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元作品的人文关怀

2017-09-20闫颖

艺术评鉴 2017年17期
关键词:木刻

闫颖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古元从艺的经历过程和作品风格的转变,探究其作品在通过木刻技法及融合人文时代精神的精妙表达。另就《烧旧地契》进行深入解读并与其他作品进行对比,综合分析画面的视觉性和精神人文性的传达。

关键词:古元 《燒旧地契》 木刻

中图分类号:J3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6-0034-02

一、作者介绍及风格探析

作为解放区的版画艺术家,古元在1939年初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第三期学习之前,从来没有接受过专门的美术教育,但他在鲁艺学习阶段却创作出了一大批描绘延安日常生活的优秀木刻作品。受到米勒(Jean Francois Millet,1814-1875)、珂勒惠支(Kathe Kollwitz,1867-1945年)以及苏联版画的影响,早期创作出的作品大多采用了欧洲的木刻技法,在构图和人物形象的处理上可以看出明显的模仿痕迹①。

在从事大量木刻版画艺术创作之后,并于1942年5月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期间,古元的作品逐渐呈现出以阳刻线为主,画面明朗、简略,黑白层次少等新的表现风格。同时他也形成一种注重画面空间深度和黑白块面的丰富层次变化,创作作品逐渐趋于成熟化,并结合多变的刀法,吸收民间年画和剪纸艺术等特点,努力创造出贴合陕北当地农民欣赏习惯②,具有生命气息的农民题材的作品,如重刻的《哥哥的假期》《结婚登记》《离婚诉》等。

在1945年离开了延安之后,古元又创作了一批画面动感强烈、人物动态复杂的有关土改和解放战争题材的作品,如《烧旧地契》(1947年,又名《焚毁旧契》)、《豆选》(1948年)、《人桥》(1949年)等。新中国成立之后,古元又探索出黑白层次丰富更趋于复杂的写实表现性木刻作品,多以表现生活中美好事物、歌颂新生活的赋有追求笔绘效果的优秀木刻作品,如《工人上夜校》(1951年)等③。

综合古元木刻艺术发展的总体情况来看,其风格发展呈现丰富多元的变化探索状况,形成由模仿到质朴表现再到成熟表达、自由创作的成长阶段。本文将选取古元离开延安之后创作的变异时期木刻作品《烧旧地契》(1947年)进行作品分析,从表现内容、艺术表现形式(构图、木刻技法等)和所反映的时代及人文意义等多方面进行解读,试图还原作者创作此作品时的真实心理情感路径。

二、《烧旧地契》(1947年)作品解读

(一)表现内容

在《烧旧地契》的作品中,表现的是1947年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在解放区④农村进行土地改革的场景性描述:一群由贫农、雇农和中农等社会底层民众组成的农村社会阶层,聚集在地主宅门前(根据画面中的街门型制类似四合院垂花门,并有动物图案的墀头构件和类似门墩的物体所推测得出该场景应为当时社会阶层中土地主等较富有者的家宅处所)公开焚毁与地主所签订的土地租借契约,开展轰轰烈烈的改变农村旧有生产关系的农村土地改革运动,乡亲们敲锣打鼓,欢腾雀跃的盛况。

在这样一幅政治纪念意味浓厚的作品中,古元为表现黑夜中焚烧地契所产生的火焰和向上冲天的烟雾动势感而采用了阴刻方法,在人物的处理上也分层次进行描绘——前景第一层的空间处理以动态丰富的阴刻单线人物,或卖力打鼓、或旋舞表演,突出强调了人物的生动姿态,体现出欢愉鼓舞的真实感情,一定程度上渲染了农村土地改革政策是为农民所向往接受的,也为作品奠定了积极向上的基调。在第二层中景围绕焚烧的大火的人物处理中,画面左侧以剪影式的人物构成,使用了大面积黑色块剪影来暗示逆光中人物的形态,对簇拥着的人物进行了面部的刻画。而这些表情与前景人物的欢愉相比,却更多传达着迟疑和惊喜,内心深处说不清对土地改革政策持有何种态度,只是持着观望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恰恰相反,右侧人物表现出更多是积极热情,动态夸张地参与地契焚烧,在他扬起的竹竿中挑起了焚烧中的旧地契,映着火光、像是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一样,嘴巴张开呐喊着、令人热血澎湃。在画面右侧街门前,有一状如进步知识分子的男子振臂高呼,那是对农村土地改革政策的宣讲,让更多农民明白新时期的土地政策正在实施,正在改变封建黑暗的土地剥削制度。侧旁的二人,一个如农民的黑色剪影,一个如乡绅旧儒,都伫立在街门左右,听着令人振奋的改革消息。作为画面中心的人物,面向火堆、高举着燃烧并写有款项、有双方签章的旧契约,昂起头颅、赤裸着臂膀,像是对命运的抗争,也像是追到了许久的希望。

(二)艺术表现形式

《烧旧地契》作品在构图方面,综合采用了三角形等多种构图方式,将画面的中心巧妙地集中在了燃烧中的火源周围,同时一左一右的人物呼应关系。但与以往不同的是,《烧旧地契》采用了更多黑白色块的对比关系,是画面在黑白构成因素方面形成了较为明晰的对比,同时在疏密对比的处理中,将人物聚集的地方以短而有力的繁密线条刻画;在右侧山墙中以规则化的透视线对比呼应人物处不规则的密集;将透视线指向视觉中心处,将故事情节推向了高潮,将“烧旧地契”这一政治事件用艺术形式表现出来。

而在木刻技法方面,古元在刻制的过程中使用了与此前在延安时期不同的线条表现:短促扭动的线条有力地表达着束缚与挣脱,天空中狂乱的线条也无形中增强了猛烈鼓舞的感受。对人物的刻画中,使用了丰富多变的方圆刀法,赋予了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体现;在主体人物的刻画中,方圆相间的刀法与阴刻阳刻想转换的过程中也赋予了人物不同的精神面貌,但囿于衬托焚烧地契借火势升腾的盛况而选择以夜晚为时间概念的表达。也由此原因,在对人物的五官刻画方面都显得很简略,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复杂人物的动态和场景气氛的渲染;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表达火光微弱、人物表情闪烁的状况吧。

(三)时代及人文意义

通过对《烧旧地契》作品的深入解读,在作者古元特殊的木刻表现技法下可以传达出社会性的时代标志事件及人文精神意义的精彩传示。而这一题材在当时也具有社会性的代表作用,能够记录社会现实并反映农民对于新政策的信任接受程度,是为农村土地改革运动无形的宣传。同时,历经学习西方构图和表现技法后吸收传统年画等手段创作而成的大量优秀作品,皆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并独具特色的“最温暖而有人间气息”的艺术作品。也正是由于古元刀下的人物具有生命力,在人文情感意义方面,传神地记录了解放区民众的日常生活和渴望追求希望的生活状况。作为《烧旧地契》的最直接的人文情怀抒发,聚焦在了人民大众对新希望、新生活的美好追求,也表现出作者对社会底层贫苦人民的人文关怀及愁苦同情。endprint

《烧旧地契》作品完成于1947年,就当时的中国状况而言,解放区在国民党的围困中生存并慢慢发展壮大,其意义所指正如画面中燃烧起火焰,随着加入革命的人越来越多,旧地契(旧的生产关系)将不复存在,并随着火势越来越往旺,革命前景也越来越明朗,风卷残云的状况都将被摧毁、消亡。

三、与同时代的彦涵进行对比分析

彦涵,作为与古元同时代的延安木刻版画家,其从学经历和创作作品与古元有许多相似之处。二者都是从延安鲁艺走出来的版画家,不同的是古元在此之前未曾接受过专门的美术教育,而彦涵已经在国立杭州艺专接受过系统的中西绘画基础教育和训练⑤。在作品的题材方面,二者都以革命题材为主,表现在解放區的战士和民众等的日常生活随写,并借助主题内容落脚在深刻的社会情感、人文关怀等精神层面的意义中。

拿《当敌人搜山的时候》(1943年)来说,这也是彦涵抗战木刻题材作品中的代表作,相较古元《烧旧地契》作品对线的处理上更加婉转柔和,以静态场景表达动态,但场景处理上却没有恢弘气势,倾向于故事情节主体相关性的特写,对人物的表情和动态处理上更加细腻、真实,耐人寻味。同时,在彦涵的作品中,可以明显感觉出利用不同刀法制造出的肌理质感,这点与古元创作中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作为解放区优秀的木刻版画家,在技法运用上或多或少都会相互借鉴学习,这也是作为木刻家成长进步的重要一环。

四、结语

在对新兴木刻时期版画家古元及其作品的深入分析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他风格形成变化的整个复杂过程,原因之一在于创作者主题的个性追求、艺术表现力等主观因素,更重要的也是受到了时代、地域及文化氛围等客观环境的综合影响⑥。在对古元木刻作品的深入赏析过程中,也不能脱离了社会环境因素来单独分析。更应以古元的生活经历入手、结合时代特征,并对比同时代的优秀木刻家来探讨其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深层次关系,探究作品传达的时代精神和人文关怀。只有这样,才能做出还原历史真实的感性认识和理性判断,才能对作品进行全面客观真实的解读。

注释:

①②③⑥陈青:《古元木刻风格初探——兼谈20世纪木刻风格与大众化思潮之关联》,硕士学位论文,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版.

④此处定义为解放区,是因为推测该环境为形制类似四合院的建筑,并倾向于山西四合院。原因在于山西四合院在外观型制中,以府第门、垂花门等做工精良的华美宅门为追求,同时对外的山墙多高大壁立、外观封闭且不开窗,与《烧旧地契》中所描绘有高度相近之处,故此处采纳为山西四合院。另此作品刻于1947年,此时山西除太原等大城市仍处于国民党顽抗之中,其余各地均已解放。

⑤薛原:《画家物语》,北京:金城出版社,2013年版.

参考文献:

[1]陈青.古元木刻风格初探——兼谈20世纪木刻风格与大众化思潮之关联[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2]薛原.画家物语[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木刻
桌上盆景(外一幅)
家国情?家国梦
木刻沉思录
浅析木板创作与民族的渊源
鲁迅藏有1800多件新兴木刻版画
以木为纸 以刀为笔
为革命而“新兴”
中期北大荒水印木刻版画本体语言浅析
学术“行脚僧”
鲁迅弘扬木刻版画的原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