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策略研究

2017-09-21周兴越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35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数学

周兴越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145-01

课堂是师生交流的主阵地,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一部分,通过问题学生才能深入学习数学,教师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的质效。问题既可以温故知新、又能了解学生当下的思维状况,还可以验证教的效果以便查缺补漏,除此之外,好的问题可以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带动学生对学科的热情,由此可见,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极为重要。

事实上,问题设计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1)问题过多,导致回答问题蜻蜓点水,重难点模糊不清,学生反而没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问题;(2)问题“假大空”,不具体,也没有针对性,导致学生回答问题无从下手;(3)问题难易不得当,导致要么学习能力强的孩子懒得参与,要么学习能力弱的孩子完全跟不上节奏;(4)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跳转快,学生这个问题还没有充分消化理解,就进行下一个问题,思维过程没有得到保护;(5)追求唯一答案,其他答案没有及时有效的反馈,学生情绪上感觉受冷落,容易产生消极的学习情绪……

在教学实践中,我通过借鉴别人的经验,结合自身的实践,为避免以上几种错误,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进行几种策略的尝试,希望此过程中能够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培养他们具有獨立思考、勇敢创新意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一、问题设计要有科学性和针对性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曾说:“教育,即经验连续不断的改造。”也就是说,问题必须建立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不能违反科学规律超出学生的认知能力;针对学生已有的经验,以重难点为突破口,进行整体的问题设计,问题反过来又可以激发他们探索,从而使已有的经验与新的探索碰撞出发现的火花。

【案例1】五年级上册中平均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但学生并不能明确这一概念,而且它属于统计学的范畴,学习起来,相对比较困难,所以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概念,在新课开始时,我设计了五年级教师投篮比赛的题目,请大家做评委,第一个比赛中两组人数相同,“怎么判定哪组获胜?”而第二个比赛中,抓住两组的人数不同的特点,提问“总分多的这一组获胜了吗?”学生用已有知识不能解决问题,感悟到不单要看总分还要看人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主动参与到新知的获得当中去,很容易就将数量关系方面的知识迁移到平均数、总和、个数上,教学效果大大提升。

二、问题设计重视预设及生成资源

在课堂上,教师的问题会引发各种生成资源的不断呈现。教师要时刻关注并善于捕捉有价值的反馈,进一步加深师生互动和探索。

特级教师华应龙曾经这样说过:“对待学生的思维成果,不是着眼于对还是不对,而是应着眼于有价值还是没有价值。这一价值判断的标准一是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二是有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我个人非常欣赏华老师的“化错思想”,将数学教学推向一种更高的境界。

【案例2】递等式计算8×(125+25)×4是错误率非常高的一道题,经常是教师讲了很多遍,学生订正好多次,再出现还是错的,使得关于这种类型题目直接变成“高频”练习,在高等级水平技能(如数学思想、理性思辨等)上“低频”发展。可以充分利用课堂中学生的这个错误生成资源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做?”有的学生说看到125想到8,看到25想到4,刚好8和4都有,就想当然的去掉括号;也有部分同学认为可以用乘法分配律,把125分给8,25分给4。我们了解了学生的想法就可以对症下药了,利用学生们的思维误区,引导学生解题时尊重客观的运算顺序,克服思维定势,并加深了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与应用。

三、问题设计富有启发性,兼具思想性

数学课堂还应将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思维作为重要的目标来追求。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我们看到课堂提问并不是从始至终问到底的,而是让学生感受“愤”、“悱”之后,教师才“启”、“发”,这样才能使学生对于回答的问题有一定的兴趣,愿意付出一定的努力,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做进一步钻研。

【案例3】四年级下册《计算比赛场次》课中,B组包括中国队在内的六个队,要每2支球队间进行一场比赛,我们通过枚举法知道了所有场次,为了让学生反思场次与队伍数量的关系,继而问:“美国队在小组赛中要进行几场?”有的学生就会说“三场”,有的说“五场”,教师追问:“大家赞同哪一个?为什么?”“德国队呢?”“其他的队伍呢?”追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每个国家队都要赛五场)放大招了“那按照大家所讲,每个国家队比赛五次,一共六个国家,一共要比30次,对不对?” 这个结果与刚刚枚举法出来的结果不一样,引起学生思维冲突,学生在反思中探索到问题的关键,事半功倍。

四、问题设计要饱含层次,更要有成长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的人在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之间差异非常大,他们生活环境、思维能力与问题解决的能力都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这种的差异,以及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背景和所学知识的特点,采用螺旋上升的方式,做到由易到难,有层次、有梯度,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案例4】教材四年级上册中出现有关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的复杂问题,如:小胖要看完一本300页的书,计划每天看10页,实际每天看15页,问:实际提前几天看完? 这类问题由于数据多、关系多,因而解决起来方法非常的灵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直接口算出结果了,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还没有搞清各个数量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设计从条件出发的问题:(1)300页这个数据是什么?(易)追问:这个工作量是计划工作量还是实际工作量呢?(难)(2)10页、15页分别表示什么?(易)怎样判断?(中)也可以设计从问题出发的问题:问题中说到了“提前”,这个“提前”你在生活中往往怎样用?(中)追问:所以提前表示?(难)我们看到这个复杂的问题被这些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攻克了,全体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机会,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没有丧失回答问题的信心和勇气,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处于激发状态,从而提高全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五、问题设计也可以为学生留白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这是新课程标准强调的理念。而教学留白是“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不可缺少的条件。若某些知识内容是前面的知识迁移过来的,那么这种知识的学习方法学生已经在前面的学习中体验过了,教师不必花费大量精力引领学生研究探索,可以尝试着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更多的精力放在知识点本身上,减少了学习负担,提高了课堂内的质效。

综上所述,要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形成具有综合的、整体的、持久的思维方式及能力,课堂教学问题必须设计得恰当好处,这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需要每一次课的精心准备。每一个微且小的向好调整对于学生而言影响都是巨大的,虽然在小学阶段不够突显,但就长远来讲必定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有大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数学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