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之路漫漫—竹编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2017-09-20邬玉洁
邬玉洁
复兴之路漫漫—竹编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邬玉洁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Bamboo Weaving
竹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第一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手工艺。虽然曾经辉煌无限,但近些年竹编却陷入了无人问津的境地。本文将竹编没落的原因归结为新材料的出现,人们对竹编的固有观念,缺乏创新,不符合现代审美,同质化严重等五个原因并分别作出了阐述。针对竹编现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将竹编产品化,精品化和开发竹编体验课程等三个竹编复兴的可能方向。竹编在发展的道路上困难重重,只有社会各界不断探索和努力,找到竹编在现代社会的立足点,才能将这门优秀的技艺长久地传承下去。
Bamboo weaving is a treasure of our traditional culture. It is on the first batch of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ist. Although it has a brilliant history, but bamboo weaving is almost left without any attention now. This essay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bamboo weaving which are the old concept of people, the appearance of new materials, lacking of innovation, old style, lacking of characteristics. To solve those problems, the essay puts forward three possible solutions which are making it transition, improving boutique feels and offering handcraft-class. It’s a hard way with many difficulties to revive this old handcraft. Only if it the people of all circles keep making effort to promote bamboo weaving and keep trying to find the location of bamboo weaving in modern society, can this precious handcraft be inherited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竹编是一门非常古老的技艺。自新石器时代起,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用竹编织器皿,储存食物。在河姆渡遗址中出土的竹篮、竹筐、竹篓等器具,是现存最早的竹编制品。竹编伴随着人类的生存、繁衍。在几千年的漫长岁月里,竹编匠人们用他们的勤劳与智慧不断地探索,研究出了一百多种编法,设立了十余个大类的器物品种,使竹编拥有了极强的造型能力。从质朴耐用的日常用具到惟妙惟肖的人脸肖像,从形态肆意的抽象作品到纤毫毕现的水墨画作(图1),每一种都可以用竹编编织出来,竹编的应用之广令人惊叹。
在农耕时代,竹编承载着整个日常生活。作为传统文化中的瑰宝,竹编如今却日渐式微,几乎完全淡出了我们的生活,不禁令人唏嘘。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快捷、高效的生活方式成为主流。传统手工艺在制作加工上耗时耗力,远远比不上一台机器的生产效率,在这个什么都讲求效率的时代,这些手艺被迅速的抛弃和遗忘。
虽然传统的竹编制品已经不适应现代生活,但是竹编蕴含的文化意义和艺术性仍具有极高的价值。此外,竹编产品可降解,对环境造成的负担小。现如今,节能环保成为发展主流,竹编这种环保产品非常具有开发价值。对于竹编,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地传承其有价值的部分,让竹编这门技艺重新焕发光彩,继续发挥它的价值。
竹编的黄金时代
图1 青神竹编字画
筐、篮、篓、簸、箕,这些字上方的“竹”字头暗示着这些器皿的材质,可见竹编用途的广泛。在过去,学竹编是一门非常辛苦的行当,剖竹竿、划篾条、刮毛须……每个程序都是对“手”的巨大折磨(图2),一个不小心手就会被竹篾的毛刺刺破流血,头晕眼花、腰酸背痛更家常便饭。虽然艰苦,但是穷人家还会送孩子去拜师学艺,以此作为安身立命的本钱。普通人的衣食住行处处离不了竹编,因此需求量大,而且频繁的使用使竹编制品易损耗,因此竹编匠人编织的器皿根本不愁卖。匠人们仅凭着一双手走街串巷,编织筐篓,修修补补,然后成家立业,娶妻生子。在江南的一些村落,家家户户都会编竹编,父子相传,几代人靠着同一门手艺吃饭。
除了在国内被广泛应用,中国的竹扁产品还曾畅销海外,并且备受青睐。一直以来,竹都是一个很重要的中国文化符号。中国人勤劳聪慧,将竹篾劈得细如发丝、薄如蝉翼,再用一双巧手编织出工艺繁多、花色丰富、样式精美的器物。这些精美的工艺品从国内走向国际,成为了外事接待、旅游纪念的礼品,外国宾客对这门精湛的工艺赞不绝口,视若珍宝(图3)。
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浙江东阳将零散的匠人发展到互助合作的竹编副业社,后来还办起了专业生产出口产品的竹编工艺厂,产品畅销到日本、美国、意大利、德国等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赢得了“东方珍宝”、“世上精品”的赞誉。红红火火的竹扁产业提高了农户的收入,使乡村经济状况大为好转,竹编出口让他们实现了脱贫致富。
渐趋没落的竹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量的商品涌入人们的生活。精致、耐用、价格低廉的商品迅速将竹编制品挤出了市场。在自由经济和商品化的浪潮下,竹编行业的生存越来越艰难,手艺人纷纷转行,还流传出了“篾匠篾匠,蹲在地上,搞不出名堂”的顺口溜,不禁让人唏嘘。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五点:
九十年代后,各式各样的塑料制品代替了竹编制品。塑料制品以其价格低廉,可塑性强,结实耐用,防腐防蛀等优点,在各个领域中被广为应用。比较之下,竹编制品不可批量加工,从劈篾到最终成型耗时费力,还容易被虫蛀腐烂,不能适应追求高效的现代社会。
在人们的固有观念里,竹编就是生活水平低下时代的产物,是廉价,低端,过时的代名词。现如今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商场、超市里有种类繁多的产品可供选择,完全没有必要花钱购买竹编制品。
传统的竹编工艺缺乏创新。现存的竹编匠人多数已经七八十岁,依然延续传统进行竹编制作,缺乏创新。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以实用为唯一要求。这些从农耕时代衍生出来的传统竹编制品不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又缺乏创新,没能顺应时代潮流,因而难以被市场接受。
竹编器物的精美程度和其选取的竹篾质量密不可分。好的竹篾工艺复杂,制作成日用品自然价格不菲,普通人难以承受。平价的竹篾比较粗糙,呈现出的作品不够精细。此外,以前的竹编用品为了保证结实耐用,会故意采用一些不太美观的编法。这些粗笨的器皿和现代家居格格不入,难以满足现代人越来越高的审美要求。
图2 竹编工匠
图3 东阳竹编工艺精品
图4 东阳竹编工艺品
市场上的竹编产品同质化严重。安吉竹贸城有商户数百家,但每一家的商品都大同小异。一旦一个风格的产品热销,商家们立刻跟风生产销售。这就导致了用户几乎没有挑选余地,商家竞争激烈,利润空间缩小(图4)。踏上复兴之路
随着中国文化部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力推动,竹编近些年又重回人们视线。同时,随着社会各界环保意识的增强,竹材作为绿色、低碳、可降解的材料,备受重用。不少企业开始尝试竹编与现代家居的融合设计(图5)。十竹九造是一个以设计生产竹编灯具而出名的品牌。该品牌设计的竹编灯外表简洁灵秀,又透露着竹材质朴自然的韵味,既现代,又不失返璞归真之感,一上市便获得热销,成为将竹编成功融入现代家居的典范。
除了进行产品设计外,将竹编开发成体验课程也是一条值得探索的路。现如今是体验经济盛行的时代,体验经济满足的是人的自我实现。单纯依靠好产品已经越来越难吸引到用户群。如果能根据竹编编法开发一系列简单易学的课程,进行线下授课,让用户通过简单的学习就可以制作出有美感,又具有一定实用功能的小产品,那么用户不仅可以体会动手的快乐,获得创作的成就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商家还能借机拉近大众和竹编的距离,培养竹编产品的潜在用户群,真是一举两得的好方法(图6-7)。
传统的竹编工艺精品虽然在国家的保护下得以持续发展,但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很多工艺品惟妙惟肖,非常逼真,展现了竹编匠人登峰造极的技艺,但匠气有余,灵性不足。以篾丝的精细程度、编法的种类、工时的多少、临摹的逼真水平等作为标准使得竹编精品一直遵从传统,而脱离当今主流艺术,从而很难被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欣赏与认可。
80后的篾匠钱利准出身于竹编世家,精通各种传统竹扁技艺,也接受过现代系统的设计教育。针对竹编的发展困境,他曾经这么描述:“懂设计的不懂工艺,懂工艺的不懂设计,这是困境。需要中间人来联合两者。不是单纯以制作时间和人力成本来计算价格,而是要通过设计给它带来更多的附加值。”
图5 现代简约竹编灯
图6 竹芸工房开发的竹编体验课程教学图样
图7 竹芸工房开发的竹编体验课程教学图样
结语
李约瑟曾言,没有哪一类植物像竹类一样在中国历代艺术和技术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竹编是一种技艺,同时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文化。竹编已经默默走过了千年路,虽然暂时陷于停滞,但通过各方的努力,终会得到传承与创新。竹编的复兴之路漫漫,非一朝一夕能成,今人需在前人的肩膀上坚持不懈地进行探索,引导人们对竹编工艺的认可与热爱,传达其中深厚的生活智慧和巧妙古朴的造物观念,将这门技艺长久地流传下去。
〔1〕袁建虎. 竹扁艺术的传承与创新[J]. 艺术科技, 2015, (06): 183-184
〔2〕胡敏君. 竹子价值的设计开发[D]. 上海:同济大学, 2006. 03-06
〔3〕胡敏君. 竹子价值的设计开发[D]. 上海:同济大学, 2006. 31-32
〔4〕国粹苑. 嵊州竹编[E B/O L]. h t t p://b l o g.s i n a.c o m.c n/s/ blog_683869bb0102vuxv.html, 2015-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