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民办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难点分析

2017-09-21王素芳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职业素质核心价值观

王素芳

摘要:本文通过抽样调查了解当前高职学生职业素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相融合的状况,在此基础上主要从民办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德育运作机制、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及高职学生群体特点等方面分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民办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难点。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民办高职大学生;职业素质;提升难点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5-0020-03

高職学生职业素质直接关系到学生就业问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民办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既是社会的要求,同时也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本文中的职业素质主要包含职业价值观、职业理想、职业能力、职业道德、职业意识等内容)。但在学生职业素质实际培养过程中,如何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难点。

本课题以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该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学生调查问卷170份,回收调查问卷162份,回收率95.2%,其中有效问卷150份,有效率92.6%,全部数据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一、学生职业素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相融合的现状

(一)学生对职业素质重要性的认识很明确,对工作的意义认识趋同,大多数学生在职业价值观方面的认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基本相一致。

调查显示,55.3%的学生认为职业素质对个人就业与事业发展非常重要,37.3%的学生认为很重要,7.3%的学生认为一般重要,没有学生选择不重要。在“您认为一份工作体现的是什么”问题上,6.7%的学生选择“个人的社会地位”,44%的学生选择“个人能力”,49.3%的学生选择“职业不分高低贵贱,都是自我价值的体现”。

大部分学生对于职业的认识趋于一致,认为一个人的价值是与社会密切相关的,与马克思的职业价值观是基本一致的。

(二)学生职业理想的树立大多从实际出发,对个人理想与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紧密联系缺乏认识,高度不够。

在职业选择问题上,12%的学生最看重“专业对口”,22.7%的学生最看重“薪水福利待遇”,59.3%的学生最看重“个人发展空间”,只有1.3%的学生选择最看重“社会需要”,4.7%的学生选择最看重“工作环境”。

在选择职业时,68.7%的学生选择“去发展机会多的大城市”,10%的学生选择“回家乡找工作”,10.7%的学生选择“自己创业”,4.7%的学生选择“去基层工作”,1.3%的学生选择“去边远山区工作”,4.7%的学生选择“哪里有工作机会就去哪里”。

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职业理想较为实际,大多数不愿意去基层一线,不愿意去边远山区,在个人理想与社会共同理想之间,更加注重前者。

(三)在职业能力提升方面,大部分学生能认识到其对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的承压能力,带有核心价值观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色彩。

在工作态度的认识上,83.3%的学生认为对待工作应该“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边工作边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16%的学生认为“遵守工作规章制度,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即可”,没人选择“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管当下,不谋未来”。在职业选择方面,24%的学生选择工作轻松、待遇好;1.3%的学生选择工作轻松、待遇一般,发展空间小;59.3%的学生选择工作强度大,待遇高,发展前景好;14.7%的学生选择工作强度大,待遇一般,但发展前景好。

大部分学生对待工作能采取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敢于挑战,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富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四)在职业道德方面,整体上能坚持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但对各行各业具体的道德要求认识不足,职业道德水平有待提高。

在“你对当前大学生的诚信水平的看法是什么”问题中,10%的学生选择“普遍不讲诚信”,67.3%的学生选择“大多数人讲诚信”,18%的学生选择“有严格的监督就讲诚信,否则就不讲”,4.7%的学生选择“对亲人朋友讲诚信,对其他人则不讲”。在“你是否有意识地在主动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问题中,63.3%的学生选择“是”,33.3%的学生选择“还没想过”,3.3%的学生选择“不是”。在“你明白自己以后要从事职业的职业道德要求吗”问题中,42%的学生选择“明白”,17.3%的学生选择“很模糊”,40.7%的学生选择“略知一二”,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对具体行业的职业要求认识不充分。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民办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难点分析

(一)民办高职院校办学理念符合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但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水平等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转型的需求。

从目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对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总体要求来看,我国的民办高职院校总体上的发展方向与定位具体表现为:在办学目标上,应培养面向生产服务一线,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勇于创新精神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拥有就业创业能力、具备继续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基本模式为校企合作;专业设置要适应区域经济需要;教师队伍应符合“双师型”要求;试验实训条件要做到较完备;科技服务主要面向行业企业;学校治理结构完善、制度健全,办学经费来源可靠。大部分的民办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上能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但高职教育在实际办学过程中受制于诸如培养模式转型、资金投入、校企合作的制度环境等,与国家对高职教育发展水平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民办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有:师资队伍不稳定、办学资金短缺、内部治理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办学自主权落实不到位等。endprint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提升,其整体水平也与学校本身办学条件、办学实力相关,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还不能完全适应培养目标定位的要求,培养模式的转型任务还十分艰巨,民办高职教育自身的结构体系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民办高职院校德育资源相对匮乏,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有待进一步深化。

就目前来看,大部分民办高职院校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尤其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方面,加大了建设力度,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大部分高职院校能致力于完善领导体制,健全工作机制,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工作条件,同时,加强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促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很多学校尝试探索了诸多思政课教学模式,注重实践,取得了较多的教学成果。但就整体而言,民办高职院校的德育运作还还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德育资源相对匮乏。民办高职院校无论在师资力量、条件保障、管理体制等方面都与公办院校存在一定差距,资源相对匮乏。

第二,德育运作各职能部门联系不紧密。主要表现为学校德育工作部门:学生处、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联合会、社科部、宣传部等德育资源较为分散,没有建立有效的、统一的领导工作机构,各职能部门之间往往各司其职,单独活动,部门之间缺乏联系、配合不紧密。

第三,校内外德育资源未能有效整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力度还不够大。高职教育要从产教结合走向产教融合,要求德育工作也要向“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性合一”的模式转型,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德育工作在校内外资源整合方面还有待加强,虽然有校企合作,但在德育方面重视不够。

第四,德育教学成果与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紧密度与相关度不够大。

(三)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多元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冲击。

社会大环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社会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对职业院校的认可度不高。职业教育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二流的教育”。观念上长期以来存在“重普校、轻职教,重科学、轻技术,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民办职业院校相比公办院校办学经费相对紧张,人才引进和人才留住难,导致教师结构不合理,教师整体素质不高,缺乏实践经验;职业院校学生存在一定的厌学倦怠情绪,自信心不足,部分学生生活懒散、进取心不强。

第二,多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冲击。职业院校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时期,是非辨别能力较差,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受到西方自由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念的影响,职业院校学生的道德发展、价值观念等受到严峻挑战。

(四)民办高职学生群体特征鲜明,对以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职业素质带来挑战。

与公办学校相比,民办高职的学生入学起点较低,入学分数相差较大,在思想、心理等方面与同龄人有相同的地方,但也表现出一些特殊性,如社会责任感不强、社会经验不足等,具体表现为:

第一,民办高职学生的思想行为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主要表现为: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渠道、视野得到拓展,但对信息的鉴别、选择能力相对欠缺;思维趋于务实,对与现实相关的政治、经济、体育、文化等方面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参与欲望,但同时社会经验缺乏,容易被社会假象所迷惑;在认知方面,思想单纯,理性分析能力相对不足。

第二,民办高职学生思想、行为具有两面性。主要表现为:思想活跃但盲目性大,一方面接受新生事物快,關心国家前途命运,但另一方面主流意识淡化、信仰多元化、偶像多样化。充满自信但期望值容易脱离实际;渴望友情但集体主义观念较弱,一部分学生不愿主动关心他人,集体荣誉感不强,对集体活动和公益事业热情不高;独立意识很强但自理能力不够;思维务实但存在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色彩。

第三,民办高职学生心理意识处于发展期。表现为:智力和认知水平得到发展,但情感体验不稳定,可塑性较大;自我意识日趋强烈,关注自我内心世界的变化和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同时自我意识发展不够稳定;多重矛盾交织,主要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智与情感的矛盾、求知欲与实际能力的矛盾、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期盼交往与自我封闭的矛盾。

[参考文献]

[1]何先卫,夏建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训练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9)

[2]杨卫琴,英震,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8)

[3]李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广西教育,2016(11)

[4]孙卫平,黄小君,职业教育德育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社,2014

[责任编辑:周海秋]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业素质核心价值观
职业教育应以工匠精神培育为本
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电气设备课程模块化改革与实践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弘扬“核心价值观”及文化馆惠民工作的真实案例
谈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