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肝硬化病人凝血四项与抗凝血酶Ⅲ、D-二聚体的水平变化及意义

2017-09-20

实用老年医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凝血因子纤溶二聚体

老年肝硬化病人凝血四项与抗凝血酶Ⅲ、D-二聚体的水平变化及意义

马维兰康海虎马正军

研究表明老年肝硬化病人并发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及死亡率高[1],了解老年肝硬化病人的凝血状态有助于病人的治疗及预后。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老年肝硬化病人凝血四项与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D-D)的水平状态,为肝硬化病人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肝硬化病人78例,所有病人临床诊断均符合肝硬化诊断标准[2],年龄60~82岁,平均(68.2±3.5)岁,其中男51例,女27例,病程3~7年,平均(5.4±1.4)年;依据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其中A级组19例,B级组24例,C级组35例。选择同期于我院行健康体检的80例老年人为对照组,年龄60~83岁,平均(67.8±3.4)岁,其中男50例,女30例。排除标准:肝癌病人及其他肝脏疾病病人,器质性病变者,既往有门静脉血栓史病人,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合并血液病者,高血压、糖尿病、自身免疫疾病者,近期服用止血、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及影响凝血水平药物者。所有病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肝硬化组与对照组病人在年龄、性别及体质量指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采集清晨空腹肘静脉血5 ml,取其0.5 ml置于含0.1%的枸橼酸钠抗凝剂真空管中,混合,于3500 r/min转速下离心10 min,分离血浆,即刻测定。为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所有采集样本须在1 h内完成检验。采用Sysmex CA-700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浆凝血酶时间(TT)及AT-Ⅲ;D-D采用德国BAYER-ADV24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

2 结果

2.1 肝硬化组与对照组凝血指标水平分析 肝硬化组APTT、PT、TT及D-D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延长及增高,而FIB及AT-Ⅲ则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肝硬化组与对照组凝血四项、AT-Ⅲ、D-二聚体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肝硬化病人不同Child-Pugh分级组凝血四项与AT-Ⅲ、D-二聚体水平分析 结果显示B级组APTT、PT、TT及D-D水平显著高于A级组,同时显著低于C级组(P<0.05),B级组AT-Ⅲ水平显著低于A级组,同时显著高于C级组(P<0.05),见表2。

表2 不同Child-Pugh分级组凝血四项与AT-Ⅲ、D-二聚体水平比较

注:与A级组比较,*P<0.05;与B级组比较,△P<0.05

3 讨论

由于机体凝血因子、纤维蛋白的溶解物与抗纤溶物的合成及灭活在肝脏进行,因而其对维持机体凝血及溶血系统的内环境稳态具有关键性作用。而在肝硬化时病毒对肝细胞的持久慢性损伤致使内皮系统功能障碍,使凝血因子的合成下降[3],此外脾功能亢进引发的血小板数量的减少,恶化了肝硬化病人凝血功能障碍和纤溶功能异常[4]。因而及时检测肝硬化病人的凝血功能指标对肝硬化病人尤为重要。

3.1 凝血四项检测意义 PT是肝硬化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反映了外源性凝血状态;APTT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是否正常;TT表现机体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肝素等抗凝物质的水平;FIB作为纤维蛋白的前体,是血浆中水平最高的凝血因子,其在凝血的最后阶段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纤维蛋白,促使血液凝固。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肝硬化病人APTT、PT及TT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延长及增高,而FIB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且APTT、PT及TT随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而FIB随分级程度的增加而减少,预示着病人凝血功能的障碍可能是由于肝脏凝血因子合成下降所致。

3.2 AT-Ⅲ检测意义 AT-Ⅲ作为机体抗凝系统的重要组成物质,可抑制凝血酶的生成。AT-Ⅲ主要通过共价结合凝血因子Ⅱa、Ⅶa、Ⅸa及Ⅹa等,对其进行灭活,此外AT-Ⅲ还可同时抑制内源性、外源性及共同凝血途径,因而机体AT-Ⅲ水平降低则表明血液高凝状态[5-6]。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肝硬化病人AT-Ⅲ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且随着Child-Pugh分级程度的增加而减少,这可能是由于肝细胞损伤程度的加重引发AT-Ⅲ合成减少,因而对于老年肝硬化病人而言,AT-Ⅲ合成减少预示着纤溶酶原抑制物的合成下降,导致纤溶亢进的发生,打破了凝血抗凝平衡状态,因而易诱发出血症状。

3.3 D-D检测意义 在机体病理状态下,纤溶系统的激活促使凝血酶原与纤维蛋白原作用,使后者转变为纤维蛋白单体,然后在因子Ⅻa的作用下以γ键转变为交联纤维蛋白,交联纤维蛋白正反馈激活纤溶系统,形成大小不等的降解产物[7],D-D是交朕纤维蛋白特异的降解产物,是高凝及纤溶亢进的敏感性分子标志物。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肝硬化组D-D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Child-Pugh分级的增加而增加,因此D-D可作为老年肝硬化出血的敏感性标志物,通过测定其含量可为病人出血症状的预防及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通过对老年肝硬化病人凝血四项、AT-Ⅲ及D-D检测,不仅可有效地评估病人的病情,还有利于医师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出血的发生,以阻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1] 徐进. 老年肝硬化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J]. 华西医学, 2016, 31(7): 1209-1212.

[2] 王珏琼. 血小板,凝血指标与老年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的关系[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24): 6103-6105.

[3] Sandor L, Kiss L. Isolated injury of the gallbladder. A rare cause of hemorrhagic shock after blunt abdominal trauma in a patient with liver cirrhosis[J]. Chirurg, 2006, 77(8): 730-736.

[4] Bönsch D, Wunschel M, Lenz B, et al. Methylation matters? Decreased methylation status of genomic DNA in the blood of schizophrenic twins[J]. Psychiatry research, 2012, 198(3): 533-537.

[5] Ayalew M, Le-Niculescu H, Levey DF, et al. Convergent functional genomics of schizophrenia: from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to genetic risk prediction[J]. Molecular Psychiatry, 2012, 17(9): 887-905.

[6] 杨倩. 凝血四项及 AT-Ⅲ, D-二聚体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 12(22): 3371-3372.

[7] 夏璇, 黄清春. D-二聚体的检测及临床应用[J]. 现代中西医结合, 2011, 20(7): 908-910.

810000青海省西宁市,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检验科

R 575.2

B

10.3969/j.issn.1003-9198.2017.09.022

2016-09-13)

猜你喜欢

凝血因子纤溶二聚体
控制冷沉淀凝血因子在室温下制备时长的临床意义
过敏性紫癜儿童凝血纤溶系统异常与早期肾损伤的相关性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美国FDA批准Ryplazim用于成人和儿童治疗1型纤溶酶原缺陷症
少见凝血因子缺乏症3例
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CA153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两种试剂D-二聚体检测值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值的相关性研究
凝血因子在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中检测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