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引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探析
2017-09-20万舒全
万舒全
[摘 要]伴随我国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利益格局不断调整,以及经济下行的压力,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我国又被重新翻起。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高校的传播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高校思政课要勇于迎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挑战,通过“基础”课、“纲要”课、“原理”课、“概论”课和“形策”课的共同努力,形成引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课程体系,增强大学生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能力,克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思政课;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引领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8-0108-0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渠道,是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和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效方法。但是近年来,伴随我国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利益格局不断调整,以及经济下行的压力,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我国又被重新翻起,特别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通过各种渠道在高校的传播,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养。学界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开始加以重视和研究,关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和对策方面的研究也产生了初步成果,但是专门探讨高校思政课如何引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研究还不充分,需要进一步加强探讨。本文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和形势与政策(以下简称“形策”课)五门课如何引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进行初步的探索。
一、“基础”课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引领
“基础”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理想信念教育、中国精神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观教育、法治观教育等内容来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构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基础”课也是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高质量地开好这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入门课程,对每一位任课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崭新的挑战。[1]“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大学生对高校政治理论课的兴趣与评价,也会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重要的影响。高校思政课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引领首先是“基础”课要发挥引领作用,克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不利影响。“基础”课要引领和克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就必须要了解和认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和方法。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主要采用的手法就是以学术讨论为外衣,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重新评价,实际上是对已经有公论的历史人物与事件进行歪曲,从而得出否定中国近现代以来的革命与建设成就的结论,进而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地进行回应,比如在讲解理想信念内容时就可以列举一些中国近现代史的著名革命英雄人物,结合历史事件的意义来谈这些英雄人物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也可以向学生直接指出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对这些历史英雄人物的歪曲言论,提高学生分析辨别的能力。在讲解社会主义道德观内容时,特别是探讨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近现代革命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品质时更要向学生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及其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探讨人生观问题时,可以充分解读历史英雄人物的人生价值,阐明他们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在探讨中国精神时要重点结合我国近现代以来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中国人民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事迹,从中挖掘和总结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进而提炼出中国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中国精神的崇高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的认同感,从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负面影响。
二、“纲要”课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引领
“纲要”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国史国情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对近代史、现代史和当代史的讲解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使大学生能够从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来看待和分析历史人物和事件,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的伟大功绩,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主要攻击的对象就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人物和事件,对已经有公论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翻案。比如历史虚无主义者对近现代以来中国的革命道路提出质疑,认为如果中国没有走上革命道路的话,中国会发展得更快,会比今天的中国更好,从而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革命成功的伟大功绩。在否定中国革命成就的同时,对领导中国革命的英雄人物同时也进行了重新定义与评价,甚至直接诋毁这些英雄人物的人格与功绩,摧毁这些中国青年眼中的民族英雄形象,进而否定今天中国所取得的成绩和政权的合法性,造成大学生思想的混乱。“纲要”课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是十分必要的。[2]在“纲要”课教学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进行回应,在讲解中国近现代走革命道路时要向学生讲清楚中国走革命道路是历史形势下的必然选择。鸦片战争后没落的清王朝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道路的探索都以失败告终,中日甲午海战之后中国社会可以说到了生死存亡之际,在这种历史形势下,只有革命道路才是挽救民族危亡的正确途径,而没有其他路可走。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才推倒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在讲解中国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的同时,也要敢于直面发展中所遭遇的失败现实,从中总结出经验教训,从而建立起大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三、“原理”课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引领
“原理”课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3]通过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探讨,初步建立起大学生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奠定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明前进的方向。“原理”课对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和社会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其本质上是一种政治思潮,通过否定中国近现代的革命道路,否定历史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进而妄图否定新中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合法地位,对我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設和改革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不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原理”课在引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讲解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过程中,要让学生懂得历史的发展和自然界一样具有必然性、客观性和规律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要遵循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最终实现目标。在此基础上,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使学生懂得近代以来中国经历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是中国人民在探索历史规律基础上所做出的正确选择,其具有历史必然性;而其他道路已被历史的事实证明是没有前途的、失败的、错误的方向,进而得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在政治经济学部分要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来从侧面回应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荒谬性。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批判,实际上就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赞成,这就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政治图谋。“原理”课通过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和局限性,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阶级剥削本质,得出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的结论,这样也就间接地否定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错误言论。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部分,要让学生明确社会主义制度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超越,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走向理想社会的必经阶段。要讲清楚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和优越性,从而克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endprint
四、“概论”课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引领
“概论”课主要讲述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4]通过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在不同的、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所形成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同时让学生了解这些路线、方针和政策在现实中所取得的成就和失败教训,从而为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理论基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作为一种政治思潮,其矛头直接指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性、合理性,通过重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来否定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否定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历史功绩,进而否定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正确性。可以看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绝不是简单的学术探讨,其本质是披着学术外衣的政治思潮,实现政治目的才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最终目标。“概论”课在引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过程中要发挥重要作用,要有针对性地回应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言论。对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否定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选择,“概论”课要让学生了解当时具体的历史状况,我们党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是符合历史现实状况的,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得出的正确发展方略。让学生明确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不会甘心退出历史舞台,中国不可能通过谈判和改良的方式走上富强的道路,只有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才能推翻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奠定基础。“概论”课特别要突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要向学生讲清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我国所面临的困境,我党和全国人民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取得新的突破的。虽然在这过程中也有一些失误,但总的来看成绩是主要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一极,正在不断地探索发展的途径,不断取得新的勝利。由此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五、“形策”课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引领
“形策”课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5]“形策”课是大学生了解国际、国内经济政治新形势的重要渠道,其通过探讨近期国内外发生的重要事件以及对我国的影响,来分析当前我国所处的阶段性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当前的政策走向,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其明确自身的历史责任。“形策”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分析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的能力,能够真正地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于现实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过程中,既可以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又可以增强大学生对现实问题的理解,因此,学习“形策”课对大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形策”课的学习对克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不良影响也具有重要作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表面来看是在否定历史,实际上其真实意图是要否定今天中国的制度与道路,否定新中国的成就。“形策”课可以有力回击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错误言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要否定今天新中国所取得的成就,“形策”课可以用大量的现实数据来说明今天的中国对旧中国的超越,今天的中国在各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在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今天的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的经济体,正在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不断前进,这是以前的中国人不敢想象的,也是今天的中国人应该引以为傲的,以此来激励学生自豪感。“形策”课也不要回避今天的中国所面临的困难,要向学生讲清楚社会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困难的背后就是机遇,近代以来的中国就是在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的过程中走到了今天,有了今天的成就。从而坚定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增强学生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能力。
六、结语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高校的传播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高校思政课要勇于迎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挑战,通过“基础”课、“纲要”课、“原理”课、“概论”课和“形策”课的共同努力,形成引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课程体系。在这五门课程的共同作用下,增强大学生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能力,克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从而使大学生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拥护者和社会主义的可靠接班人。
[ 参 考 文 献 ]
[1] 王霞.《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创新性教学构想[J].教育与职业,2007(9).
[2] 陆月娟.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坚持唯物史观、批判历史虚无主义[J].学理论,2011(27).
[3] 朱廷岚,吕学芳.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实效性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3).
[4] 熊晓琳.充实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做法与体会[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10).
[5] 罗品超.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探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4).
[责任编辑:刘凤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