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并集合的幂集运算性质的注记

2017-09-21常大全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35期
关键词:子集科学出版社性质

常大全

【摘要】对于两个集合的并集的幂集,有性质P(A)∪P(B)?哿P(A∪B)成立。本文给出该性质中取得“=”的充分必要条件,以及当不取“=”时并集合的幂集的一个表达公式。

【关键词】并集 幂集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149-02

命题1 P(A)∪P(B)=P(A∪B)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B具有子集关系(即A?哿B或B?哿A)

证明:充分性:当A、B具有子集关系时,不妨设A?哿B,则P(A)?哿P(B)。所以

P(A)∪P(B)=P(B)。又由A?哿B得A∪B=B,则P(A∪B)=P(B)。所以

P(A)∪P(B)=P(A∪B)成立。必要性:假设A、B不具有子集关系,易见此时A、B均非空,且A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在B中,以及B中也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在A中。设a∈A,a?埸B,b∈B,b?埸A。则A={a,…},B={b,…},易见a≠b。

记A∪B={a,b…}。因为{a,b}?哿A∪B={a,b…},所以{a,b}∈P(A∪B)。因为

P(A)∪P(B)=P(A∪B),故也有{a,b}∈P(A)∪P(B)。所以

{a,b}∈P(A),或{a,b}∈P(B),即{a,b}?哿A,或{a,b}?哿B。所以b∈A={a,…}或

a∈B={b,…},这与b?埸A,a?埸B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因此A、B具有子集关系。

命题2:设C=A∪B,A、B不具有子集关系,

M={z|存在A-B的非空子集z1和B-A的非空子集z2,使z=z1∪z2},

N={z|存在A-B的非空子集z1和B-A的非空子集z2,以及A∩B的非空子集z3,使z=z1∪z2∪z3}则:P(A)∪P(B)∪M∪N=P(C)

证明 易见P(A),P(B),M,N都是P(C)的子集,所以

[P(A)∪P(B)∪M∪N]?哿P(C)。现在证P(C)?哿[P(A)∪P(B)∪M∪N]也成立。因A、B不具有子集关系,故易见此时A、B、A-B,B-A均非空。取?坌z∈P(C),则z?哿C。当z=?覫时,z∈P(A),z∈P(B)。所以z∈[P(A)∪P(B)∪M∪N]。当z≠?覫时,取?坌x∈z,这里z?哿C=A∪B=(A-B)∪(B-A)∪(A∩B)。所以x∈A-B或x∈B-A或x∈A∩B。下面对x所属的范围分类讨论。

I:当A∩B≠?覫时,此时易见N≠?覫。

①A∪B的非空子集z中的元素x仅取自于A-B

②A∪B的非空子集z中的元素x仅取自于B-A

③A∪B的非空子集z中的元素x仅取自于A∩B

④A∪B的非空子集z中的元素x仅取自于A-B和B-A这两部分,即是说仅取自于(A-B)∪(B-A),且z中既有A-B的元素,也有B-A的元素

⑤A∪B的非空子集z中的元素x仅取自于A-B和A∩B这两部分,即是说仅取自于(A-B)∪(A∩B),且z中既有A-B的元素,也有A∩B的元素

⑥A∪B的非空子集z中的元素x仅取自于B-A和A∩B这两部分,即是说仅取自于(B-A)∪(A∩B),且z中既有B-A的元素,也有A∩B的元素

⑦A∪B的非空子集z中的元素x仅取自于A-B和B-A以及A∩B這三部分,即是说仅取自于(A-B)∪(B-A)∪(A∩B),且z中既有B-A的元素,也有A-B的元素,还有A∩B的元素

II:当A∩B=?覫时,此时易见N=?覫。

①A∪B的非空子集z中的元素x仅取自于A-B

②A∪B的非空子集z中的元素x仅取自于B-A

③A∪B的非空子集z中的元素x仅取自于A-B和B-A这两部分,即是说仅取自于(A-B)∪(B-A),且z中既有A-B的元素,也有B-A的元素

对于I的①有z?哿A-B?哿A,所以z∈P(A),

对于I的②有z?哿B-A?哿B,所以z∈P(B),

对于I的③有z?哿A∩B?哿A,所以z∈P(A),

对于I的④有:

z∈M={z|存在A-B的非空子集z1和B-A的非空子集z2,使z=z1∪z2},

对于I的⑤有z?哿(A-B)∪(A∩B)=A,所以z∈P(A),

对于I的⑥有z?哿(B-A)∪(A∩B)=M,所以z∈P(B),

对于I的⑦有:

z∈N={z|存在A-B的非空子集z1和B-A的非空子集z2,以及A∩B的非空子集z3,使z=z1∪z2∪z3},

对于II的①有z?哿A-B?哿A,所以z∈P(A),

对于II的②有z?哿B-A?哿B,所以z∈P(B),

对于II的③有

z∈M={z|存在A-B的非空子集z1和B-A的非空子集z2,使z=z1∪z2},

综上,无论上述哪种情形,都有z∈P(A)或z∈P(B)或z∈M或z∈N成立。所以 z∈[P(A)∪P(B)∪M∪N]。这样P(C)?哿P(A)∪P(B)∪M∪N也成立。

所以P(A)∪P(B)∪M∪N=P(C)。

结论:

本文揭示了A,B,A∪B三者的幂集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加深了对集合幂集运算的了解。今后以此为基础,可进一步地研究集合的广义并、广义交与集合的幂集运算的关系,从而得到一些更为丰富的相关结果。

参考文献:

[1]戴牧民.公理集合论导引[M].科学出版社,2011

[2]董延闿.基础集合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3]集合论初步(p.w.齐纳 r.l.约翰逊)[M].科学出版社,1986

猜你喜欢

子集科学出版社性质
弱CM环的性质
彰显平移性质
高一上学年期末综合演练
K5;5; p 的点可区别的 IE-全染色(p ?2 028)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
双曲线的一个性质与应用
Case Study on Importance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Translating Discourses Written in Non—mother—tongue
集合的运算
科学出版社物理类重点书推荐
科学出版社物理类重点书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