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抗抑郁,就看“小药丸”
2017-09-20徐洁
文/本刊记者 徐洁
快速抗抑郁,就看“小药丸”
文/本刊记者 徐洁
中国科学家发现的快速抗抑郁机理,缘于一种已上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
近日,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教授课题组发现了快速抗抑郁的新机制。
陆林教授团队的研究论文《死亡相关蛋白激酶1与谷氨酸受体2B亚基的解偶联能产生快速抗抑郁样效应》,首发于英国《分子精神病学》杂志。他们发现基于谷氨酸受体的快速抗抑郁作用新理论,为研发新一代没有毒副作用的快速抗抑郁药物提供了理论根据和发展方向。这一进展引起全球业界高度关注。
换句话说,不久的未来,抑郁症患者或许有望吃下一颗小药丸,心情就能马上好起来。
目前,抗抑郁药物的研究难点一直聚焦于无副作用和快速两方面,陆林教授在接受《中国医院院长》采访时向记者表示。
“历经前两代抗抑郁药的发展,抑郁患者用药过后的头晕、便秘、恶心、成瘾等副作用已基本消除”。不过,陆林接着指出,目前,这些药物普遍须服用两周后才能见效,对于重度抑郁症患者而言,其作用时间太慢,“比如某抑郁患者明天就不想活了要跳楼,两周见效肯定等不及,所以,我们希望他服用后几分钟内能生效”。
因此,快速抗抑郁一直是全球医学家共同致力突破的难点。快速抗抑郁药在美国已经有所突破,一种新型鼻喷剂已进入临床试用阶段,有望近期在全球推行上市。陆林介绍,这种鼻喷剂是以麻醉药氯胺酮(俗称“K粉”)作为主药物进行研发的。
K粉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应用于临床作麻醉剂使用,患者适量服用可很快调节心情,但主要问题是使用过量即成“毒品”。作为二类麻醉药品的氯胺酮,如吸食过量,可产生分离麻醉状态,使人兴奋与成瘾,遗忘疼痛,并能进入梦境、出现幻觉。因此,新型鼻喷剂也许可起到快速抗抑郁的作用,但“量”将很难控制。
快速抗抑郁一直是全球医学家共同致力突破的难点。
因此,快速抗抑郁药还需要“一劳永逸”的根本办法。陆林课题组的发现或是解决办法之一。
据陆林介绍,他们发现的快速抗抑郁新机制缘于一种已在法国、日本上市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该药物目前的主要药效为控制血管收缩,打通梗塞血管。当他们应用该药物给心脏病患者治疗时,发现其心情变好许多。
因此,陆林课题组怀疑该药物与传统抗抑郁药物的作用机理有些不同,即NMDA受体在K粉等传统抗抑郁药物治疗下是ab受体都发挥作用,但该药只作用b不作用a。后经研究证实,该药确实是作用于NMDA神经递质的,以前业界研究则普遍聚焦于另一种神经递质。
“但心脏病患者毕竟不是抑郁症患者,因此,后期还须在抑郁症患者身上试验”。作为已在临床上应用的药物,陆林表示该药安全性已相对证明,下一步仅须在厂商、医药公司支持下通过人体试验,然后向食药监局审批注册即可。但最后一步,可能才是最难的——在国内现行新药注册审批机制下,预计还将花费数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