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2017-09-20梅燕

魅力中国 2017年13期
关键词:生态水利河道治理工程

梅燕

摘要:随着生态水利要求的不断提高,研究其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凸显出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生态水利应用的必要性,分析了生态水利的应用现状。探讨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应用原则的基础研究了其应用实施。

关键词:生态水利;河道治理;工程

一、生态水利的应用现状

(一)忽略河流形态的多变性

一般而言,河流形态的多变性是生态环境物种多样性的前提,如果河流形态较为单一,就会对生态物种多样化带来影响。而目前,我国很多河道治理工程只是一味的追求工程进度,而在工程设计时经常会忽略原有生态的合理性,这就造成了河流形态的单一化,不利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二)忽略原有生态系统的重建修复

目前,很多河道在治理过程中都会打破河道周围原有的生物群落,打断原有的食物链,致使原有动物、植被无法生存,生态系统被严重破坏。在工程完工后,也不注重原有生态系统的修复或重建,致使其不复存在。

(三)忽略湿地浅滩的作用

湿地浅滩是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浅滩不仅能够为河流周围的动物提供栖息场所,还能够净化水质。然而我国土地资源极为紧缺,为了能更大限度的利用土地,通常会用作耕种地,这就使得河堤间距变窄,湿地浅滩也越来越小。

二、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原则

(一)提高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原则

一个地区的生境空间异质性越高,就意味着创造了多样的小生境,能够允许更多的物种共存。反之,如果非生物环境变得单调,生物群落多样性必然会下降,生物群落的性质、密度和比例等都会发生变化,造成生态系统某种程度的退化。由于人类活动,特别是大规模治河工程的建设,造成自然河流的渠道化及河流非连续化,使河流生境在不同程度上单一化,引起河流生态系统的不同程度退化。生态水利工程的目标是恢复或提高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生态水利工程的重点应该是尽可能提高河流形态的异质性,使其符合自然河流的地貌学原理,为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恢复创造条件。

(二)景观尺度及整体性原则

河流生态修复规划和管理应该在大景观尺度、长期的和保持可持续性的基础上进行,而不是在小尺度、短时期和零星局部的范围内进行。在大景观尺度上开展的河流生态修复效率要高。小范围的生态修复不但效率低,而且成功率也低。整体性是指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出发,掌握生态系统各个要素间的交互作用,提出修复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综合的系统方法,而不是仅仅考虑河道水文系统的修复问题,也不仅仅是修复单一动物或修复河岸植被。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和城乡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人类自身和人类创造财富的活动对水资源的依赖于越来越大,但水患可能造成的灾难也越来越严重。

三、生态水利应用设计理念分析

针对当前的水利工程环境破坏现象,河道治理工程着重从理念入手进行了理念革新,提出了更加符合生态发展的工程理念。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具有综合性,也更加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将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应用于河道治理工程中,目标在于改善城市河道质量,提高工程生态效益。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可以指导河道治理结合安全、生态的原则,进行河道工程的相关设计与施工,既能保证城市河道的正常排涝、排污与通航的--效用,又提高了城市河道的功能性与生态性,可以说是集多功能、多效益于一体。

四、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实施

(一)河道环境自然状态的恢复

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应以河道浅滩与水体内多样化生物的栖息为施工关键,在保证水利工程与河道建设基本的防洪蓄水功能的基础上,将河道沿线的环境逐渐恢复成自然的生态状态。对于河道环境的恢复工作,我们首先要做到创造多样化的结构,从而为进一步的河道自然环境状态恢复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比如,将河道的岸线设计为不规则的形状,同时使河道的地势错落,以顺应水体的势能,实现对河道的侵蚀、冲刷甚至是淤积,从而形成自然的河道河岸,确保多样化的河道生态系统的营造,为河道多样化生物的生存提供自然环境。再者,在设计河道治理工程时,还应注意河道与周围环境的生态网络搭配,确保我们所营造的河道生态系统能够与其周围的环境充分地结合起来,使其能夠自主地扩展自身体系的食物链范围。

(二)生态河堤的建设要以人工护岸模式来实现

河岸与河道水体之间水分、空气的交换与调节,必然要将河道的河堤进行改造,即建设生态河堤。建设生态河堤,首先要对河道中心线进行科学的布置,在对其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量河道形状、水体势能以及河道周围的环境等各个因素的影响,如,考量、设计河道形状时,要对河道的过流能力、河道宽度的控制线以及轴线等进行精确地测量与计算,综合考虑各个因素的影响,尽可能增大河道布置的可变空间。

(三)新型水工建筑物的应用

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生态水利的建设既要满足河道生态环境的稳定需求,还要保证水利工程防洪蓄水的基本功能得以实现。因此,为了使这两个目标能够更加和谐、统一,新型水工建筑物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例如,随着现代高分子合成工业的发展而生产的一种新型水工建筑物——橡胶坝。橡胶坝与常规的闸门相比,其具有更为简单的结构、低廉的价格以及更为优秀的防洪性能与操作性,因此,对于中小型的河道治理工程,我们要尽量提高橡胶坝的利用率。从而达到河道治理工程的两个目标,即在提高水利工程的防洪功能的基础上,稳定河道的生态体系发展。

(四)水生植被与动物种群的构建

在河道内种植沉水植物,如黑藻、金鱼藻等,以及浮叶植物睡莲,以提高河道水体对N、P、K等多种营养物的吸收与转化,从而在增强水体自净能力与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上,抑制各种浮游植物的生长,为河道水环境中多样化生物的繁衍、生存提供更加良好、稳定的环境。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态水利河道治理工程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高速透平真空泵工程应用
关于建昌县生态水利建设的探讨
关于现代生态水利设计的研究
毛祁河综合治理工程施工组织探究
河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水土保持的有效实施
感潮河段堤防护坡应用与实践
关于河道生态水利设计的探究
城市河道治理中的经验教训和措施
泛滥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