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共育在村镇学校的建设

2017-09-20叶少晶

读天下 2017年22期
关键词:家校共育德育

摘 要:家校共育是社会新时代的潮流下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进一步将学校与家庭的合作伙伴的关系上升为共育共赢,家校共育既能对家长再教育,更新家庭教育观念,迎合社会终身学校的潮流;也对学校强调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贴合人文教育与素质教育。乡镇学校通过与城镇学校结对学习克服自身条件落后,生源参差不齐的困难实现家校共育,帮助统筹城乡教育。

关键词:德育;家校共育;乡镇学校

一、 引言

近年社会最热门的话题“家校共育”掀起新一轮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认识。过往,我们都是单独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分开来谈论,割裂两者间的联系,忽略了学校教育是孩子走向成功的通道,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两者都直接承担着教育孩子的责任。家庭教育的缺失与偏差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困扰着家庭的发展,也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里折射出来,学校教育中产生的一切困难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

所以,家校共育就是以孩子健康成长和提高家长素质为目的,利用学校这个教育平台,加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对应地,配合家校共育的推进和发展,许多学校都设立家长委员会,并且在这个基础上顺势成立家长学校。家长学校可以积极发挥家长委员会沟通、服务、参与、管理四个作用。

二、 家校共育在乡镇学校的建设

(一) 搭建好桥梁,成立家长委员会

搭建好桥梁,成立家长委员会,使家长学校初见雏形。乡镇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规模成立家长委员会。如我校各班推荐1-2名关心班级工作、热心为家长服务、教子有方、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任委员会成员,组成级组家长委员会,再由每个级推荐3个家长成为学校的家委会中心成员。每学期学校主动定期召开家委会会议,汇报学校工作计划、安排和要求,组织家长代表听课、检查学校课堂教学与管理、后勤安排等,听取家长代表对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反馈意见,由此让家长委员会感受到自己的角色,清楚了解学生在校各方面的情况,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同时家长监督和管理可以使学校能够及时调整工作目标和策略,不断提高工作质量,让学校管理更加民主化,从而实现民主管理和家校共育。

(二) 与城镇学校师徒结对

与城镇学校师徒结对,开设家长课堂,让家校活动多样化。乡镇学校可以通过邀请有家校共育经验的城镇学校来为家长们作专题报告和主题讲座,为家长提供直接有效的服务,家长们会把自己平时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的问题、困惑和对教师、学校的意见和建议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除了可以直接对家长进行健康的家庭理念灌输之外,这种外援的方式还可以为乡镇学校开展家长课堂进行有效指导,为乡镇老师们提供一个学习的机会,理解家校共育的定义。

与城镇学校结对,为乡镇学校和家长带来相关的家庭教育刊物。比如《父母课堂》,为家长课堂提供了案例教学,并可以根据学生家庭进行拓展。家长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子观念,调整教育行为。

(三) 组建各种家校活动

点到线,线成面,学校、家长、学生打成一片。在主题家长会、家长课堂、主题讲座这些常见的学校直对家长的教育活动中,教师都将教育内容和指导要求融合案例教学中,向家长提供了互相学习、交流、教育的机会。学校与家庭密切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学校赢得了家长的理解、支持,那就更好地发挥了家庭蕴藏的教育资源,家长的参与意识、角色认识、教育观念、教育策略都能发生了很大变化,真正实现了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的家校互动,提高了家校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共同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这也将成为我们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资源。

乡镇学校还可以举行各种较为轻松的学生活动,为亲子教育提供平台,为孩子和家长提供共同游戏、共同成长氛围,增进他们间的感情。学校可以通过组建家长义工队,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常规管理和学生的在校生活。

(四) 保留传统,学习先进

学习模仿与进步发展中保留传统精华。与家长及时沟通是学校和老师的日常工作之一。乡镇学校最普遍常用且较为有效的方式就是电访、面谈和家访。教师可以用这几种联系方式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换意见,以达到同步教育的目的。在访谈中家长们主动向老师反映学生在家中的表现,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和老师共同探讨教育方法。而这几种方式都只局限于看不见的语言里。对着那些留守儿童,他们的家长与老师面谈直接接触的机会较少,对学校的要求也缺乏一定的了解。还有,家访工作很难面面俱全,易造成訪谈深度、广度不够。电访、家访和面谈都有时间与空间的要求,需要老师和家长之间互相协调。

当今科学技术发达,社会生活步骤加快,越来越多的学校都用上了网上沟通,如家长微信群、校讯通、学校企业公众号等方便、及时且快捷的方式反映学生在校情况和发布任务。内容图文并茂,直截了当,家长也可以通过当中留言板、校长邮箱等平台随时随地留下自己的评价,并与校方进行交流和反馈。

然而乡镇学校使用网络交流平台是在砥砺中前行。在乡镇学校,校方使用网络平台发布学生在校情况的做法较少,一要技术管理人员,网络交流平台虽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但就要受技术条件的限制;二要阅读量、点击率有一定比例,这样的方式才有意义;若过低就变成只为某一两个家庭服务了。学校是一方面,另外就如上述提及的学生家庭背景复杂一样,家长接受文化程度不高,对科技技术不敏感,自然就很难接受并且是使用这些交流平台。乡镇学校在这方面需要逐步尝试,享受科技带来的德育进步,教育同步。

三、 结束语

家校共育既能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各自发展,又能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配合和协调。乡镇学校推进家校共育机制的建设能让更多孩子受惠,让更多家庭受益,让更多学校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蒋春敏.切实关爱留守学生县域联动家校共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8):4-5.

[2]赵利平.构建开放“大课堂”着力“家校共育”大融合[J].教育科学论坛,2017(17):20-21.

作者简介:

叶少晶,广东省佛山市,佛山市顺德区杏联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家校共育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德育出希望之花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对寄宿制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几点看法
家校共育势在必行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化理论为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