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实施“普职融通”的实践与思考
2017-09-20周武杰
周武杰
摘 要:虽然学界对“普职融通”改革莫衷一是,但是笔者认为,这一改革具有正向意义和内在价值。“普职融通”不是普高和职高的简单融合,而是打破既有的身份界限,实现在顶层设计、课程体系、管理制度、育人模式等方面的交互与衔接,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本文以德清职业中专与普通中学的改革合作为例,就中职学校实施“普职融通”的实践及相关问题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中职学校 普职融通 合作办学
自20世纪80年代中等教育結构调整后,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呈双轨并行格局,普高以升学教育为主,职高则面向就业。但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工作岗位对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要求不断提高,普高生缺乏基本职业素养,职高生基础知识匮乏、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的弊端日渐凸显,普职分离的体制不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普职融通”已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需求。
“普职融通”办学模式,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政策和机制,整合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达到共同发展、共育人才的目的。积极实施和拓展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服务学生终身教育,培养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普职融通”的背景与意义
1.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促使“普职融通”
进入工业4.0、“互联网+”阶段,我国产业结构在不断发生变化,产业融合和岗位融合加快,对岗位工人提出了新的职业要求——从单一技能到综合技能、从普通技工到复合人才。人才需求和岗位需求的“升级”,呼唤教育整体进行改革。
高中阶段是高等教育和义务教育的“立交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宏观背景下,高中教育必须重新定位自身的培养目标、重新审视自身的功能定位。也就是说,职业高中必须扭转过去培养单一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理念,树立培养多元化、复合型人才的新教育观,同时要破除教育“天花板”,贯通普通教育;同时,普通高中过去以升学为导向、缺乏职业素养培育的教育模式也已背离当前所提倡的全民职业技术教育追求。
2.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需要“普职融通”
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高中有着不同的目标追求与功能定位。最初,普高是精英教育,开设学术性课程,是大学的预科。接着高中教育开始承担升学就业双重功能,既为高等学校输送学生,也为社会“输出”人才。而随着高中教育走向大众化并日渐普及,其培养目标和功能定位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和转移。高中教育走下了精英教育的神坛,转向更加接地气的大众教育,将从聚焦升学转向公民素质和公民精神培养,树立起“全人”教育目标。“全人”,全面发展的人,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改变,同样宣示普职双轨运行制度的“落没”,助推高职与普职从各司其职到交互、融通发展。
3.学生后续发展呼唤“普职融通”
目前普通学校仍然以中高考成绩作为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评价指标,几乎没有开展真正意义上的职业认知教育。学生在校期间,对各种具体职业的认识基本是空白的。对职业认知的缺少必然导致学生专业选择时的盲目、职业规划时的迷茫,更谈不上选择一个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特长和个性发展的职业。
根据《2014年中国教育在线高招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有很大部分高考生处于迷茫状态。调查显示,有明确目标专业的考生只有15.6%;知道不想学什么,但是不知道想学什么的考生有36.3%;没有目标、不知所措的考生却有48.1%。对于“如果在理想的大学和理想的专业之间只能选择一个,你会选何者?”这一问题,65.5%的考生选择理想的大学,34.5%的考生则选择理想的专业;在“一流大学的二流专业”和“二流大学的一流专业”之间二选一,59.6%的考生选择前者。
因此,通过普职融通的教育,重视学生的职业认知教育,帮助学生分析职业,可以为学生的职业规划打下良好基础。
二、当前“普职融通”的误区
“普职融通”在普高和职高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但在当前试点的“普职融通”改革中,还存在着误区,即认为“普职融通”就是联合招生,形成“非普非职”的班级,学生可双向流通。
正是这种误区,导致一部分职业学校以联合招生的方式,为少量的学生提供转学普高的机会,导致“职校热、普高冷”的改革局面。所以有人认为,“普职融通”是职业学校“以融通名义,提升吸引力,争抢优质生源”的“噱头”。
三、实施“普职融通”改革的实践探索
1.以生涯规划为基础,实现课程的融通
根据“普职融通”课程体系设计理念,普通高中课程体系除了基础文化课程外,建设职业技术课程,包括生涯规划指导、职业探索、技能导向课程等模块。通过教学中融合的职业技术课程,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开展学生生涯规划指导,为普通高中学生提供动手操作、亲历职业、丰富技能知识、立体成才的机会,共享职业学校在课程资源、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成果,实现普职课程上的融通。
从2009年开始,德清职业中专为德清高级中学、德清一中、德清五中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装手工DIY、面点制作、照明电工、计算机网页制作、汽车美容、电子商务等课程。学校专业教师参与了普通高中职业技术课程的开发,担任了课堂教学工作,为学生认识专业、了解职业、规划个人职业生涯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2.以实训基地为平台,实现资源的融通
德清职业中专拥有包括数控专业国家级实训基地、烹饪酒店专业省级实训基地等各类专业的实训基地15个,实训基地设施设备齐全,专业课程建设完备,专业师资实力雄厚,在校学生职业技能等级考试中级工通过率超过90%,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成绩优异。特别是经过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以及县委县府新投入1.5亿元新建实训基地后,学校实训基地硬件建设又上新台阶。设备设施上具有普通中学无可比拟的优势,职业学校教师既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又有极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德清职业中专为普通学校开放实训基地,为他们的职业技术课程的教学提供保障,提前感受职业情境。endprint
2017年,学校建成了面向普通中小学的职业体验基地,各个专业实训基地资源与普校共享。同时德清职业中专将与浙江大学合作建设创客教育中心,包含无人机、VR体验中心、木艺课堂、陶艺制作、智能机器人等项目,为中小学创客教育的开展提供保障。其中初三年级职业启蒙教育的开展,对学生初升高的学校选择、专业选择作用尤为明显。
3.以合作办学为载体,实现机制的融通
德清职业中专与德清高级中学采用双主体互通式合作模式,即办学主体相互独立,学生达到一定条件和标准可以到对方学校学习相关课程。
2016年合作开办的普职融通班,招收4个班154名学生。高一第一学期以普高课程为主,采用普高课程和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其中周五安排半天时间开始专业选修课程,让学生认识数控、旅游、计算机等专业基础知识和职业特征。高一第一学期结束,学校将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按一定比率计算总分,选拔10%的学生进入德清高级中学学习;其余学生在数控、旅游、计算机三个专业中进行选择,高一下学期开始按照专业学校教学要求实施教学。其中有部分优秀学生自愿放弃去德清高级中学学习,同时德清高级中学的高一学生,也可以申请到德清职业中专学习。学生可以多次选择、逐步推进,为学生的多元化成才创造条件。
在一学年的教学试点过程中,教育局和学校几次召开了学生和教师的座谈会,了解班级的教育教学情况,调研了普职融通方式的意义。学生从入学时候对普职融通的好奇、对职业学校和不同专业情况的茫然无知,到学年结束后能以客观积极的态度来认识职业学校和职业教育,认识不同的专业和今后个人的职业规划,一学年的普职融通试点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学生改变了过去对职业教育和职业学校的认知,前20名学生中,接近50%的学生和家长认可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质量,主动留在职业学校,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学习,作为自己今后发展的方向。普职融通的试点,不仅融通了普职学校之间机制上的隔阂,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教育的看法。
四、“普职融通”需要解决的问题
“普职融通”的试点工作,一定程度上整合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资源,实现了普职携手合作、协同育人,为学生健康成长搭建了多元化的学习平台,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了发展空间,但仍然有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1)师资问题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特别是职业学校的专业师资,不仅要承担既有的专业教学任务,还要为普通学校开发课程、承担课题教学任务,一方面师资数量上明显不足,另一方面教师的业务能力不足,特别是教科研和课程开发能力。
(2)实训基地的问题。职业学校的实训基地需要同时兼顾校内教学和中小学开放教学需要,这对实训基地的管理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3)现有高考体制的问题。高职生的技能考试在高三上学期期中时间就要开考,普通高中高二学生转入职业学校没有专业能力参加高职考试,而高一的学生大多数仍然希望继续升学,所以也不愿意转到职校学习,因而从普通高中融通到职业学校的只是极个别学生。
参考文献:
[1]崔建平,冯文全.“普职融通”办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0).
[2]刘丽群,彭李.普职融通: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整体趨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5).
[3]丁金水.普职融通的实践探索——以江苏省高淳中专和湖滨中学普职融通为例[J].江苏教育, 2015(6).
(作者单位:德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