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思基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层领导干部确立法治思维的路径

2017-09-20王秀平王朗邹明远

魅力中国 2017年13期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法治思维基层干部

王秀平 王朗 邹明远

摘要:基层干部作为依法治国全面推行的实践者与组织者,增强基层干部法治思维是推动发展、深化改革、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矛盾的必然要求。而科学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能够帮助基层领导干部确立法治思维。鉴于此,本文首先对科学社会主义以及法治思维进行了概述,其后分析了基层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现状,最后提出了基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层领导干部确立法治思维的路径。

关键词:基层干部;科学社会主义;法治思维;现状;路径

在我国现阶段且长期坚持的一个建设主题就是社会主义法治,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普通人民群众、法治型领导干部、法治政府等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领导干部作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领导者,权利的拥有者,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特色法治社会的中坚力量,是依法治国、确立法治精神的需要。鉴于此,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领导干部应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提高其法治思维。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概述

科学社会主义指的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剩余价值为科学依据,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对社会主义产生以及发展规律进行阐述的学科。科学社会主义的性质、特征、本质以及发展规律是由社会管理学、哲学、经济学、行为科学等理论学科组成的完整严谨的科学体系,是人类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与其他社会科学相比,科学社会主义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其与号称社会科学之王的经济学在制度方面以及操作性方面有着区别,与经济学中的制度经济学在政府行为的制度设计中有着一定的区别。

二、法治思维的概述

(一)法律思维与法治思维

一般而言,法律思维指的是通过运用法律理论知识以及法律方法,对存在的社会问题进行理性的符合逻辑分析的一种思维方式;而法治思维的出发点则是对权利行为进行限制,维护权利与权力之间的平和,从而保证权力的合法行使以及权利的实现。法律思维与法治思维既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又存在着区别性,法律思维更加注重具体法律方法的应用,而法治思维则侧重保障权利与限制权力,因此,从这一方面来说,法治思维高于法律思维。

(二)法治思维的概念

有的专家认为,法治思维指的是各级领导干部在想尽办法解决困难问题,做出决策过程中,运用法律逻辑、法律程序、法律规则等一系列理性思维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以及综合,从而形成决策或结论的过程。但是,有些专家认为,法治思维是程序性、规范性运行法律知识基础上的思维,是以公平正义为基础,保证自由权利不受侵犯的理性思维。而笔者认为,法治思维指的是领导干部通过保障权利、限制权力,遵循法律至上的原则,实现公平正义,并合理的解决问题,做出决策,其是高于法律知识至上的一种法治逻辑思维。

三、基层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现状

(一)基层领导干部法律知识水平较低

部分基层领导干部都只对自己职位对应的权力有所了解,但是却不清楚公民应当享有的合法权利,这主要是由于大多数基层领导干部只是对国家体制、法律责任等系统法律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对于一些具体的法律知识了解的却很少。作为领导干部,若是对自己职责范围内涉及到的公民权利不了解,那么其法治思维的确立也就无从谈起,更不用说对自身权力的依法行使。

(二)基层领导干部法治理念不足

法治理念指的是人们对法律的作用、本质以及内心信仰的一种特殊社会信念。领导干部的法治理念是在一定的政治建设、社会经济基础、文化理念等诸多方面形成的法治关键核心。虽然当前领导干部都认同依法治国的理念,但是由于其在开展法治工作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问题,极大的影响了法治理念的形成,以至于领导干部对我国的法治建设缺乏一定的信心。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实行还处于摸索阶段,法治理念的践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就导致我国在一些法治问题上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形成缺乏明确的指导。

(三)人民群众对基层领导干部法治信心不足

大多数人民群众认为基层领导干部不具备法治思维,在解决以及处理问题过程中不能运用法治思维,认为他们对矛盾纠纷的解决大多都依据过去的经验以及公权力的威慑力。作为公权力面前的弱势群体,普通人民群众很难有机会与拥有公权力的机关干部进行平等对话,运用法律武器对自身权利进行维护并不容易实现,人民群众在运用法律进行维权的过程中一旦遇到阻碍,就极易走向“人治”旧思维,更有甚者为了获得更多的私利,假借维权之名,在电视媒体、网络等媒介中过分夸大基层领导干部不依法行事的行为,以至于人民群众对基层领导干部之间有误解,加深了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

四、基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层领导干部确立法治思维的路径

(一)帮助基层领导干部树立法治思维

众所周知,思维决定行为,所以,基层领导干部养成法治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培养基层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应定期对其开展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同时,各级党校也应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让基层领导干部进入党校学习法律知识、法治理念,通过运用社会科学主义理念,对基层领导干部进行重点普法教育,确保基层领导干部可以通过法治思维,运用法律武器解决问题。基层领导干部只有具备法治思维,才会对自己将要做出的决策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进行思考,才能实现行事作风的法律化。

(二)加强对领导干部法治理念教育与普法教育管理

首先,法治理念對法律思维方式、法律治理方式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我们应保证基层领导干部具有正确的法治理念,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法治教育。只有基层领导干部将法治视为常识,民众的普法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加强对领导干部法治理念的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其目的是为了让基层领导干部将法治理念内化于心,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分析考虑问题;外化于行,运用法治方式处理问题。其次,长久以来,领导干部的普法教育都是以自学或讲座的形式开展的,缺乏配套的考核机制,很多情况下都流于形式。因此,应对教育载体进行创新,对普法教育的考核方式以及考核结果进行强化,并让其成为领导干部形成法治思维的重要方式。一方面,应使法律知识以及制度的学习日常化,促使领导干部法律学习的常态化;另一方面,对于基层领导干部的普法内容教育应以宪法、市场经济法以及行政法等法律法规为重点,因需施教、因材施教。

(三)营造基层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的良好社会氛围

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应对法治文化精神进行大力弘扬,让各个阶层的人员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基层领导干部应具有依法行政的意识,能够运用法律武器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在处理问题过程中,保证公开化、透明化,让权力行使在阳光之下,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机关干部的信任度。只有如此,才能让基层领导干部法治践行的示范作用得到有效体现,提高全民守法的意识。此外,还应加强对人民群众的普法教育力度,采取各种形式加强对法治文化的宣传,并结合当地的特色,运用小品、快板、民谣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宣传法治理念,使法治具有足够的群众基础,营造全民学法、守法、尊法的良好氛围,进而对基层领导干部行使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避免基层领导干部权力滥用情况的发生,从而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奠定基础。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基层领导干部应清醒的认识到自身的权力是由人民群众赋予的,如今层出不穷的问题以及矛盾正是对基层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考验。因此,应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基础,培养基层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加强对领导干部法治理念教育与普法教育管理、营造基层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的良好社会氛围,帮助基层领导干部确立法治思维。endprint

猜你喜欢

科学社会主义法治思维基层干部
处理干群关系不能忽视基层干部之痛
农村基层干部人才培养的“广州样本”
要严管更要厚爱
民主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区别探讨
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坚持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法治思维视角下的艺术管理学科发展研究
当代社会政治思潮对中国的影响
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源
灾区基层干部将强制休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