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税收筹划的理论界定与实践方法
2017-09-20查霞明
查霞明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各大企业将利益最大化作为经营发展的目标,以降低税受为目的。一些企业运用“擦边球”及骗取出口退税等不法行为,来达到节税的目的,也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风险。因此,谋求合法少缴税成为企业的经营发展追求,在这一背景下税收筹划得以发展。
【关键词】税收筹划;理论界定;实践方法
一、前言
我国为了能够顺应当前全球的经济发展趋势,加入了WTO组织,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显著,各大企业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发展,通过增加经济效益及改善财务状况等方式,来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税收筹划作为一种重要的内部管理手段,是从国外引进过来的,成为现代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税收筹划的理论界定
税收筹划从目的和结果方面而言,被称为是节税。印度税务专家认为纳税筹划是通过对纳税活动进行合理安排,能够在税收法规下实现减免税的一切优惠条件,有助于提升税收利益。美国的税务专家认为税收的降低方法是通过合理开展经营活动而实现的。表明这些国家对税收筹划的理论界定符合税法精神,对提升税收政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财政角度上看,实施税收筹划会降低国家的税收收入,能够在事前进行有目的的进行谋划和安排,是一种合法的税收筹划方法,税收筹划能够真正意义上的实现避税。
三、税收筹划实践方法
1.税收筹划案例分析
A公司每月会销售2万吨含税价为4890元的水泥给B公司,为了确保印花税低,需要如何签订合同。印花税计算方法为:应税凭证的计税金额与适用税率之积,通常购销合同的税率为3。
因此,应交印花税为:2×4890×3=2.934万元
如果签订的合同是不含税价合同,应交的印花税为:2×4000×3=2.4万元。
因此,能够看出,每月节税的金额为5340元,全年的总节税金额为64080元。可见不含税价合同的金额不容小觑,印花税在企业的合同金额中巨大,印花税在企业的税收筹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税收筹划实践方法
(1)樹立税收筹划意识
要想提升税收筹划效果,需要按照企业的业务发展情况做好税收筹划工作,提升企业领导的税收筹划意识,确保税收筹划工作的合理制定,通过财务部门人员的密切配合,为决策者提供强大的支持。
(2)成立税收筹划组织机构
要想确保税收筹划各项工作的高效开展,需要通过组建专家团队来实现,对企业内部的各项工作进行整改和完善,加大对税收筹划理论的研究力度,对税收筹划实践进行指导和分析。需要充分利用税收筹划专家,以此来提升税收筹划工作的可靠性和权威性。需要将税收筹划作为企业发展中的一项综合性学科,贯穿于企业发展管理的各个方面,让一些专业素质较高的专家进行操作,提升税收筹划效果。因此,对于企业内部与企业全局关系较大的税收筹划业务,需要及时聘请有实践经验的税务筹划师,以此来降低税收筹划风险。
3.与当地的税务机关建立沟通和联系
要想提升税务筹划结果,需要结合税务机关征管的特点和具体要求,明确法律边界运作效果。税收筹划人员对界限有一定的难度,对概念的界定较为模糊,不同地区的税收征管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税收部门拥有较大的裁量权,为了能够适应主观税务机关的发展要求,需要对税收筹划方案进行及时的调整,以便能够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可,提升企业的收益。
4.充分利用系统功能和总部优势
加大对系统功能的应用,需要充分利用规模效益,实行集中缴纳企业所得税,已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目前,大多数企业通常采用母子公司体制的方法,分别向企业申报和缴纳企业所得税,实行集中缴纳能够避免企业发生较大的亏损、延迟纳税及无法节税等现象。
5.不断加强税收人员业务知识学习
加强税收知识学习对提升税收筹划人员的业务素质及知识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需要将税收筹划作为一种高智力型和高层次的财务管理活动,做好经营活动的发展及规划,当发生不合理的经营活动时,以便及时采取合理的补救措施。因此,要求企业需要加大对税收相关人员业务知识的学习力度,对税收人员开展定期的服务,确保税收人员能够系统和及时的进行税收政策学习,深入理解税收知识及税收制度内涵,熟悉企业的经营、筹资及投资活动,设计出有针对性的税收纳税方案,与不通的纳税方案进行比较,以便能够择优选择出适合企业发展的税收纳税方案。
四、结论
税收筹划是建立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合理的税收筹划手段对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选择合理的税收筹划方案,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税收成本,提升企业的管理工作效果,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莫永群. 浅析企业税收筹划方法[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7):128-129.
[2]康晓飞,魏文博,韩娟. 基于契约理论的税收筹划创新探讨[J].商业会计,2011,(12):37-38.
[3]杨永瑞. 浅谈纳税服务的理论依据[J]. 山东纺织经济,2010,(10):60-6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