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守责任担当践行脱贫承诺
——湖北恩施州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2017-09-21向莉萍

民族大家庭 2017年4期
关键词:恩施州全州贫困村

文/向莉萍

精准扶贫

坚守责任担当践行脱贫承诺
——湖北恩施州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文/向莉萍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同时也是湖北农村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市(州),打赢脱贫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近年来,恩施州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和头等大事,按照“六个精准”要求,落实“五个一批”措施,苦抓实干,全力推进。2014年以来,全州实现274个贫困村脱贫,累计减贫59万人,减贫成效连年获得湖北省委、省政府考核优秀等次。

健全“五大机制”,筑牢决胜保障

健全领导机制。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成立脱贫攻坚指挥部,由恩施州委书记任政委、州长任指挥长,分管脱贫攻坚工作,州委副书记兼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

健全工作机制。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组建“五个一批、基础设施扶贫、金融扶贫、资金整合、东西部扶贫协作、高山片区综合扶贫”等10个专项工作组,分别由1名州领导负责。10个工作组分别组建工作专班,在指挥部集中办公。

健全资源整合机制。2016年,州级预算安排扶贫资金3.99亿元,全州共统筹整合财政资金121.1亿元。2017年,明确统筹整合项目资金114.25亿元。

健全落实机制。制定“落实脱贫攻坚重要政策措施责任清单”和“精准扶贫年度任务清单”,限时、定标、点名落实扶贫责任,先后出台《恩施州直、县(市)、乡(镇)精准扶贫目标责任考评办法》,考核权重分别提高到33%、70%和70%。

健全监督机制。出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督查巡查办法》《精准扶贫工作问责暂行办法》,对扶贫责任落实情况、政策落地情况等进行精准监督,一月一督办、双月一报告。

推进“五个一批”,落实扶持措施

针对不同的致贫原因、类型,实施“五个一批”工程。

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恩施全州729个贫困村按照“一村一业”“一村一品”,明确了主导产业。其中,648个村建立产业合作社1031个,309个村建立金融互助合作社397个,579个村对接龙头企业540家。

易地搬迁脱贫一批。2016年,全州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97万户9.64万人,超额完成省定计划。2017年计划的2.7万户8.7万人,第一季度已开工的在30%以上。

生态补偿脱贫一批。贫困人员转型为护林员7398名,人均工资4000元;兑现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3122.2万元,涉及1514个村9.8万户30万人,户均补偿320元;退耕还林25.88万亩,涉及833个村3.17万户10.15万人,户均补助4145元。

发展教育脱贫一批。2016年8月,首批300名贫困学生作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及幼儿园教师定向委培生,并已入学;2017年400名计划已启动报名招考;招考增加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1047名;申报“泛海助学行动”贫困家庭大学新生专项资助2216人。

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对全州11.7万户20.06万农村低保对象和1.76万农村五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制定《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医疗救助实施办法》《临时救助实施办法》,提高保障标准,完善保障体系。

实施“六大工程”,强化精准发力

着力夯实脱贫基础。围绕贫困村脱贫标准和脱贫规划,重点解决“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通信难”等制约发展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着力实施金融扶贫。激活金融扶贫资源,使金融服务落实到户、到项目。全州建立金融扶贫风险补偿金2.25亿元,撬动扶贫小额贷款14.63亿元,其中给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贷款7.85亿元,给新型市场经营主体发放贷款6.78亿元,带动贫困户3.02万户。在建档立卡贫困村建立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站571个。

着力实施旅游扶贫。恩施州作为国家第一批全域旅游创建示范区,旅游业年均带动10万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着力实施电商扶贫。来凤县、鹤峰县、咸丰县相继被纳入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恩施市被纳入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州729个贫困村已建立电子商务乡村综合服务站511个,带动近2万贫困群众从事电商产业,人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着力实施光伏扶贫。2016年,全州74个贫困村实施光伏项目69个,建设总规模容量10225千瓦。国家电网公司在巴东县已建成3个7000千瓦的集中式光伏电站,年发电92万度,惠及12个村5865人,为贫困户增加人均年收入近3000元。

着力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2016年10月,中央首次将恩施州纳入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范畴,明确由杭州市结对帮扶,携手奔小康。自2016年11月以来,市州层面互动互访6次,实现双方高层领导成功互访并签署《杭州市人民政府、恩施州人民政府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帮扶合作框架协议(2016-2020年)》,恩施州8个县(市)与杭州市8个区对接,全面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恩施州直部门与杭州市对口部门深入对接并达成多项合作共识,目前已形成“十三五”帮扶规划初步预案,2017年初步确定对口帮扶项目110个,双方正组织各级相关部门积极推进。

整合“三类资源”,优化社会帮扶

整合国家和省级帮扶资源。30年来,农业部倾心倾情倾力支持恩施脱贫攻坚,国家电网公司、武汉大学、国新控股、华中农业大学、中国铁塔公司等国家定点帮扶单位,在产业扶贫、项目扶贫、科技扶贫、基础设施、智力扶贫等方面给予恩施州大力帮扶。湖北省“616”对口帮扶、省内经济强市对口支持帮扶恩施州8个县(市),省直单位组建34支工作队常驻贫困村,省级层面有效整合部分学校、三甲医院、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劳务协作等帮扶资源,形成集团式帮扶格局,帮扶成效明显。

整合驻村帮扶资源。恩施州、县、乡三级同步推行领导干部联系贫困村、单位结对帮扶贫困村和干部结对贫困户工作制度,据初步统计,全州有494支驻村工作队、686家驻村单位、1280名驻村队员、5.4万名干部职工结对帮扶贫困村、贫困户。2016年,直接投入帮扶资金近4亿元,帮助引进各类资金约5亿元,引进项目822个,引进人才356名,引进技术404项。组织举办培训班1135期9.3万人次,组织劳务输出3.3万人次,资助贫困学生7654名。帮扶4.3万户贫困户脱贫,贫困户人均增收1110元。

整合市场资源。探索“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基地+贫困农户”等产业化扶贫模式,建立贫困农户与市场主体共同发展的利益链接关系。各类企业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技能培训、公益捐赠、扶贫项目实施等方式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大力开展“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工作,有847家民营企业、181家专业合作社参与脱贫攻坚,累计投入帮扶资金约6亿元。

当前,恩施全州上下、州内州外、各方力量正拧成一股绳,埋头苦干,落实“九大行动”(召开一次贯彻落实会议、开展一次调查研究、开展一系列现场办公活动、开展一次走访慰问、落实一支帮扶队伍、召开一次专题研究会议、形成一份脱贫规划、上报一份工作总结、开展一次业务培训),瞄准脱贫攻坚短板、瞄准贫困群众需求,以“绣花”的功夫推进精准扶贫,确保如期完成任务,与全省全国一道建成小康社会。

(作者单位:湖北恩施州民宗委)

责任编辑:祥子

猜你喜欢

恩施州全州贫困村
恩施州创新开展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大赛
恩施州开展校园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及危险废物专项治理
古代诗歌对全州的文学书写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改变”让城市更“优雅” 恩施州老旧小区“变身”记
泸西县总工会:全州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会议在泸西召开
文山州总工会:全州工会维权维稳工作会议召开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二次根式的加减(第1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