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
2017-09-20李娟娟
李娟娟
【摘 要】“互联网+”教育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日益凸显,“互联网+”带来高校教育的新常态:培养目标由知识人变为创新人、智慧人;课程由单一封闭走向开放;教学由规模标准化走向个性化定制;评价从单一到智慧评价、创新评价。这对高校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素养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主要构成,提出从建立师德长效机制、培养互联网思维、转变信息技术培训目标等方面来培养和提升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教师;信息素养
隨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与人,以及人与物,物与物之间都可以互联,2015年李克强总理第一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指出要推动互联网和各个传统行业的全面融合[1],我们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互联网带来社会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教育的新期待,深刻的影响高校的教学活动,在此背景下,提高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才能加快高校服务功能的变革,才能促进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互联网+”时代高校教育的新常态
“互联网+”的开放性提升了各种信息传播的自由度,实现信息时代“互联网+教育”模式。高校教师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等,使教学内容和形式多维度传播,使高校教育呈现以下新常态:
(一)“互联网+”目标,由注重知识向培养创新、智慧转变
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教育本身的追问。我们教育目标想清楚了,技术才能凸显真正的价值。大数据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智能机器人取代普通的劳动者,人类社会也向更高层次的创新创造迈进。信息时代和智慧时代到来,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更多能够创新和创造的人。互联网教育旨在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人才,符合现代教育的目标。互联网是网状结构形态没有层级和中心节点。互联网的技术结构决定了它内在的精神,就是去中心化,是分布式的,是平等的[2]。互联网开放的教学平台资源能最大程度实现学习资源的开放和共享,促进教育实现平等。这体现了互联网教育的开放性、平等性、自由性、共享性。互联网教育使教学的功能多样:教学不仅传递知识,而且以知识为载体,提升学生的品位,释放学生的个性,让每个学生的个性能力自由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传承知识发现新知的探究精神、在新的环境和要素中的创造精神,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最终成长为全面自由发展的人。为此,教育由培养“知识人”转向培养“创新人”。
(二)“互联网+”课程,由单一封闭走向开放
人们借助互联网能够容易的获取、创造、共享知识。这些知识资源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涌现出海量课程使得人们能随时量身定制学习资源。课程呈现出由单一封闭走向开放的趋势。第一,整个课程体系在组织结构和基本内容都有革新。互联网资源的丰富性、及时性、生动性的特点,使学校各学科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化、生活化、艺术化。通过互联网实现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内容的创新,越来越多的高校能够开设出更多特色的必修、选修课程。第二,让世界一流大学的课程资源变得触手可及,一流大学不再独自享有优质教育资源。开放理念让更多人获得优质教育资源。很多高校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实现了大数据和海量信息的即时共享,让学习者足不出户便可知晓最前沿讯息。互联网资源突破了高等教育制度障碍和高校区隔,实现在世界范围内的共建、共享教育资源,从而使信息时代高等教育的变革更加全方位性、深层次性。
(三)“互联网+”教学,由规模标准化走向个性化定制
网络教学模式借助移动网络终端突破了传统课堂时空的局限,实现了师生、学生之间随时随地交流。教师的角色也随之发生改变,由居高临下地传播知识变为为学生提供教育资源、激发兴趣、引领思维。学生根据需求,在个性化的时间、学习环境中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方式。互联网使教学更加多样化,不再局限于统一规格的课上讲授,这为学习过程提供更多个性化的支持。实现了“课程、老师任意选”的个人专属的教育。我们未来的课程,也能实现规模定制,创建个人的播放列表[3]。学生通过在线互联网课程学习后,后台终端会详细记录学习情况,及时了解学习进度,遵循学习规律来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能,找出个性化学习的疑难点,最终为其量身定做个性化的学习材料和提供学习指导方案。这就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互联网在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一个主要原因是它满足人的需求、关注人的体验、重视人的创造性。互联网时代,通过大数据技术,挖掘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从而使提供个性化教育方案成为可能。
(四)“互联网+”评价,从单一教育评价到智慧评价、创新评价
由于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一切,这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束缚师生的创造性,阻碍了师生的成长。由于互联网提供的技术使教育评价的变革围绕教育目标的变革而进行。通过大数据对学生学习进行挖掘、分析,以实现更客观地教学评价,即注重多元智能发展,关注学生智慧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培养,发挥教育评价对成长的指引作用,针对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教师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学生的科学成长。现在,更多的人认识到科学的、公正的、多元的评价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并积极探索信息时代更加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如对发展性评价、真实性评价、表现型评价、档案袋评价(Portfolio Assessment)等的研究[4]。另外,互联网背景下,教育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这改变了过去单一形式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互联网的存在使学生、教师、教育行政机构及领导三大主体之间实现彼此互相评价、监督成为可能。其他社会群体也可参与教育评价,得到的有效反馈可用来改善教育教学。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构成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是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相结合时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5]。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决定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引导高校课堂主流意识,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构成:endprint
第一,师德和教育责任意识。教师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广大学生。高校教师在信息的使用和传播中不能忘记教师肩负的教书育人责任,不能在媒体上随意发布或转发不良网络信息,要遵守网络舆论道德准则,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网络言论。第二,媒介的认知和使用技能。互联网将传统与现代教学媒体相结合,运用于教学实践。具有受众和传播者双重属性的高校教师,不仅需要对媒介传播的知识的基本认知,还要对媒介功能和属性的认知,基本理解媒介影响力、媒介负面信息等。信息技术的使用技能即加工和制作知识信息的能力、利用信息平台的检索和参与能力、新型社会化媒体和移动媒体的使用能力等高校教师所具备的基本教育技术技能。第三,注意力和信息辨别能力。海量、便捷和即时性的新兴媒体信息大量涌现,这让人们在接触海量信息时无从选择,注意力被分散,注意力是新媒体时代的一项重要能力。另外,网络信息的多元性,使得信息可靠性降低,比起书本和期刊,搜索引擎等虽然提高信息查阅的速度,但因缺乏原有的筛选和复核机制而降低了信息的权威性,这就需要信息辨别能力。第四,信息批判、创新能力。在科研教学工作中,对待获取的信息具有一定的批判能力,经过理性分析,利用自身的理论知识质疑和批判。作为知识传播者、加工者的高校教师,又是问题的发现者、知识的创造者,更应引领本专业领域信息传播,而非一味的追随。
三、提升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途径
(一)坚守师德,建立师德长效机制
在信息时代,学生学习途径多样、获取信息渠道丰富,也带来一些不良信息泛滥等新的社会问题,高校教师作为大学生的引导者,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认识。另外由于较高的社会地位,他的言行举动会成为其他人追随效仿的对象。一方面,高校教师除了在生活中要提升自身信息道德素养外,还要明确责任义务,在信息创造、信息传播、信息使用过程中,使信息交流和传递目标不能脱离社会整体目标。遵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按照规定的职业道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另一方面,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校也要建立师德长效机制,运用规章制度和奖惩制度来引导和规范高校教师的言行,对其约束和激励,把师德作为信息素养提升的首要内容贯彻到底。
(二)教师要自觉培养互联网思维
教师的互联网思维主要指平台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和碎片化思维。第一,平台化思维即把学校建成教师能够学习、生活、交流成长的平台。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要充分利用教研组这个平台,在QQ、微信圈等进行网络评课交流,转发关注教育教学信息,进行一些教师之间能够合作的活动或项目,增加大家的团队合作意识[6]。第二,教师在分析教学过程中获得的数据时应用大数据思维,能够改进自己的教学。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及处理能促进教师和学校共同發展。如学校在开发新的课程时,为了及时得到反馈,最好从学生那儿收集有关本课程更为直接、客观的实施建议,在分析学生提供的这些数据的基础上,学校不断改善课程的形式、内容。如今大数据观念也深入到课堂观察中,基于不同的观察角度,最后把不同结果汇总起来,实现教师客观、真实、科学的评课。第三,现今的我们生活在一个随时被中断的“碎片化”时代,我们要具备在固定时间段内切换多个任务的能力。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正式教学与非正式教学相结合,除了在班级中提出学习目标和要求外,还要利用课外时间,把一些典型的例题讲解和课文分析放在校园网、手机微信等非正式平台,让学生进行随时随地自由讨论和交流。
(三)从技能到素养,转变教师信息能力培训的目标
教师信息能力培训在信息素养的提升中扮演重要角色,高校教师应积极主动参加培训,其一是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目标转变。互联网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使大学教师由知识权威者转向教育资源的推送者、个性化学习指导者、教学相长的促进者。正是认识到这一点,美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协会教育学习创新组织(ELI)在《地平线报告》中提出“数字扫盲计划”,提倡发展“全体教职员工及学生进行连续、包容性和整体性的数字扫盲策略”[7]。我国目前高校教师信息化水平培训忽视其信息媒介素养的培养,只关注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因而转变培训目标迫在眉睫,要重视教师信息素养全面提升。其二是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要有针对性、层次性。教师年龄层次的不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就有差别,要结合实际,制定出不同的标准,不能一刀切。同时要兼顾学科性,不同学科的教师理解问题能力不同,信息技术使用的需求不同,因此,培训要细化具体,努力让不同学科的教师都能有所收获。
“互联网+”背景下,未来社会需要创新性和智慧性人才;未来学习也走向个性化和泛在化;未来教育也更多样化和终身化;提升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符合未来教育的需要,以信息化带动教师现代化,才能培养出创新精神指导者的未来教师,最终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杨晓菲.“互联网+”视角下的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5(5):41-43.
[2]周洪宇,鲍成中.大时代——震撼世界的第三次工业革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3]周洪宇.以新人文精神引领教育未来[J].新教师,2015(6).
[4]何克抗.学习“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的解读[J]. 中国电化教育,2012(12).
[5]陶西平.“互联网+教育” 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关键[N].中国教师报,2016-03-22.
[6]Liu Jiliang,WANG Hongxi.MOOC and University Teaching Reform:Valueand Limits,Education Research,2015(8).
[7]张玉娴.2014地平线报告:高校教育技术应用面临挑战[J].世界教育信息,2014(7):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