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先生
2017-09-20河南王吴军
文/河南·王吴军
中医先生
文/河南·王吴军
张先生是小镇上的一名中医先生。“先生”这个称呼是当地人对医生的尊称,张先生是小镇上的老中医,因此,人们都尊称他为“张先生”。
张先生的祖上没有人行医,然而,张先生年轻时就喜欢中医,他拜当地一个名老中医为师,认真学习中医之术。恩师去世后,张先生又考上了一所医学院校。毕业后,喜欢自由和独立,就在小镇上开了一家中医诊所,悬壶济世,造福桑梓。
张先生因为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很快就名扬百里之内。于是,城里有好几家大医院请他去高就,他却不肯。张先生说,城里虽然繁华,但是决非久留之地。他看重小镇,这里质朴与灵秀并见。他打算在小镇行医直到终老,别无他愿。
张先生精于中医之道,而且非常勤奋和敬业,一有闲暇,不是研读医术就是摆弄中药。对于中药的医理和药性,张先生了如指掌,中医的《内经》《伤寒杂病论》以及《神农本草经》和后来的许多中医典籍,他几乎都能倒背如流。走进张先生的诊所和家里,房屋内外都是中药。墙上挂的有艾叶、槐花、麻黄、蒲公英、金银花、紫花地丁、龟背、枸杞等,都是经他一手炮制出来的。院子里种的有无花果、石榴、月季、菊花。张先生甚至从田野里把马齿苋、蒲公英移种在自己的房屋四周。
张先生还经常亲自到野外去采药。那些无名的野花和不起眼的草木,在他看来都是世上的宝贝。凡是中药,多生长在幽僻之处,人迹罕至。张先生熟悉中药的形态和功用,比如,蒲公英是菊科植物,开花时挖取晒干,能够清热解毒,治疗多种炎症;而马齿苋则味酸性寒,散血、消肿、解毒,能够治疗恶疮;车前子这种药味甘而性寒,入肾经和膀胱经,能利水清热明目祛痰,常作药引。张先生常说,天地生长的万物,其实是各有功用的,可惜许多寻常之物一直被常人看轻,冷落了。
张先生喜欢一种名为“牛膝”的中药。他说,牛膝生用能够散瘀血,熟用能够滋补肝肾,对扁桃体发炎疗效迅速,而且,牛膝还能保护嗓子,老师和演员可以多吃。有一次,以为老师嗓子有了毛病,张先生给他配了一服中药,有牛膝、覆盆子、犀牛角、野蜂蜜,看上去药少,但是,张先生说这服中药能理气、滋补、清热,他还对那位老师说,知识分子用心太重,容易上火而致体内水火不济,而鸭血和鸭爪性寒,都可以清内热而不伤正气,张先生还烤了一大盘鸭爪给那位老师吃。同时,张先生还给那位老师讲解食疗之道,他说猪蹄是美容佳品,鸽子蛋是补脑的好东西。
张先生给人治病有几手绝活,比如伤科的推拿。张先生的指头上劲道很足,因为发散伤瘀全凭指掌。治跌打损伤的时候,张先生喜欢用白酒、麝香、冰片。他总是先让患者借酒力喝少许麝香,再用冰片等药物浸酒,推拿伤处。张先生说,这样能做到内外兼攻,伤瘀即刻可以发散,没有不好的道理。还有,张先生擅长治疗皮肤疾病,包括棘手的多种肿毒,在别的地方医治无效,找到张先生,张先生开药方、捣药,药实在是极平常的几味,有鸡冠花叶、紫花地丁、豆蔻、砂仁、白芷、鸡蛋清、白酒。最后,再取几片树叶捣烂,用白酒、鸡蛋清调匀,涂于患处,没几天工夫,病人的棘手之病竟然好了。
张先生让糖尿病人把玉米作为主食,在很多治胆结石的药中,最常见的两味是玉米秆和玉米叶。平时,张先生因为自己血压高,常用玉米须泡茶喝,以降血压。还有,张先生用月季花以及月季花的叶、根治妇科疾病,疗效颇好。
张先生是一个有心人,他一直酷爱中医学,志于医道。平时,他整理了许多治疗经验,想在晚年时静下心来写一写,作一个总结。
后来,对于中药药材的来源,张先生深为忧虑。他说,学中医的人不肯到自然界去采天然的药材,实在可惜。现在,真药一天比一天少。张先生痛心做药材生意的有些药商没有医德,弄得假药满天飞,害了不少人。
张先生还寓药于食,他用黄酒中药配料,继承传统方法,并进行创新,烤出了具有中药疗效的鸡、鸭、鹅,最多时能放几十味中药,最少也要放十多味中药。
张先生虽然名声很大,但是,他并不高傲,更不固步自封。他虚心向当地一位有名望的老中医请教过中药配伍,最终取长补短,摸索出了治疗妇科疑难症的治疗方法。
张先生是性情中人,他的生活也很有趣。张先生喜欢烟、酒、茶。他抽烟喝酒不计较优劣,但是,对于茶却很讲究。张先生在他的茶叶罐里放上橘子,一打开茶叶罐盖,顿时清香扑鼻。张先生一直喝的是茉莉花茶,他说茶要满、热、浓,味道要厚,喝起来才有滋味。
其实,在行医的同行中,张先生并不得志,因为许多行医的人心计太深,并且不重情义,所以,对于张先生只重疗效、不重金钱的做法,许多当地行医的人非常不满。但是,张先生的朋友却很多,市井中那些卖鸡的、卖肉的、卖菜的、种地的、开店的、当官的,杂七杂八,三教九流,几乎什么人都有,这都是张先生一向重义轻利换来的。
张先生一直想到湖边垂钓,他说姜太公当年直钩钓鱼,是真正的潇洒。然而,由于太忙,他始终没能成行。
张先生和一个教书的年轻人是忘年交,彼此相识时,张先生已经六十多岁了。但是,两人在一起的时候,张先生没有任何规矩。只是,张先生不准年轻人抽烟,却鼓励他喝酒,以致这个年轻人在数月之内从滴酒不沾到一瓶不醉。张先生和年轻人在一起喝酒时,张先生吟诵唐诗,每次吟诵到好句子的时候,他总是击节叹息。张先生最喜欢的是“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句子,他说自己就是“野渡无人舟自横”的白发老者。后来,当地一个名气很大的书法家知道了此事,就写了这句诗赠给张先生,张先生如获至宝。曾有一个商人愿意出八万元求购这幅书法,张先生大笑道,这些字哪能用金钱来衡量?
那年春节的前几天,张先生忽然与世长辞,他死于脑溢血。那天中午,张先生给一个病人推拿治病,用力过度,出了一身汗,他想回房洗手洗脸,可是,刚走几步,就突然口不能言,半身不遂。大家急忙护送他去市里的医院,诊断为脑溢血,需要转院到省城的医院,在转院途中,一路颠簸,致使脑血管破裂。张先生临终时,未能留下只言片语,唯有两行清泪,在他的脸颊上无声流淌。
世间的生死之事是难以预料的,张先生自己也未必能料到他会突然撒手人寰,匆匆而去。张先生深恋着小镇的人和风景,他一向治病救人,以真情待人处世。张先生虽非大医院里有地位的医生,却胜过世上许多的名医。
张先生重视中医胜过生命,虽然身处小镇一隅,仍独立摸索着,默默地治病救人。
张先生虽然医术高明,救人无数,却惜弱怜贫,不以一技之长敛财,所以,张先生没有钱财,他的一生是清苦的、平淡的,犹如独生涧边的幽草,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浸润着世人的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