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画入木 匠心独具记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喻立新
2017-09-20王立华
王立华
化画入木 匠心独具记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喻立新
王立华
Blending Painting into Wood Carving to Present Great Originality
清明上河图(局部)
Yu Lixin is Artistic Director of Shanghai Yushi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 Ltd. He is a native of Rudong County, Jiangsu. Four generations of his family members have been engaged in wood carving. His artworks demonstrate unique realistic carving skills, innovate on the basis of the archaic style inheritance, blend with painting techniques, and make wonderful and ingenious use of row alternation and color alternation. His artworks are praised by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2017年7月8日,上海青浦“世界你好展览馆”,全国手工艺产业博览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在此处开幕。 在一幅长5米多的紫檀木雕《清明上河图》前,人头攒动,有的在细细观赏,有的在拍照留影,“太精彩了,气势恢弘,人物栩栩如生”,参观者赞叹不已。这件作品获得最高奖——“国匠杯”金奖。还曾荣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之最”称号,作者就是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紫檀雕刻》的传承人喻立新。
紫檀是木中极品,早在春秋的《诗经》中就有过对其描述:“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由于紫檀材质凝重,华丽而内敛,匠人们将其制成风格独具的家具、雕琢成精美的艺术品,深受历代皇家推崇,又广为文人墨客及消费者所喜爱。历来紫檀雕刻的能人辈出,就当今上海来说,喻立新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一
喻立新
阿联酋亲王凝神细看紫檀作品
喻立新,上海喻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艺术总监,祖籍江苏如东,四代从事木雕传承。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写实雕刻风格,手法融合线雕(阴刻,阳刻)浅浮雕、深雕、平雕、圆雕、镂空雕等。在师古传承基础上进行创新,融入绘画手法,把工笔画技巧巧妙用到借行、借色之中,深得各界好评,2015年6月,他被上海市人民政府确立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紫檀雕刻》的传承人,成为海派紫檀木雕的领军人物。他的作品屡屡在国家级展会中荣获大奖,以近几年为例,作品《龙舟》在2014年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荣获“国艺杯”金奖。作品《将军壶》在第49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上,荣获2014“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金奖。作品《八仙过海》和《苍鹰》在2016世界手工艺产业博览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中双获“国匠杯“金奖。作品《南瓜蟋蟀壶》入选2016年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在国家博物馆展出。2016年5月,他参加迪拜“大匠精髓—中国非遗手工艺精品展”,其作品获得阿联酋亲王的高度赞赏。
紫檀木雕《清明上河图》在全国手工艺产业博览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上获金奖
苦尽甘来
宫廷壶
荷塘情趣
三足熏香炉
南瓜戏蟀壶
喻立新的紫檀雕刻,造型凝练,灵气闪动、刀法流畅,线条清晰,体现出工笔画的精致细腻,生动典雅,那件《清明上河图》就如此,作品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而成,显示出他匠心独用的睿智,作品长528.7厘米,宽25.2厘米,以1比1的比例仿原画而雕。5米多的长卷里分郊野、虹桥、城镇等多个部分,但见郊野芳原细草,树枝泛绿,汴河两岸舟船往来不绝。虹桥那段,大船中把舵的、划桨的、下帆的、拉纤的、船工的动作刻划得细致生动。城镇那段,人烟稠密,屋宇耸立,店铺招牌高挂,屋瓦鳞鳞可见。街巷中,骑马的、抬轿的、赶牛车的、挑担的、牵着骆驼过市的,各种人物千姿百态,形象逼真。整幅作品,线条流畅,纹理清晰,层次丰富,情趣盎然,再现了张择端原画中清明时节,京都汴梁“千商汇集虹桥旁,万家帘幕翠烟重”的繁华景象。喻立新介绍说,原画中有各色人物814个,牛、骡、驴牲畜73匹,车、轿20多辆,大小船只29艘,都一个不漏全部雕出,整整用了4年时间,锲而不舍方大功告成。
蟹篓
松鼠笔洗
二
今年5月,喻立新作为上海市代表团的一员,赴迪拜参加“大匠精髓——中国上海非遗手工艺精品展”,他的紫檀雕作品获得海外观众和藏家好评如潮,阿联酋亲王轻轻捧起他的作品,凝神细看,大加赞赏,久久不愿离去。
今年6月10日在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和普陀区共同主办的“小题大作”软硬兼具——2017上海工艺美术类非遗精品联展上,他的《南瓜蟋蟀壶》、《鸟笼》、《蟹篓》、《苍鹰》、《三足熏香炉》、《二十四孝》等20余件作品尽情地展现了当代匠人的精湛技艺与艺术风采。受到参观者的青睐。但见《南瓜蟋蟀壶》,交错繁复的木质底座上,卧着一个南瓜造型的水壶,壶柄为南瓜藤,壶盖为南瓜叶,壶颈之上一只蟋蟀爬行期间。底座的杂乱无序与水壶的别致整齐交相辉映,对比鲜明,更有一种静态和动态相互衬托,趣味横生。
《蟹篓》是作者采用圆雕,镂雕,浮雕等多种技法而成,那蟹篓雕得肖形传神,像是全用竹子编出来的,竹篾纵横交错,有股竹子所特有的韧性和张力,竹篓里的6只蟹已经有5只爬到竹篓外面,每只生动鲜活,神态各异,好像刚从阳澄湖上捕上来的,观之,令人赞叹不已。
作品《三足熏香炉》造型极具创意,圆形炉腹与三只雄狮搭配,熏香炉外表轮廊线条优美和谐,气质端庄。炉的两侧耳部为狮子攀爬状,炉盖为雄狮蹲坐状,从三个不同的侧面将狮子的个性刻划得活灵活现。
二十四孝
三
梅花香自苦寒来,喻立新来上海近十年时间能取得如此业绩,这固然与他出身木雕世家,耳濡目染,打下扎实的基础有关,还与他自己勤奋努力分不开。平时他搜集和学习古代文献中有关红木雕刻的论述,探索木文化的精髓;观看在沪展示的红木家具展和同行的作品展,汲取海派木雕的养分;同时刻苦学习和提高自己工笔画水平。有时为了设计一张画稿,他要反复琢磨徘徊到深夜,半夜醒来,一有灵感就抓住不放,打开台灯,拿起笔。有时为了雕一件作品,他可以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不出工作室。他对紫檀雕刻就有这样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专注和执着。
要创作一件新颖独到题材的作品。构思确立是相当重要的。需要细致地、精微地观察生活,这是喻立新在创作中一个深刻的体会。那件《蟹篓》中的蟹从篓中爬出来,只只鲜蹦活跳,这就是他对蟹的长期观察的结果。为此,他在老家开设了鱼塘,自己养殖螃蟹、虾等水产品。秋风起了,蟹肥了,他就在鱼塘边一坐半天,细细观察。为了雕好南瓜、桃子、玉米等蔬果和粮食作物,他在老家买了几亩田,种起了粮食蔬菜,开辟了果园,还养了鸡鸭,因此他在《南瓜蟋蟀壶》中雕出的南瓜像真的一样,叶子上还有虫咬过的痕迹,像是刚从田里摘下来的。
在江桥喻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展示室里陈列着喻立新亲自设计的明清家具,线条圆畅的官帽椅,简练大方的条案,装饰精美的罗汉床......,那件高2.36米,宽1.2米的顶箱柜,两个柜并排而立,上面雕刻着代表各个季节的花鸟,春天是竹子配仙鹤、夏天是鸬鹚配荷花,秋天是海棠配寿带鸟、冬天是梅花配喜鹊。这些花鸟都雕得惟妙惟肖、纤毫毕现,体现出作者扎实的工笔画功底,在一派尚古气息中,有一种现代时尚之美。
采访结束时,喻立新说:中国木雕艺术源远流长,紫檀雕刻是中国木雕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支脉,集工艺和美术于一体。我作为这项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深感责任重大。为此,一方面自己的作品要不断创新,多创作出匠心独具的精品,另一方面要做好传承工作。目前我担任了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客座教授,传帮带任务十分吃重,要带出优秀的学生,将紫檀雕刻这一非遗项目更好地传承下去。
苍神
四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