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息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2017-09-21魏超汪坤
魏超 汪坤
【摘要】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微博微信等媒体的产生宣告了微信息时代的到来,微信息时代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被人们广泛的应用开来。微信息,一方面可以给大学生提供更加方便更加快捷的信息交流,给他们提供一个信息沟通的平台。而另一方面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也提出了新要求,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的,也是能够完善自我的一种手段。
【關键词】微信息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 对策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职业规划视角下新生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13CKS04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WUT2013-Ib-04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4-0070-02
引言
微信息时代主要以微博为代表,在微博刚刚出现的时候,微信也随之出现。这两种方式都是微信息的一种体现,微信息所带来的新的传播模式,受到了广大高校学生的接受与喜爱。微信息环境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得更加复杂,更具挑战。为了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高校应该充分与合理地运用微信息,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微信息时代与当代大学生
1.1微信息时代
微信息时代是一种新的传播方式,相比于传统的传播方式更能够吸引广大学生。在进行沟通的时候也显得更加灵活多变,和传统的信息方式相比,主要有以下的几个特征。
第一个特征就是它的流动性。随着3G技术的发展,信息接收难的问题被解决,用户可以通过各个接收端进行信息的接收以及发布。在进行信息收集的时候,人们可以通过多种都用那样的方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更多的东西被赋予智能化信息,再进行传播的时候,可以突破原有的空间,能够更大范围的推广出去,人们也能够更好的接收信息。第二个方面就是它传播的瞬时性。微信息的环境之下,信息能够更快的进行传播,传播速度相对来说是比较快速的,内容也是比较精短的,人们在进行信息接收的时候也是比较迅速的。第三个就是信息在进行传播的时候,呈现一种扁平化的状态。在微信息的大环境之下,媒体在进行沟通的时候更加具有关联性,信息传播的时候是以一个中心为主,进行信息的扩散。这就使得大量的信息以及数据被接收者有效的进行接收消化,使得信息内容更加具有粘性以及冲击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人们的注意。
1.2大学生微信息使用现状
随着越来越多微信息平台的出现,大学生在微信息环境中,往往会迷失在海量的信息中。虽然这些微信息给他们带来了很多便利,让他们能够更快更及时地了解社会上的一些动态,但同时对他们也是一种时间管理及信息分辨的挑战。首先就是学生会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这些信息之上,不能够专注于自己的主要学习任务,在进行问题思考的时候,只想着进行谷歌或者是百度,不愿自己尝试进行思考。其次,现在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宅男宅女,他们每天就依靠网络来进行沟通交流,导致在现实当中的交流是非常少的,使得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变得很弱。最后,由于微信息平台信息发布的便利性,良莠不齐的信息呈现在大学生面前。大学生分辨能力不强,又缺乏过硬的政治素养,很多大学生被一些负面或者价值观扭曲的信息误导,从而引起大学生的一些心理困扰。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在微信息环境下,学生的思想大多受到一些外在信息的干扰与影响,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面临更多的困难与更大的挑战。
2.1信息传播通畅,校园舆情更难监控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思想文化对于校园文化的冲击是非常强大的,对于学生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社会分化的加剧和各种利益团体之间的冲突关系,再加上互联网技术和大众传媒,又使得这个冲击关系进一步加强。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生对于社会政治态度呈现一种复杂的心态。在学校舆情这方面,首先要掌握它的基本规律,做好对它的监测工作。在事态未明晰之前,要做好一系列防范措施,将一些不和谐因素控制。对校园舆情信息进行监控的时候,要对各种情况进行分析,加强校园舆情的收集以及引导。同时还要及时的把握师生的思想动态,对学校舆情监控和把握制定一系列合理的措施,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
2.2微信息环境中,学生“自我意识”更强
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其实是一个将知识进行内化的过程,老师在进行教育的时候,主要任务就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他们进行积极的引导,引导他们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微信息这个大环境之下,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不再一味地跟着老师的步伐走。面对这一挑战,老师要做的不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与传授,更要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价值观体系,帮助他们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要教会学生在海量的信息中,可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地为己所用,而不是被一些不良信息所影响和误导。
2.3海量信息中,学生认知易出偏差
认知偏差就是人们对于一些事物的表象或者虚假信息作出判断之后,从而对它的真实情况不了解。在对一些情况进行判断的时候,原来是通过自身的感知而不是客观情况去判断的,这样的一种判断是受限于人和组织的,不是一种理性的判断方式。大学生在微信息的大环境之下会出现很多判断失误的状况,从而形成多种形式的认知偏差。影响认知偏差的因素是多样的,首先就是年龄,因为大学生是受限于自身的年龄和经历,往往情绪波动比较大,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所以会产生一些认知偏差。而微信息是以一种多元的形式进行传播的,对于受众的认知判断能力有很强的引导作用。大学生因为自身心智的不成熟,很容易对一些事物认知不够清晰,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而大学生作为一个庞大的微信息受众群,特别乐意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大学生可以运用新媒体进行自己思想的实时表达。在进行思想信息表达的时候会带有自己的主观情感,从而出现各种随意以及不负责任的思想和表达方式。
2.4已建微信息平台缺乏管理,学生关注度减弱
为了能够更好的为学生服务,各高校开展了微信息平台,给学生传递一些实时的消息,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学习。作为微信息当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微信平台被很多学校和所采用,这样的一种新型方式存在着很大的优越性。首先,微信在学生当中的普及率是比较高的,学校在进行信息发布的时候可以很好的进行发布。其次,微信能够将信息进行一定范围内的有效传播,还能够支持信息的群传播,此外还有朋友圈的功能,这样可以进行信息的实时传递。但是弊端也同时存在,我们发现学生对于学校的一些微信公众平台关注度是比较少的,一方面是由于那些信息对于学生来说缺乏新鲜感,不能够吸引他们的眼球。一方面学生更愿意去关注一些其他的信息,而不是学校所推送的信息,这是一种逆反心理的呈现。此外,很多学校虽然建立了微信息平台,但是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并没有进行专门人员的配备,使得信息平台的经营存在很大的问题,如信息单一、信息滞后等。因此,学生也没有兴趣对其进行持续关注。
3.微信息環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3.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采取的新举措
首先要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要本着以人为本的观念,树立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把效率和学生的终极价值联系起来,放弃传统的知识为本的思想。第二个方面就是要充分的利用微信息这一手段,加强对学生的情感联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正在极大的改变着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生活习惯。学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要学会利用这种方式加强与学沟通与联系,可以取得一个更好的效果。学校在进行网站或平台建设的时候,可以尝试让学生参与建设工作,这样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政治建设当中,让素质教育的理念更加深入到学生的心里。第三个就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尝试挫折教育。大学生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扰,主要来自于信息便利带来的社会上的一些负面现象与其不科学不成熟的认知之间的冲突,而自身也没有咨询意识,导致这些问题没有及时开解,越来越严重。而思想政治教育就要采用一些新的手段,运用各种学科的知识,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挫折教育,保持学生的心理健康。
3.2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在对大学生进行管理的时候,不能够一味依靠外力对他们进行管理要素为他们自我管理的意识,提升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在进行日常管理的过程中,要让大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自己成为管理的主人公,这样可以取得一个更好的效果,也能更好地树立良好的主人公意识。
3.3加强微信息平台建设和管理
学校在构建微信息平台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它的各个部分进行完善,还要派出专门的人员对信息平台进行管理,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对微信息平台进行持续的关注。信息平台的专业化管理,一方面可以保障各种信息能够及时的传达到学生的手里,另一方面也能够提升学校本身的知名度,使得学校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学校在进行微信息平台构建的时候,还要关注内容的丰富性,和学校的其他部门可以进行一个合理的互动,促进学生能全面多维的获取信息,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结论
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正视微信息带来的种种机遇及挑战,对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将网络思想和教育理念进行结合,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微信息的发展应该为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个更好的手段而不是阻碍。合理利用微信息,可以为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平台与新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2014-01-15.
[2]黄绍华.网络发展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1):40-41.
[3]胡梦恒.论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科教导刊,2011,(1):160-161.
[4]罗大中.论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J].教育求索,2011,(1):209-210.
作者简介:
魏超(1978- ),女,汉族,四川广汉市人,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生涯规划、职业辅导、思想政治教育。
汪坤(1992- ),男,汉族,河南南阳市人,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职业发展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