米,高都是8分米,它们的体积一共是多少立方分米?

3.多种形式,培养能力

科学、形式多样的习题,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适当的习题训练,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对提高学生能力,活跃思维、培养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实践操作性习题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性,更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物体体积时,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生活中的物体体积》,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物体的体积。这不是靠简单的看看,就能得出答案的,需要学生思考、实践操做才能得出结果的。学生在反馈展示时:答案是多种多样的,有学生测出了可乐瓶的体积、得出大约可以盛多少水;有的同学测量出了饭盒的体积,得出大约能放多少米;有的同学测出了小南瓜的体积,演示中博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还有的同学发现相同体积的铁块和棉花质量明显不同,对于同学们的发现教师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充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激发起学生更强的学习动力。

总之,教材中习题的认识误区,需要我们改正。小学教育正在贯彻和落实新课程理念,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科学知识,更要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人。

猜你喜欢

操作性体积习题
1立方厘米与1立方分米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谈拟柱体的体积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谁的体积大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践性教学探究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青少年拓展基地操作性研究
化学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