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学生间不和谐关系危害及预防对策

2017-09-20张舰

读天下 2017年22期
关键词:预防对策危害

摘 要:学生间不和谐关系事件的频发,对受欺凌者、欺凌者以及学校环境都会产生极大的危害。强化德育工作,加强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是有效预防学生间不和谐关系事件,营造和谐校园氛围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学生间不和谐关系;危害;预防对策

当前,学生间不和谐关系事件层出不穷并且呈现愈演愈烈的状态,频发的学生间不和谐关系事件让人唏嘘不已。对于十几岁的中学生,是什么导致了学生间不和谐关系事件的频发?是家庭教育问题?还是学校教育问题?抑或是社会问题?笔者认为:各種因素皆有。这种普遍性、持续性、隐蔽性、多样性的欺凌事件,如扇耳光、扯头发、拳打脚踢等,对欺凌者、被欺凌者乃至整个学校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尤其是在互联网发展迅速的社会背景下,一些学生间不和谐关系的视频被传到网上,迅速引起围观,然后引来大量的“人肉搜索”,对欺凌者以及受欺凌者都会产生二次伤害,让他们长期生活在巨大的心理阴影下,最终导致各种不良心理问题的产生。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面对频发的学生间不和谐关系事件,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而应当及时分析原因及危害,应找到预防学生间不和谐关系的对策。

一、 中学学生间不和谐关系的危害

(一) 对受欺凌者的危害

正如“站在岸上的人,永远不知道落水者的痛苦”,中学学生间不和谐关系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与心灵伤害是终生的。青春期的孩子正处在完善人格的关键时期,他们敏感脆弱,如果受到外界的暴力,心理容易造成伤害,比如胆怯、焦虑、不敢轻易相信人等,会给未来工作和学习带来负面影响。中学学生间不和谐关系首先会使被欺凌者生命、身体健康、财产遭受伤害和损失,学生间不和谐关系主要表现为肢体欺凌,例如扇耳光、撕扯头发、持棍棒殴打、抢劫财物,有些学生由于受到严重伤害不得不住院治疗或者休学、转学,正常的学习被迫中断。其次,中学学生间不和谐关系还会对受欺凌者造成心理伤害,例如辱骂、拍裸照传到网上、逼迫下跪、威胁等行为,严重伤害其自尊心,侮辱其人格,践踏其尊严,使其承受极大的心理压力,无法抬起头来做人。长期处于阴影之下的学生,容易患上抑郁症、焦虑、孤独等心理问题,食欲不振、难以入睡、郁郁寡欢等问题也会随之而来,甚至还会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有的学生精神失常;有的学生因为无法承受压力而自杀等等。

(二) 对欺凌者的危害

不可忽视的是,欺凌者同样也是学生间不和谐关系的受害者。同伴群体不认同或者害怕欺凌者的暴力、攻击行为就会远离、孤立欺凌者,而欺凌者由于难以获得社会、学校和家庭的认可,处于紧张的同伴关系和孤立的社交地位之中,遭受持续的挫折和心理打击,人际交往困难,社会归属感长期得不到满足,遭到社会的边缘化和遗弃,就容易偏离正常社会化轨道。对于那些长期实施欺凌行为的欺凌者而言,他们会逐渐道德滑坡、人格扭曲,有可能形成反社会人格,若是欺凌而没有受到惩罚,就会产生无法无天的感觉,增加其他违法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会在以后触犯法律过程中产生极大的侥幸心理,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滑向犯罪的深渊,受到刑事追究。

(三) 对学校环境的影响

中学学生间不和谐关系行为的发生对整个校园环境有着严重的消极影响。首先,频繁多发的学生间不和谐关系事件会威胁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学生学习生活的氛围。其次,中学学生间不和谐关系行为的频发使得整个学校和老师的精力大多放在应付欺凌事件中去,会占用教师大量时间和精力,使得教师无法专心从事教学工作,长此以往,学校的教育质量终究会下降。最后,若是学校和政府部门没有正确处理好已经发生的学生间不和谐关系事件,未能有效处罚欺凌的主要实施者,其他学生就会陷入对欺凌者的盲目崇拜或恐惧中去,且整个学校就会弥漫着歪风邪气,助长学生间不和谐关系的不正之风。这也不利于和谐、文明、安全校园的建设。

二、 中学学生间不和谐关系的预防对策

(一)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营造和谐班级氛围

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班级里的风气即教风、学风都直接关系着他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素质。班级文化应当体现积极向上、团结和谐、文明健康的态度,以学生为中心的班级文化建设能够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让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墙壁文化、黑板文化、课桌文化相融合,为学生提供不可抗拒的人文素养,而学生学习、生活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能够感受到社会赋予他们的重任和老师对他们的殷切期盼,从而形成清醒的认知和正确的判断,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 加强制度建设,做到有章可循

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保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时,应当遵循法律法规,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在进行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应当发扬民主集中制,充分听取学生的呼声和要求,反映大多数学生的利益,以人为本,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班级制度,更有利于制度的执行。班级制度文化应当是符合以下要求的:第一,全面,班级制度文化应当是全方位的,使得学生、教师等都有章可循;第二,细致,班级制度的内容应当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第三,严格,班级制度应当对所有对象一致适用、一视同仁,纪律明晰,赏罚分明。

(三) 完善反学生间不和谐关系制度体系,保障学生安全

首先,促使政府和学校制定反学生间不和谐关系制度,建立学生安全保障机制;其次,注重学生间不和谐关系预防,做好介入与善后工作。教师应当加强学生间不和谐关系事件的预防工作,配合学校制定反学生间不和谐关系安全手册,利用广播、黑板报、宣传栏和标语条幅等媒介向学生介绍学生间不和谐关系的危害性,结合课堂教学联系专家用相关案例的讲解来加深学生的认识,利用班会课开展关于处理同学间矛盾和搞好人际关系的专题讨论或辩论会,让学生明辨是非,自觉遵纪守法。

总之,相关部门对于学生间不和谐关系专项治理做出了规定,然而真正解决学生间不和谐关系的发生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更需要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发挥自己的功用,充分发挥学校德育的功能。治理学生间不和谐关系事件任重而道远,教师、学校、家长和社会应当站在同一战线上,既发挥各自作用又形成教育合力,群策群力,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和消除学生间不和谐关系事件的发生,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一片洁净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李爱.青少年学生间不和谐关系现象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6(3):66-68.

作者简介:

张舰,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沙土镇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预防对策危害
平衡车的潜在危害
网络的危害(三)
喝饮料的危害
喝饮料的危害
私设“小金库”引发的职务犯罪预防对策研究
气候变化对森林火灾的影响及预防对策的探讨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