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2017-09-21吴进珍
吴进珍
摘要:歇后语如汉语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展示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它源于人们的生活,具有鲜明的汉语文化特征,且构成形式多样;本文试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对几种常用歇后语的构成模式加以分析,同时,探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歇后语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歇后语;关联理论;对外汉语教学
歇后语语言形式简洁明了、通俗易懂、诙谐又富有节奏感,它们通常借助于具体的形象,运用比喻、谐音以及双关语等多种修辞手法来表达抽象的意思,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耐人寻味。作为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歇后语近年来受到不少学者专家的关注。从翻译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比较多,刘雅峰(2008)对《红楼梦》双译本的歇后语的翻译进行了比较研究,贾洪伟(2007)从符号学视角对歇后语的英语翻译进行研究,冯启萍(2010)则借助于关联理论对歇后语的英译进行了解析,也有人就其结构进行过分析。他们的分析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歇后语结构特点的认识,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歇后语的翻译问题。但是歇后语文化内涵丰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是语言习得的重要障碍,借助关联理论对汉语中一些歇后语的内在构成及使用加以分析,对其构成的背景文化因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处理进行研究,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
一、关联理论与歇后语
1986年,Sperber和Wilson聯名出版《关联性》一书,提出关联理论,从认知角度对话语理解进行研究,将语用学的研究重点转移到认知理论上,指出语言交际是一个由认知到推理的过程,也就是说话者通过明示向听话者展示自己要表达的信息和交际目的,听话者需要将对方提供的信息与语境相结合才能弄清楚说话者的意图;这就需要找到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最佳关联,关联性是相对的,它的强弱取决于推导付出的努力和语境运用效果。人们在认知过程中付出努力并希望这种努力能够以某种方式改进他们用于交际的语境假设。
歇后语都是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往往是语境的陈设,后一部分则为理解推理,而前后两部分往往都有其独特的知识内涵和文化背景,只有当听话者在对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对说话者的意图进行正确推理,形成最佳关联。所以,不论是对交际双方而言还是对于学习者的第三方而言,关联理论都能给予很好的解释。
二、歇后语的结构分析
歇后语的定义:“歇后语是由近似于谜面、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前一部分是比喻或说出一个事物,像谜语里的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是真意所在,两部分之间有间歇,间歇之后的部分常不说出来,让人猜想它的意义,所以叫歇后语。”(黄伯荣、廖序东,2002)。
歇后语都是由两部分构成,前部分多为比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很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而其中间的连线如同一座桥梁,把人类认知的两个方面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当然,有一些歇后语没有连线,只用逗号隔开,也有少数直接把前后两部分合在一起。歇后语以比喻性歇后语和谐音双关性歇后语两大类为主,另外还有一种单纯借助于组字而构成的歇后语。以下主要对这三种歇后语加以分析:
比喻性歇后语,前半部分是形象的比喻,后半部分是对前半部分的解释或说明,揭示前半部分的意义。如:“兔子尾巴——长不了”。兔子的尾巴,人人熟知,作为自然规律,兔子的尾巴就是短短的。当用于描述某一事物时,表明事态不会久长,形象生动,充满自信,又兼具诙谐意味!谐音双关性歇后语运用谐音或词语语义上的双关通过联想来表达意义。谐音双关式歇后语,借助语音或语义上的巧妙关联,使听话者心理期待扑空,制造出出人意料、机智幽默的效果,如:“啊公吃黄连—苦也(爷)”。组字类型歇后语,既有对字面组合的推理,又有语义的揣摩,如:“自大上加一点——臭”,比自大还要糟糕那就是“臭”了,“心上放上一把刀---忍”,心上面有刀,人自然感到危急,只能委曲求全,所以要“忍”。
歇后语的谜面,往往是指向听话者的处境,借助于喻体与本体的关联将听话者引入思考与推理中,其诙谐与形象让听话者如临其境,然后谜底呢,也就顺理成章,花费在理解上所付出的努力以特有的方式改进了他们用于交际的语境假设,从而达到了最佳语境效果。
三、歇后语的文化内涵
歇后语是人们根据生活经验和体会总结出的语言,他们中很多来自历史故事或者民间传说,要想弄明白说话者的意图,这就需要了解歇后语的文化背景:
①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据说,云南的一个少数民族头领派特使向唐王唐太宗贡献天鹅以表示对唐朝的拥戴。这位名为缅伯高的特使带着天鹅路过沔阳河,他想让天鹅在河边喝些水,天鹅却飞走了,他只扯下几根鹅毛。缅伯高没法,只得带着几根鹅毛去见太宗,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作诗一首。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重路更遥。沔阳河失宝,回纥情难抛。上奉唐天子,请罪缅伯高,物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弄清事情原委后连声说:“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则歇后语对于熟知中华文化的人来说很容易理解,“千里送鹅毛”用来比喻来自远方的礼物,表明说话者对送礼物之人的赞赏和认同。但是如果听话者是不了解这一文化背景的外国人,恐怕就莫名其妙了,讲话者势必需要对此歇后语背后的故事进行适当的介绍。
②张飞他妈姓吴——吴氏生飞(无事生非)
张飞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将领。在中国小说、戏剧等民间艺术中,张飞这一人物形象广泛流传,深入人心。他勇猛,伸张正义,嫉恶如仇却也做事鲁莽,有勇无谋,容易惹祸。
听话者很容易产生对张飞的相关联想,“吴氏生飞”与“无事生非”谐音相关。对于熟悉汉文化的人来说,“张飞”与“吴氏”的关联是不难理解的,但是对于不了解这种文化背景的老外来讲,就需要说明“张飞”为何人,“吴氏”又是因何而出。
四、对外汉语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重视语言形式的正确性,获取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系统本身的基础知识,减少语言使用中的错误;其次,对歇后语进行类型分析,更深一层,可以进行句法结构的分析;再者,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文化知识应进行有步骤,有计划、全面的介绍和传授,并随时对语言材料所涉及的文化知识进行说明。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明白它的结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才能帮助学生全面完整地掌握歇后语。
五、结论
按照关联理论,如果要实现对自然语言的正确理解,语境是必须参考的信息,在对话语和语境进行正确地分析和推理之后,才能感知正确的语义。歇后语的特点表明我们在理解它们的时候需要对说话者所设计的语境进行联想,找到听话者自身与语境的关联,然后付出努力加以推理,从而获取真意,达到交际的理想效果。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要求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重视歇后语独有的文化内涵,帮助缺乏文化背景知识的外国学生对歇后语所关涉的文化背景深入了解,以便在交际中熟练恰当地运用它们。
参考文献:
[1]Sperber D,Wilson D.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刘雅峰.《红楼梦》两英译本视角下的汉语歇后语翻译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3).
[4]冯启萍.从关联理论的角度解析歇后语的英译[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