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如何把创新教育融入语文课堂
2017-09-20刘小娥
刘小娥
【摘 要】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类学科,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小学这一黄金时期促进学生打好语文基础成为教学重任之一。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如何改革和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手段,为教学增添更多的活力,成为急需解决和完善的教学任务之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教育
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它为教育和教学改革找到了一个切入点。一方面要突现先进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要突出教育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创新能力则是综合素质的最好体现,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核心。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举足轻重,我们应该在教学中依据语文课的特点,精心设计,潜心指导。本文中笔者就对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介绍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见解。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普及素质教育的今天,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为炙手可热的教学事实,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为该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打好坚实基础。详细一点来讲,在平时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一定的情境,比如在讲授有关“草原”的内容时候,教师可以将一望无际的草原、蓝天白云、牛羊成群等景象放映出来,并且穿插适当的言语讲述草原人民的日常生活,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和讨论来总结草原人民的生活特点,让同学们在彷如身临其境的氛围中掌握新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还有,教师可以尝试着将语文课堂“搬”出教室,根据课堂教学任务设计相关的课外活动,并给每位同学都分配一定的角色,在轻松自在的课外活动中,学生不仅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所学知识有了深刻的掌握,而且激发了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主动积极性,实现在减轻教师教学负担的同时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作好有力铺垫的双赢局面。
二、巧妙设计疑问,激发创新思维
新课改要求课堂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师主导课堂”的局面,巧妙设计疑问,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在学习《落花生》一文时,在课题引入后,教师可以首先提问“本文作者许地山的笔名就叫落花生,大家知道他为什么用自己名字来命名该文章吗”,对于学生五花八门的答案教师不要立刻否定,而是在鼓励学生大胆言论的同时引入文章的学习,公布正确答案,从而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增强。当然,在巧妙设计疑问的同时,教师要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前提,将课堂中尽可能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探索和讨论问题,教师要予以适当的言语辅导和帮助,让学生的想象力在更大的平台得以发展,为其创新思维和能力的锻炼提供强大的催化剂的作用。
三、转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我们在传统教学思想指导下,形成了单一,固定的程式化的教学模式。它对语文教学曾产生过一定作用,但随着教育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以前的教学模式存在不少弊端,根本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程式化”束缚了师生的思想,阻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需要改变这种状况,切实研究并善于运用教学模式,既要掌握模式的基本规律,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活用模式,使学生通过模式理解所学的规律,并运用这种模式去进一步探求新的知识,获得新的技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同时积极推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以及合作法,发现法,讨论法,导读法,自读法等,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学会质疑,大胆创新
创新能力的实质是对现实的超越,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学会创新,敢想敢说敢问,努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我们应该遵循“思维从问题开始”的心理学原理,注重以问题为载体,以思维训练为主线,善于设疑,引导学生质疑,大胆创新。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重三点:一是鼓励学生多侧面、多角度思考问题,发展思维的多向性,这是创造思维中的核心思维之一;二是允许学生“标新立异”,鼓励学生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在“新”和“异”上做文章;三是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发问的机会,特别要保护差生发问的积极性。
总之,情境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具有一定感情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境,以引起学生对新课学习的欲望和一定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带着情感感知具体情境,领悟教材内容,达成陶冶情感、情通理达、激情促信之目的的教学方法。其特点是形象直观,潜移默化,感染力强,目的和手段辨证统一。“情境”的运用,不仅改变了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方法,达到了以教师为主導、以学生为主体,群体教学与个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目标,而且为让思想政治课教学注入了源头活水。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儿童思维发展新论和语文教学改革[J].中国电化教育,2005(10).
[2]陆金花.巧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教学[J].阅读与鉴赏(下旬),2011(9).
[3]张涨平,刘平.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9(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