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周岁的“皮书”对出版业有何样本价值?
2017-09-21任殿顺
任殿顺
20年的孜孜以求,“皮书”已覆盖600多个研究领域,形成2000余种、30亿字的内容体量,为世界了解当代中国打开一扇认知之窗。
8月,青海省会西宁迎来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而一场高规格的学术和出版盛会的举行为这座高原古城平添了别样的色彩。
4号至5号,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承办的第十八次全国皮书年会开幕。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青海省省长王建军等一众重量级嘉宾到场,对“皮书”二十年来为我国学术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进行系统总结,为未来新型智库建设形势下的“皮书”发展出谋划策。
“皮书”,既是富有中国特色的智慧产物,也是极具独创性和样本价值的出版品牌。20年的孜孜以求,“皮书”在中国学术界和出版界树起了一道独特景观:从几位学者的自发摸索,到近800个研究机构、3万余位专家的共同参与,如今,“皮书”已覆盖600多个研究领域,形成2000余种、30亿字、50余万张数据表格这样蔚为大观的内容体量,并为世界了解当代中国打开一扇认知之窗。
皮书诞生记
时钟拨回到上世纪90年代,世纪之交的中国正遭遇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作为一个新崛起的大国,也正面临全球化的挑战。
1991年,按照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对社科院科研工作的指示精神,“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成立,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同志从总理预备金中拨付了专项经费支持研究。该年底,《199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出版发行,因封面为蓝色得名“经济蓝皮书”,由此也拉开了“皮书”出版的序幕。
而“皮书”作为一种独特的门类,走上专业化出版之路是从1997年开始。当年秋天,谢寿光调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并主持工作,他敏锐地捕捉到了“皮书”所蕴藏的巨大学术价值和市场空间,以极具前瞻性的眼光对“皮书”进行了全方位的规划和打造,使其走上了系列化、市场化、品牌化、数字化、国际化和平台化的发展道路。
自此,“皮书”成为了一个专有术语,并成为应用对策研究和智库成果的代名词。
20年来,“皮书”作为重要的智库成果,始终致力于成为海量信息时代的知识航标灯,成为预测经济社会发展的风向标,成为政策制定、评估、调整的思想库。
在探索的过程中,“皮书”的概念不断延展,种类更加丰富,功能日渐多样。从1997年的两种发展到今天的近400种,“皮书”主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领域,涵盖了近百个行业门类,有近800家研究机构、3万多位各领域专家学者参与其中,每年举办百余场新闻发布会,中、英、俄、日、韩等12个语种共同出版。
数字化赋新生
时代在发展,随着受众信息接受方式的转变,社科文献社也不断创新,以数字化的方式赋予了“皮书”新的生命。
2003年12月,“皮书”首推数据库光盘,并实现了不同年份图书的智能累加与检索,大大提高了“皮书”使用的便捷性。2004年,“皮书数据库”开始筹建,2007年正式发布,后几经升级改版,已经与“皮书”一起成为中国智库面向政府、企业、公众发布最新研究成果和面向海外传播“中国学术话语”的重要载体。
截至2017年7月,“皮书”数据库已收录图书7136本,报告15.1万篇,图片图表51.1万个,字数达31.6亿字。目前,已有专业机构用户1134家,年点击量72万次,累计页面浏览量416万次,皮书报告点击量近151万次。不仅中国上千家高校和科研机构把皮书数据库列为必备参考文献,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世界著名大学和智库也把“皮书数据库”选为重要的学术资源。
认识当代中国的一面窗口
2005年,赴日本访问期间,谢寿光遇到了一位在日任教的中国籍教授。这位教授告诉谢寿光,他在向日本学生们讲授“中国当代经济与社会”课程时,首选社科文献社出版的各类“皮书”作为参考教材。这段偶然的经历,坚定了谢寿光要把“皮书”系列推向世界的决心。
2006年,第一本英文版“皮书”由拥有330年历史的著名学术出版机构荷兰博睿(BRILL)出版公司推出。到目前,“皮书”外文出版规模达到100多种。在法兰克福书展、美国亚洲年会等重要出版界和学术界的交流场合,社科文献出版社先后举办多场“皮书”发布会和报告会,并邀请数十位“皮书”主编和专家在世界各地发布学术演讲,推广“皮书”的成果,传播中国声音。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曾到访哈佛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图书馆,在那里他看到很多“皮书”摆在书架上,成为国外学者了解中国发展和中国经验一个重要平台和窗口。“‘皮书是我们国家一个比较特色的产品,据我了解,在其他国家还没有一个如此大规模地对一个国家各个领域的发展做出年度的分析系列报告。”李培林说。
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如今“皮书”已经不仅仅是一本本图书,也不仅仅是一个学术品牌,而成为一个融合了纸书出版和数字出版的平台,一个融合了科研与出版、研创与传播的平台,一个融合了学术研究与智库建设的平台,一个融合了国际交流与中国话语权的平台。
第十八次全国皮书年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表示,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应用对策性研究成果,“皮书”20年来不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发挥党和国家“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开展应用研究、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宽广的智库成果出版与传播平台。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在会议上也对“皮书”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20年来,“皮书”已经成为我国出版界、学术界的知名品牌,为我国的学术出版和精品出版积累了成功的经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他希望“皮书”出版工作要着力提升出版质量,探索融合发展路径,推动“皮书”出版走出去,加强“皮书”品牌建设。
可以说,“皮书”二十年的成长轨迹,不仅铭刻了中国二十年来改革开放宏伟历程的“成长年轮”,也是社科文献出版社二十年来以匠人之心不断探索转型和谋求创新的客观见证。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这种前無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在这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皮书的研创出版一定能20年再出发,创造出新的更大的辉煌!”谢寿光寄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