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老者与医管
2017-09-20杨晓慧
文/本刊记者 杨晓慧
少年、老者与医管
文/本刊记者 杨晓慧
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是医改任务和行业共识,培养专业化人才队伍更是行业亟须。
7月1日,张静宇在微信圈里晒出了“九宫格”并附文道:“毕业啦!谢谢最敬爱的导师、最亲爱的家人、最可爱的同学和小伙伴们。”她是清华大学2014级医管硕士生,也是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黄埔二期”毕业生。
毕业集体合影记录了她与同学们的朝气与憧憬,也留下了全体53名毕业生和医管院老师的“全家福”。
——张静宇记得“全家福”每位同学的名字,也记得每位老师和所授的课程。
“我们都称他为刘爷爷。”张静宇口中的他—刘爷爷也在“全家福”中,红色的导师服衬托着这位老者的睿智与淡然。他是刘庭芳,今年79岁高龄,是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院长高级顾问,是我国医院品管圈研究与推广的第一人,也是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的创始人之一。
时代与使命让这一老一少出现在同一个镜头里,他们共同的目标是,实现中国医院管理的现代化、职业化和专业化。
刘庭芳教授与毕业同学们合影。
1997年的启示
1997年,张静宇是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她知道香港回归,不知道医院管理专业,更不会知道这个专业正在被中国的有识之士所关注。
彼时,我国的医院管理领域尚处于“准开化”状态,更多的是经验与人治,但是,行业的远见者们正试图探索我国科学化、现代化的医院管理模式与方法。
这一年,刘庭芳作为中华医学会代表团成员之一首次前往美国学习考察。在芝加哥大学副校长介绍学校院系设置的时候,他听到了一个以前没有听到的院系和专业:医院管理系。
“我就问他,这是哪一年建的,他告诉我是1934年。”在今年5月20日召开的“清华大学医院管理与教育高峰论坛”上,刘庭芳详细地介绍了他与医院管理专业结缘的始末。这次论坛也是医管院成立五周年的纪念活动。听到与医院管理专业有关的内容,刘庭芳的兴奋劲儿上来了。他紧追不舍地问那位副校长:在美国的大学当中,有多少开办了医管系?
“他告诉我,大概有几十家,附近的西北大学、伊利诺伊州大学都有这样的专业。”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紧接着,刘庭芳就跑到了西北大学进行了有关专业的考察。
随后,他再次来到美国并在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修医院管理。其间,他自掏腰包数万元对十所大学医院进行了实地“学习”。他搜集了美国多个医院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院长职业化的状况,并将其带回国内。
这些仅仅是开始,种子在心里悄然埋下。
2005年,刘庭芳前往台湾地区考察。台湾医院管理专业的发展令他更加明确了要在中国大陆创建医院管理专业的想法。他特地考察了台湾的几所大学,访问了医管教授和医管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收集了大量的资料。
“历史往往很奇妙。”刘庭芳坦言,他那次访谈的台湾医管教授中,已有多位成为了今年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的教授。而这次台湾之行,让他看到:台湾的医院管理专业发展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刘庭芳回忆,台湾医管专业的建立始于1962年,由元培医专最早创办。1985年中国医药大学设立医务管理学系、所,并开展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医管专业教育。之后,台湾又有多所大学开设了医院管理系,其中,台湾大学开办了医院管理博士学位授权点。
除了美国和台湾地区,法国、日本等国家也留下了刘庭芳的访学足迹。
了解到医院管理专业的蓬勃发展,刘庭芳心潮澎湃,他四处奔走呼吁,希望填补中国大陆教育领域的这一空白。然而,梦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不符合国情,医院管理者不可能从学校培养出来。”刘庭芳强烈意识到医院管理专业在中国大陆落地困难重重。
十多年前,我国的现代医院管理意识淡薄,专业化的医院管理人才寥寥可数。而且,在“士大夫”情节浓重的文化下,培养“做官”的“医院管理者”还被绝大多数人质疑。
也有学者提出,有些学校已设有医院管理方向,因此,没有必要再单独设立医院管理专业。
对此,刘庭芳不敢苟同。他搜集了大陆医学院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发现医学专业分类共为11大类,50个二级学科,其中未见医管专业;在管理学方面的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以及在公共卫生学科里面均找不到医院管理专业;仅在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设有医院管理方向。
“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的医管方向尚不能和清华大学举办的医管专业完全相提而论。”在刘庭芳看来,不同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计具有各自的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医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不能“混水”。
“一个新专业的建立仅靠朴素的感情和强烈的愿望是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的,需要长期的坚持、探索和研究。”刘庭芳认为医院管理是科学、人学、艺术和哲学的综合,具有多维的知识结构。因此,医院管理应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到2015年,他持续探索医管专业的国际经验并思考和设计符合中国国情的医管专业的模式和路径,先后发表了12篇文章,探索我国医院管理现代化、专业化、职业化与医院管理教育的结合点。
愚公移山:从0到1
虽受质疑,困难重重,但一场医院管理教育领域的“愚公移山”工程依然开始暗暗涌动。“没有改革开放我们走不出国门,不会知道世界发生什么事,这是很重要的条件。与此同时,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顺势而上”,医改的推进、院长职业化课题的提出是个机遇,“抓住这个机遇,必须要有一个平台。”
刘庭芳先后为此游说了多所名校,几乎所有的校方都向他表明了顾虑:作为一门尚无“户口”的陌生专业,招生会有学生来吗?就业问题能够解决吗?是不是太冒险了?
2010年,刘庭芳兼任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顾问、医药卫生培训与研究中心学术主任。他经过深思熟虑,向清华大学校领导正式提出了开创医院管理专业的建议,并提交了一套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清华大学经过反复论证,果断采纳了刘庭芳的建议,并决定正式成立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
5月20日,清华大学副校长、清华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杨斌教授谈到学校专业设置时的“初心”:清华大学在新百年之际提出要发展“大医学”,医管专业不可或缺;在中国医改和医疗事业发展新的历史阶段,医院管理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在这样的初心之下,2012年4月,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经过短短一年的酝酿就正式挂牌成立。这样一个校级人才培养和研究机构的诞生,意味着中国大陆的医院管理高等教育事业开启了新篇章。
在专业设置上,清华大学凝聚深圳研究生院、经济管理、公共管理、法学、医学、公共卫生学、社会学、信息科学等众多一级学科院系力量,汇聚国内外三个板块的优质资源共同“发力”清华大学医院管理专业。
“总结起来,我们的特色和创新可以归纳为‘一合两化’:一合就是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这是清华大学的特点;两化是指教师团队的国际化和学术基地的国际化。”刘庭芳一言以蔽之。
医院管理专业建设的波澜壮阔,张静宇并没有亲身经历。她所经历的是波澜壮阔后的成果。
2016年9月,张静宇成为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的一名全日制硕士生。在此之前,她的专业为社会保障,就读于上海华东理工大学。
医管院三年的学习转瞬即逝,但在这三年里,医院管理专业知识的学习令她更加系统、全面地掌握了这门学科。
在学习过程中,张静宇对实践留下了深刻的感受。她谈道,在三年的时间中,一半的时间用来学习理论,另一半时间则用在了有计划有阶段的专业实习上,包括专业实习和海外实习。
清华大学将实践放在重要的位置。杨斌指出,“医院管理研究院就是这么做的,我们是这方面非常重要的实践者,要是关起门来在象牙塔里做这个事,是不行的”。
“医疗在进步,管理要先行。作为临床一线的多年从业者和医院管理者,我深知职业化的医院管理人才对提高医院管理的效率、促进医院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5月20日当天,郑静晨院士作为联合导师代表发言时亦颇有感触。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在学院建设过程中,清华教育基金会给予了很大帮助。2016年10月,泰禾集团捐赠2亿元用于支持医管院的教学、研究与发展。
医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今年,我们还会继续和清华大学在医教研、转化医学和人才引进方面作出更深一步的合作。”在五周年庆典上,泰禾医疗总裁潘虹女士表达着泰禾对医院管理事业的支持。
人们对医管院充满了期待与感情。就在庆典上,刘庭芳个人向学校捐赠了50万元人民币,并将其在2010年荣获的医院管理突出贡献奖奖章捐赠给了学校。“我这枚奖章作为专业接力的标志,捐赠给学校。”
目前,他和其他老师一起将全部心血倾注在学术教育上。这份付出已经结出了硕果。如今,清华医管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已经达到了214人,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达到163名,在职硕士研究生51名。
学院正在为行业源源不断输送专业人才。而今,每年作为第一志愿报考清华医管专业率达到百分之百,每届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百分之百,毕业生大部分被国内名校名院或知名单位所录用。
在今年的毕业典礼上,医管研究院院长黄洁夫寄语同学们:要根据国情实事求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做受人民群众欢迎的医院管理的管理工作者,为医疗卫生事业作出贡献。
张静宇毕业时,被评为“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如今,她已经成为上海一家三甲医院的一员。7月18日,是她上岗培训的第一天。
她告诉《中国医院院长》,上海对现代化医院管理的重视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对医院管理专业和人才的认可程度较高,医院也更加愿意引进专业化管理人才开展医院管理与运营。
在我国,建立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并被写进了国家政策。就在7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作为里程碑,开启了我国医改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