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化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探析
2017-09-20陈曦
陈曦
摘要:大学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是互融互通的关系,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对于高校如何通过大学精神提升文化自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大学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反映一所大学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追求。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高校坚持立德树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二者同为高校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思想价值领域的多元化与复杂化冲击着大学这个“象牙塔”的文化生态。因此,深刻把握大学文化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内在关联,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意义重大。
大学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又是互融互通,二者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不同类型的高校都有不同类型的大学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凝练和传承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明显区别于其他高校的、反映办学理念、价值取向和文化特征的精神,通过这种精神来深刻影响大学生的价值选择、道德情操、人格塑造。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必须有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举措:
一、继承传统提炼大学文化
现代学校的文化建设,是直面教育改革、具有时代特征的现在和将来的学校文化建设。它的内容既包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对外域优秀文化的融合,也包括对学校文化的提炼和对学校特色文化的营造。
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具有中国魂和世界眼光的现代人,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换而言之,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高校具有积极的意义。作为我校书院校区的关中书院是明代陕西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冯从吾等创建的,它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百年间,它是西安城内环境优雅、书聲琅琅、夺席谈经、卓彼关儒的求学之地。明朝晚期它曾与东南无锡的东林书院遥相呼应,成为西北讲学议政和培养土子的文教中心。1903年,它更名为陕西第一师范学堂。继承传统就是对关中书院的保护和发展,开发和利用;是对“崇文、尚德、慎思、笃行”文化理念的传承。关中书院文化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是学校进行文化建设的丰硕资源,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内容。继承书院文化,不仅有利于学生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百年文化的传承既需要学校承担传统文化的传承使命,也需要在新时代、新环境下提炼大学文化。在秉承“崇文、尚德、慎思、笃行”传统的基础上,在新的时期我们要把“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提炼为大学文化。“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不仅是一个人不断成长发展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基础,也是有着世界眼光的现代人所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创新载体展示大学精神
创新载体是一个有生机的积极主动的内化过程,是现代学校对新文化的建构过程,也是在已有文化基础上再生长的过程。在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运用心理强化、心理定势等心理机制,通过认同、适应、同化、融合等多种心理过程,依托多种形式,在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转化为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同时,也要把大学文化作为学校发展的基础,从而让大学文化浸润于每个学生心中,成为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具体来讲,传统文化的继承是通过学科渗透、开设选修课、主题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以及与之对应的更具体的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并指导学生付诸实际行动,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平时做起,从今天做起。
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文化的积淀、传承,更来自于大学精神的蓬勃生机。继承传统提炼大学文化不仅需要我们树立传承的理念,更需要创新载体来展示一个学校的校训,一个学校的大学文化精神,要特别重视校训等隐性文化建设,用校训所包含的精神和价值追求加强对大学生的激励和导引,使这些精神和价值追求慢慢成为大学生心中的内在价值判断标尺,从而激励自身培育理想人格,不断向上向善,同时要把反映大学精神的文化要素融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让学生参与其中,克服实践过程中常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空心化、活动形式化等弊端,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化、特色化。
三、走出校门弘扬大学文化
文以化人、文以载道,让大学文化走出校门,让大学精神自身说话,一直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前赴后继、共同努力的目标。弘扬大学文化不是闭门造车,夜郎自大,而是在社会需求的基础上,依托本地人文底蕴,整合地域文化资源,结合学生的实际有计划地开展。依托学校的办学定位,依托学校的大学文化精神,依托学校的校训,依托深厚的关学内涵,我们在关中书院先后策划组织了多场传统礼仪活动,既让学生从不同侧面深入了解关中书院传统文化的内涵,也让学生在继承传统文化的综合活动中受到优秀文化的陶冶。
大学文化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则为大学文化建设提供价值引领。在高校育人过程中,我们不能割裂二者的关系,必须在正确理顺两者之间内在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大学文化建设的自身特点,不断创新,用大学精神感染学生,才能真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