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理教学中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017-09-21陈亚兰

新课程·中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物理教学培养策略

陈亚兰

摘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的起点,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一。用问题唤醒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思维想象的闸门,学会发现和探索的有效学习方法和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物理教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一、问题意识能力培养的意义

孟子云:“尽信书,不如无书。”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我国颁布的物理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从而发现真理。科学发明与创造正是从提问开始,从解决问题入手的,从提问到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被动的思维。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的起点,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一,是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理教育属于科学教育,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敢于质疑和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科学教育指出,让学生应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必须在探究发现中进行。如果不亲自实践,就很难发现科学方法的要素和关键。物理教学的过程实质就是一个不断质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不仅让学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规律,更重要的是形成思维的独立性和发展创新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教会学生如何提问

问题是一种情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培养学生学会问“为什么”“怎么辦”,解决问题的欲望会促使他们启动思维,查阅资料,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善知识,提升能力。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质在于揭示物理现象的矛盾,动摇学生已有知识的平衡状态,使他们认识自己已有知识的局限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内驱力。比如在“万有引力”的学习中,告诉学生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重力则是由于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而产生的,那么“重力就是万有引力吗”?又例如,培养学生走进生活、善于提问的意识:“立交桥为什么要修建很长的引桥?”“摩托车在上坡的时候用几档好,此时物体的运动有什么特点?是需要较大的力还是较大的速度?可以用什么物理知识解释?”此刻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寻找答案,从而学会“如何学习”。有些问题比较复杂或本质矛盾隐藏得比较深,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问题陷阱,让学生发现问题。通过这种方法加强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教育过程的核心,而要培养这种探究态度,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激起学生探究的需求,对发现的问题提出论据和论证。

三、鼓励质疑,大胆提问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疑”是学习的钥匙,是读书求知的起点,是增长智慧的阶梯。“问题”往往来源于好奇心和怀疑精神。好奇心能使人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引起探索欲望。这种心理引发探求真相的锲而不舍的精神,是科学研究获得成功的前提。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用“发明千千万,起问是一点”概括了问题意识的作用。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发现问题是思维活动中解决问题的关键,那些富有创造才能的人,大多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他们好问、多问。

没有探究,就没有科学,在学习过程中,结合课外拓展的知识,让学生知道一部物理学史实质上就是新问题不断提出,又不断地被解决的历史。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很多成就就是在不断质疑,大胆提问的过程中得到正确的答案,体验探究过程中的曲折和乐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学迫于社会压力等诸方面的原因,还存在“教学围绕高考转”的现象,使学生缺乏质疑的意识和习惯,特别是对学生问的超越“考纲”的内容一律不予拓展,抑制了学生质疑的积极性。有的教师教学思想、方法若干年不变,把物理概念、规律平铺直叙地全部端给学生,从而压抑了学生思维。极少数教师害怕学生质疑的一些“古怪”的问题答不上来,会觉得是丢面子的丑事,其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地对学生说一声“这个问题等我思考一下,找到正确答案再来告诉你”,或者与学生一道查阅资料,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吗?

教学中也会出现学生无问题可问,不敢问问题,不善于问问题,问题随意性很大的情况,教师在教学中要不停地“夸”学生,这个“夸”有两层意思:一是学生提问的针对性强,应该表扬;二是学生提问不够正确,教师也要从另一角度称赞,肯定他敢于提问的勇气和态度。一个肯定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目光,都会让他们信心倍增。这就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学中必需的教学评价,教师应从多个角度评价学生,重在寻找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思维、发问的潜在意识和能力,让学生以质疑为贵,以解疑为乐,做一个真正意义的快乐的探索者。在民主的氛围中发展他们的个性,造就一代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德鹏,王永春.领悟·创新·提高[J].试教通讯,2004.

[2]孙萍如.创新教育与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物理教学培养策略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