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范生心目中理想教师形象研究

2017-09-21谢威士

池州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心目师范生理想

谢威士,李 丽,辛 哲

(1.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安徽合肥230601;2.江苏理工学院教育学院,江苏常州213001;3.合肥市新城小学,安徽合肥230031)

师范生心目中理想教师形象研究

谢威士1,李 丽2,辛 哲3

(1.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安徽合肥230601;2.江苏理工学院教育学院,江苏常州213001;3.合肥市新城小学,安徽合肥230031)

采用自制的词表对合肥师范学院一至四年级442名师范生心目中的理想教师形象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师范生心目中理想教师形象特征主要表现在:谦和、心理健康、有责任心、尊重学生、有爱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宽容待人、关爱学生、爱岗敬业、因材施教;(2)师范生心目中理想教师形象由5个因素构成:和谐的师生关系、积极的工作态度、优秀的品德才能、宽容的关怀学生、端庄的仪表形象;(3)性别、学科和年级的不同对师范生心目中理想教师形象有一定的影响。

师范生;理想教师形象;因素分析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同师生代表座谈时发表了《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成为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标准。了解作为教师职业的后备军的师范生心目中理想教师形象,对于其以后成为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专业培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做老师的人自己便应当有良好的教养,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应该有得当的举止与礼貌”。教师形象是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总和以及人们对教师的总体评价。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形象的好坏与学生对教师的接纳程度有很大关系,因此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形象是指在特定社会环境下,作为教师角色的个体或群体的职业特质和行为方式的表征,以及社会公众在这些表征基础上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对教师形象的期望和评价[1]。教师形象主要包括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所谓外在形象,主要包括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形象、端庄的仪表形象和行为形象,而内在形象主要是指教师的素质”[2]。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知识和崇高的道德[3]。日本学者佐藤学[4]把教师形象被划分为四种类型:作为仆人的教师、作为生产者的教师、作为技能娴熟者的教师、作为反思性实践家的教师。国内学者殷尧[5]认为“教师的形象包括三个范畴:外显范畴即体态形象,智能范畴即职业形象,个性范畴即人格形象”。朱小曼[6]认为教师应该是应用型的老师,有综合能力的行动者、有完好智能、完好人品素质的老师、研究型的老师。

近年来,有部分学者开始关注学生对自己心中理想教师形象的研究,如有学者通过大学生对教师评价的调查,发现教师形象由四个维度组成,即教师的教学能力、对学生的态度、气质特点及道德品质[7]。姚本先、汪祚军[8]发现大学生一般从教师为人处事的风格,师生关系,生活态度,气质和性格特点等方面对老师的形象作出评价。周寒冰[9]通过调查发现,在高中生心目中较为重要的理想教师形象有宽厚、幽默、期望、公正、民主等。袁晓琳等[10]通过对中学生的调查发现,中学生对其心目中的教师形象评价主要从教学的基本素质、个性心理特质、对学生态度、情绪化等四个方面。

上述研究大多数是从学生的角度探讨教师形象,而且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很少涉及到从师范生这一未来可能从事教师职业的角度进行研究。师范生在企盼自己心中理想老师的同时,会在以后工作中效法、内化。本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师范生心目中的理想教师形象,,试图得到师范生心目中的理想教师形象的内在结构。同时,了解师范生心目中理想的教师形象特征也能促进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并为完善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第一阶段:预调查

随机选取合肥师范学院大一至大四师范生150人,其中男生68人,女生82人。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要求被试尽可能多地写出形容他心目中理想教师形象的词或短语,不限时间。收回问卷后,由3名心理学和2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对被试列出的理想教师形象的特征词或短语进行归类,合并意义相同的词或短语,对意义不明确的慎重处理,然后进行频数统计,选出频数显著较高的词或短语,共48个。然后以此为基础,每个词或短语随机排列,形成正式量表,即师范生心目中理想教师形象调查问卷,问卷采用5点计分,从5到1分别代表从“最符合的”到“最不符合的”,分数越高代表越符合心目中理想的教师形象。

1.2 第二阶段:正式调查

在正式调查阶段,笔者从合肥师范学院随机选取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300名师范生进行了施测,有效被试为442人,其中大一122人、大二92人、大三178人、大四50人;男生164、女生278人;文科生184人、理科生258人,平均年龄21.29±1.44岁。

1.3 数据分析

运用SPSS17.0对调查的所测数据进行因素分析和差异检验。

2 研究结果

2.1 师范生心目中理想教师形象的描述统计

对师范生对各联想词的评价得分进行从高到低排序,结果见表1。由表1结果可以看出师范生心目中理想教师形象特征排前10位是谦和、心理健康、有责任心、尊重学生、有爱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宽容待人、关爱学生、爱岗敬业、因材施教等。表明师范生更加看重教师个人的人格、师德等素养以及教师对学生的态度。

2.2 师范生心目中理想教师形象的因素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索师范生心目中理想教师形象的结构,利用主成份因子分析法对评定结果进行因素分析。KMO值为0.94,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为6136.15,p=0.000,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表明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根据碎石图情况,抽取5个因子最为合理,5个因子共可解释总变异的53.37%。其中因子1、因子2、因子3、因子4、因子5分别解释12.00%、11.68%、11.37%、11.08%、7.24%的变异,各因子具体词项见表2。

表1 师范生心目中理想教师形象特征的描述统计(n=442)

表2 师范生心目中理想教师形象结构

从表2中可以看出,师范生心目中理想教师形象主要集中在和谐的师生关系、积极的工作态度、优秀的品德才能、宽容的关怀学生以及端庄的仪表形象上。进一步的分析可知,因子1、因子2、因子3、因子4的重要性相当,说明师范生心目中理想的教师应与学生和谐相处,同时要工作认真、细心,并且能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公平公正的对待学生。

2.3 不同性别、文理科、年级间师范生心目中理想教师形象的差异

2.3.1 不同性别师范生心目中理想教师形象的差异比较 从不同性别师范生得分差异比较结果得出,男女师范生在因子2(宽容的关怀学生)存在统计学意义差异(t=-1.92;p<0.05),男生得分(32.30±5.33)明显低于女生得分(33.76±5.51);其他因素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这与女性和男性人格特征在生物学上表现的侧重不同有密切的关系。相比较而言,女性对某些事情更加具有耐心、爱心,比男性更加善于与别人沟通和交流。

2.3.2 不同学科师范生心目中理想教师形象的差异比较 文理科师范生得分差异比较结果显示(见表3),文理科师范生在因子1(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因子5(端庄的仪表形象)两个因素上得分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文科师范生得分均高于理科师范生。一方面,说明在不同科目的教学中,文理科感受到的教师形象的差别,影响到他们对教师形象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不同的科目,对人的思考问题的方式的影响也不同,文科科目突出人文关怀,更加强调人的感性经验,而理科科目突出人逻辑思维,强调客观事实。因此,科目不同对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的影响也不同。

表3 文理科师范生得分差异比较(±s)

表3 文理科师范生得分差异比较(±s)

文科生理科生t p因子1 45.77±6.19 43.91±6.88 2.061 0.041因子2 48.87±7.73 46.98±7.56 1.807 0.072因子3 49.89±7.00 49.05±7.04 0.873 0.383因子4 33.86±5.31 32.77±5.57 1.464 0.145因子5 15.96±2.57 15.10±2.67 2.384 0.018总分194.34±24.38 187.70±26.43 1.902 0.059

图1 不同年级师范生在各因子上得分情况

2.3.3 不同年级师范生心目中理想教师形象的差异比较 不同年级师范生得分差异比较结果如图1,不同年级师范生在因子1(和谐的师生关系)(F(3,442)=4.198,p=0.007)、因子3(优秀的品德才能)(F(3,442)=3.051,p=0.029)两个因素得分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大一得分最高,大四得分最低;不同年级在总分(F(3,442)=2.430,p=0.066)上差异达到边缘显著水平,也是大一得分最高,大四得分最低;其他三个因素得分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这说明大一新生,对教师职业还没有深入的了解,他们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和关注还处于憧憬的状态。或是参照他人对教师职业的描述而在自己心目中形成了一个理想的教师形象。而随着对教师教育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他们对教师职业的特点有了自己的判断和评价,并对教师职业的特点有更加深入、客观和全面的了解。此外,高年级的学生通过见习、实习活动,会对教师职业的特点有了更加深入的体会,因此他们心目中教师形象更加具体和现实。

3 讨论

3.1 师范生心目中理想教师形象

从师范生心目中理想教师形象的联想词排名可以看出,师范生对理想教师形象的认识主要表现在教师的谦和、心理健康、有责任心、尊重学生、有爱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宽容待人、关爱学生、爱岗敬业、因材施教等方面。这一结果与以往从非师范生视角进行的调查有所不同,非师范生更加看重教师的知识储备。良好的师德素养对于一名教师而言是最起码的要求,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师范生经历教师教育,已经具备了正确的师德观念,因此他们心目中理想教师形象的特征在品德修养方面认识的更加深刻。进一步的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师范生心目中理想的教师形象结构特征,按照重要性的顺序依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积极的工作态度、优秀的品德才能、宽容的关怀学生、端庄的仪表形象等五个因素组成。

因素一是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青少年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与学生和谐相处,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并且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保障教学获得成功。新课程提出教师是引导者,师范生心目中同样要求教师要有领导能力,教师的领导能力能够提高师生、同事间以及在其他群体交流中的幸福度。作为大学阶段的师范生往往愿意把教师当作自己的朋友,也期望自己能成为今后学生的朋友,能够受学生喜欢,师生间以朋友的方式相处,能够一起分享痛苦与忧伤、欢乐与幸福,是学生觉得教师是真诚可信赖的,这样能更好的在学习、生活、人生等方面指导学生,成为学生的鼓励者,促进者。和谐的师生关系还要求教师自身坚强、积极乐观,积极向上的情感能感染学生,这样容易建立起宽松的心理气氛和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就应该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来正确对待学生所可能犯下的种种错误,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之处。

因素二是积极的工作态度。师范生在对积极的工作态度上认为教师工作应该认真细心,爱岗敬业,俗话说:“爱一行,才能干好一行”,爱岗敬业是一种认真、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一位教师如果不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就不会把全部的智慧和精力投人到教育的事业中。“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教师爱岗敬业的具体体现,也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最起码的要求。在对积极的工作态度上,师范生还认为教师应该平易近人、善良。“平易近人”这一形象,与张巧明、崔焕娟[11]的研究有所不同,在他们的研究中这一项目属于“人品素养”因素。这表明师范生认为作为准教师自己应当有平易近人的工作作风和态度;前人的研究大多将“善良”这一项目归于品德方面而师范生认为教师积极的工作态度中应该体现出善良。善良的工作态度也就是教师在工作中要善待学生,不对学生敷衍塞责。

因素三是优秀的品德才能。教师言行、情操、作风、知识等方面的素养是学生的楷模。教师在道德素养上,渊博的学识、高尚的情操是师德的关键,教师不仅要具有较宽的知识面,丰富知识内涵;还应该具有良好的师德,端正的师风,严明的师纪,高尚的师范。孔子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益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任何一个教师不管他是否意识到这一点,是自觉还是不自觉,他都在对学生进行示范。加里宁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年轻一代的品格中起关键作用。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神圣职责,因此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能否培养出优秀年轻一代的重要前提,甚至关系到国家的命运。

因素四是宽容的关怀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指教师对待学生的一种心理倾向。师范生要求教师要有爱心,关爱学生。中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因素,是增强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师范生还要求“责任心,以身作则,有耐心,和蔼可亲,公平公正、宽容待人,善于沟通、交流”这与苏海峰、任国盛所研究大学生心目中理想高校教师形像基本相同。可以看出师范生作为准教师,在要求自身在今后工作中对待学生的态度与对自己老师的要求基本相同。

因素五是端庄的仪表形象。仪表形象是个体全部学识修养、人格品质、道德修养、心灵世界等方面的外在表现,也是教师个人德、识、才、学、体等社会交往中的综合表现。教师是学生最为直接和最为容易模仿的榜样,教师的衣着打扮、言谈举止、道德情操、兴趣爱好等对学生身心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端庄的仪表既是教师从教的基本素质要求,又是教书育人的重要行为视觉;它不仅能促进师生情感交流,而且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从而提高其人生境界[12]。作为准教师的师范生应该在着装上严格要求自己,要穿着得体,表情自然,举止端庄,富有朝气,培养自己运用言谈举止、衣着打扮、生活细节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能力,并利用生活实际影响和教育学生。

3.3 师范生心目中理想教师形象的差异性

在对教师形象的认识中,“宽容的关怀学生”是唯一的一个男生与女生存在差异的因素。表现为男生的要求明显低于女生。这可能是因为男生天生在具有耐心、爱心、关爱学生、和蔼可亲等方面的体会不如女生强烈。因此,在对师范生进行培养时,应突出对男生这方面的教育。

在和谐的师生关系、端庄的仪表形象两个因素上,文科生比理科生的要求更高些,并且文科生中大一、大二年级的学生要求相对高些。可能的原因在于,文科生更加感性,感情较细腻,在刚入学时较注重人际关系的处理,并更期望能成为与学生和谐相处的准教师;而理科生则更加客观、理性,在人际关系上的体会没有文科生深刻。可能只有到了大三阶段到中小学进行教育实习时,他们才会亲身体会到教师与学生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教师的仪表特色能充分展现教师热爱生活,精神饱满,诚实朴素的生活习惯和高尚的文明情操,从而给学生以美的熏陶。魏俊华[12]认为教师从教的基本素质要求即有端庄的仪表,端庄的仪表是教书育人的重要行为规范,能够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文科生对端庄的仪表形象的认识高于理科生,可能是因为文科生中女生较多,对教师的仪表形象更加关注。

在优秀的品德才能上,不同年级的师范生的得分有显著性差异,大一得分显著性高于大四,其他两个年级无显著性差异。这表明随着学生对大学学习和教师了解的深入,大学的学习模式、教师的缺点和不足都让大四的学生有了一定的体会,这些都可能导致大四学生对教师优秀的品德才能认识的重要性下降。

4 结论与启示

4.1 研究结论

(1)师范生心目中理想教师形象应具备五项基本特征:和谐的师生关系、积极的工作态度、优秀的品德才能、宽容的关怀学生、端庄的仪表形象。其中优秀的品德才能、宽容的关怀学生、和谐的师生关系、积极的工作态度、四个特征的重要性大致相同,端庄的仪表形象的重要性相对较弱。因此在对师范生的培养中高校教师应注意自身良好个人形象的树立,此外,也应对师范生加强这一方面的教育。

(2)男生对“对待学生态度”上的要求明显低于女生。应该在师范教育中逐渐培养男生对教师职业的热爱,男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自己对待学生的态度。文科生比理科生得分高。因此,在进行教学中,教师应多与理科生保持和谐的师生关系。大一新生比大四学生在优秀的品德才能重要性的认识上更为深刻。因此,高校应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教师自身也要不断提高自身品德素养。

4.2 对师范院校评价体系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启示

当代师范院校对理想教师形象评价标准结构维度的确定和测量工具的开发,对于高等师范院校评价体系的构建具有参考意义。同时,有关部门和院校可以借鉴本研究开发的测量工具对师范生进行更全面的调查,根据发现的问题和不同层次大学生不同需要适当调整观察指标,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如,本研究发现,大一师范生在优秀的品德才能上的重要性的认识显著高于大四,表明随着学生对教师了解的深入,教师向学生暴露的缺点和不足越来越多,因此导致大四学生对教师优秀的品德才能认识的重要性下降。这也反映了当前教师的品德素养状况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不管是教师自身,还是相关职能部门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能有效应对。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学生在对理想教师形象的认识上也存在一定差异,如理科生在教师的仪表形象上不太重视,这与大学老师的个人形象给理科生的印象具有一定的关系,因此作为理科专业的教师应在教学工作中注重个人良好的仪表形象。

[1]高红.论我国教师新型形象的塑造[D].重庆:西南大学,2010.

[2]金绍荣,肖前玲.课堂教学中教师形象的塑造[J].教书育人,2006(17):30-31.

[3]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33.

[4]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62.

[5]殷尧.论教师形象的内涵[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52-53.

[6]朱小蔓.未来教师的形象期待[J].上海高教研究,1998(1):53-55.

[7]苏海峰,任国盛.大学生心目中高校教师形象的调查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0(3):224-225.

[8]姚本先,汪祚军.新时期高校教师形象探析——大学生心目中最受欢迎的教师调查[J].高校教育管理,2009(3):53-57.

[9]周寒冰.高中学生心目中理想教师的问卷调查[J].校园心理,2010(6):384-385.

[10]袁晓琳,王穗苹,朱彬彬,等.中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形象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3):89-93.

[11]张巧明,崔焕娟.大学生心目中理想教师的因素分析[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3):220-223.

[12]魏俊华.谈教师仪表在教书育人中的作用[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5(5):49-50.

[责任编辑:束仁龙]

G451

A

1674-1102(2017)04-0130-05

10.13420/j.cnki.jczu.2017.04.032

2016-12-0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5YJC190020);安徽省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2013SQRW050ZD)。

谢威士(1980-),男,安徽太和人,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国文化心理学和社会认知。

猜你喜欢

心目师范生理想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悠悠一夏
2021款理想ONE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我心目中的小学
心目中的夏天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