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课堂设计为牵引促进士官教育教员教学智慧提升
2017-09-20宋娜宋燕曲晨
宋娜 宋燕 曲晨
摘 要:习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说:“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知识获取方式、教和学的关系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的确,当今时代是一个价值与文化趋向多元化的时代,而士官职业教育改革正稳步推进,教学交往方式由独白转向对话等一系列的变革,给教员的教学实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这就需要越来越多富有教学智慧的教员来改造今天的课堂,让课堂焕发出真正的活力。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具有时间短、内容精、可重复、应用广的特点,其应用有助于学员的学习、教员的教学实践以及学校的教育发展,是教员展现自己教学智慧的大舞台。该文在理清“微课”的概念后,以《函数单调性的判别法》为例,从实践角度,阐述微课教学的设计与制作,为大家进行微课教学的设计与开发提供实践依据。
关键词:教学智慧;微课;高等数学;教学设计
自2011年“微课”概念在教育界被首次提出以来,“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信息资源形式就以其“时间短、内容精、可重复、应用广”等特点被广泛认可,“微课”概念在教育领域迅速传播,相关实践和应用也迅速展开,由此带动了各级各类微课大赛在全国各地开展。2012年12月,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员网络培训中心启动“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来自全国1600多所高校参与比赛,参赛选手逾12000多名,从此掀起了“微课”建设的热潮。2016年8月“首届军队院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在大连举办,各参赛院校在比赛平台上传了大量的“微课”资源,初步搭建了一个军队院校数学教员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一、 “微课”的界定及理解
目前在国内对“微课”界定还不太清晰,在教育的各领域有着不同的理解。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焦建利教授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教授黎加厚认为:“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教育信息网络中心的胡铁生老师对“微课”的定义是:“微课”又名“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課程资源。
“微课”的外在表现是教学视频,其实质是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课件素材、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员反馈、教员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特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构建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微教学资源。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严格地说,“微课”不是课堂教学的原生态实录,其本身指向于对某一个知识点的教学,或者展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片段。通过一节微课,就可以看出教员在引入、组织、拓展,以及在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等方面的教育智慧与策略。
二、 微课教学的设计与制作——以《函数单调性的判别法》为例
现根据作者参加首届军队院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的实践,以获奖作品《函数单调性的判别法》一课为例,对高等数学的微课应用进行探索。
教学设计是微课的灵魂。全国微课比赛的评价规则明确指出:教学设计是评价的主要指标,并占有高比分。微课教学设计也是微课作品设计与制作,微课辅助扩展资源的基础。因此,微课设计是每位教员在进行微课教学前必须经历的环节。下面从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策略设计等几个方面谈这节课的设计。
(一) 教学内容的选择(微课选题)
主要指微课视频制作内容的选题。微课视频虽然短小精悍,但要制作出相对成功的案例并非易事。所以选题就非常的重要,并不是所有的课程及知识点都可以作为选题。我们要针对教学中的常见、典型、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内容进行设计,选题应“小而精”,能够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函数单调性的判别法》这节课是士官大专《高等数学》第四章《导数的应用》第三小节的内容。导数在高等数学领域是一个基本的工具,如果利用导数来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将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与可比性,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既可以加深学员对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理解,而且也会涉及通信工程中的极值等问题,具有良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能让学员深切地感受到导数的工具性作用。
(二) 学习者分析
传统教学模式或信息化教学模式,授课对象是必备的要素之一,任何一门课程或一节课,教员均要首先了解学情、学员的专业特点、学习的特征及学习习惯等,同一主题的微课在不同专业、不同班级、不同授课对象面前发挥的教学效果是不同的,因此教员在进行微课教学设计时,分析授课对象特征是必需的。在教学实际中,受诸多因素影响,士官学员的文化基础状况与培训目标存在较大差距:一是认知起点总体偏低;二是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常规的课堂教学无法兼顾学员的个别发展和共同发展。教员难于构建面向全体学员的教学策略,无法进入学员的“最近发展活动区”组织教学。
我们知道,每次课9O分钟的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多,包含大量的知识点。在这种情况下,每堂课都有新的知识,学员旧知识还没来得及消化,又有新的知识,学员学习中的问题也得不到及时解决,以至于问题越积越多。久而久之,在学习中产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恐惧以及厌烦心理,会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主动性。最终,学员对高等数学这门课程只会“望而却步”,甚至会对后续一些专业课程的学习造成影响。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员授课时的精华总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教学点展开的,重点的环节都是短暂的、瞬间的。学员视觉驻留时间普遍只有5~8分钟,若时间太长,注意力得不到缓解,也很难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果将微课渗透到高等数学的实践教学中,把教学重点、难点、考点、疑点等精彩片段录制下来提供给学员,方便学员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下载或点播。而且它能重复使用,利用率高,能为学员提供一种互动的教学模式。这样学员便能够利用有限的自习时间学习教员所制作的微课,对学员的学习能起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疑难解答的作用,让学员结合自身情况,学有所需,相信将会很好地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
(三) 教学目标设计
教员的教学总是围绕着一定的目标展开的,无目标的教学是不存在的,微课教学作为教学活动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也必须遵循教学活动的规律。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一、 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单调性判定定理,掌握用导数判定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和步骤;二、 过程与方法:经历函数单调性定理的发现、归纳和证明过程,体会数学知识的获得,体会导数的工具性作用;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定理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严谨性,感受导数在函数研究中的优越性,培养学员的学习兴趣。在差别化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微课,可以为学员提供一种互动的教学模式,可以引导A班学员拓展知识点,促进能力发展;B班学员通过微课可以重基础,多练习;C班学员可以重点补差,便于跟上教学进度,完成教学任务。微课可以较好地满足师生的个性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需求,为高等数学的差别化教学提供了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
(四) 教学重难点分析
微课一般是以知识点为核心的,而知识点往往是微课教学的重难点,这也与微课选题的依据,即选题时要在众多的知识点或教学环节中提炼出重点、难点或兴趣点予以重点解答不谋而合。“微课”短小精悍,这节《函数单调性的判别法》重点和难点确定为单调性判定定理的理解与应用。
(五) 教学策略及教学资源的设计
考虑到士官学员的基础状况,《函数单调性判别法》利用导数可以研究实际生活中的增长率、效率、膨胀率、速度等问题,搭建知识环境,在问题导入环节采取了复习图像法、比较法导入函数单调性的判别,以问题的形式复习相关旧知识,同时引出相关新问题。通过讨论引例函数的单调性使学员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在定理探索环节,本着弱化抽象强化直观的原则,教员对具体例子进行动态演示,学员强化直观认识。由观察、猜想到归纳、总结,将函数的单调性问题转化为导数与零的关系,让学员体验知识的发现、发生过程,变灌注知识为学员主动获取知识,从而使学员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定理应用中,通过讲练结合,一方面对定理进行补充说明,另一方面引导学员归纳出讨论单调性的步骤,让学员深切体会理论应用到实践的过程。最后,通过兵法知识“李代桃僵”画龙点睛,升华对数学思想的理解。
总之,“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是传统课堂学习中的一种重要补充和资源拓展,满足了广大用户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需求。另外,“微课”教学对教员而言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也是提高专业水平的工具。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从某一个知识点,根据学员的现状以及学员反馈的问题,可以不断思考教学中的不足和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也是对教学实践经验提炼和完善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微课”也是教员成长的一种新途径。
在这个大舞台上,能让广大教员意識到,其教学过程中有无限的智慧可以研究挖掘的,提升教员教学积极性和幸福感。引导他们进行深入地理性分析,以促进教员更好地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从而改善日常的教学行为,提高士官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给教员的整体发展提供崭新的实践经验参照。
参考文献:
[1]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1(10):61-65.
[3]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员网络培训中心.中国高校微课研究报告[R].2014.1.
[4]陈兆海,王涛,邹杰.通信士官高等数学差别化教学的思考[J].江苏社会科学,2008(03).
作者简介:
宋娜,宋燕,讲师,陆军工程大学通信士官学校;
曲晨,副教授,陆军工程大学通信士官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