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探索

2017-09-20王德才

科学中国人 2017年21期
关键词:等腰三角小球题目

王德才

甘肃省临夏市第三中学

关于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探索

王德才

甘肃省临夏市第三中学

数学在初中教育阶段一直作为重点学科被大力推进,不仅在于其在中考的分值比重较大,更在于其作为一门逻辑性、空间性极强的学科,能够对学生的思维发散起着重要的培养作用。作业设计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有效的设计与落实对学生数学成绩有着较大的影响。本文就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进行探索,希望能够促进初中数学教育的完善与进步。

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

作业作为课堂知识点延伸的一种重要形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堂教学知识,更能全面的让学生对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行查缺补漏,从而更好的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和成绩。然而,目前我国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工作受传统教学思维的限制,仍在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必须对其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才能提高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一、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中现存的问题分析

新课改实施以来,我国初中数学课堂教育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与进步,但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仍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第一,数学作业设计目标性不明确。良好的作业设计需要确定明确的设计目标,教师通过学生作业完成情况针对性的找出学生个体与学生集体所面临的问题,并着重进行解决才能使得作业设计的价值得以真正实现[1]。然而,当前我国初中数学作业设计较为盲目,没有针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进行科学、合理的创设,从而导致其实际目标意义难以得到实现;第二,作业设计没有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由于每个学生的智力、数学基础知识和家庭背景不同,这便直接导致了每个学生的实际数学学习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当前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主要以统一的作业布置情况推进,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特征,让学生成绩较好的学生重复训练已经能够熟练掌握的内容,而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又难以掌握题目的难度系数,使得作业设计的有效性难以得到全面的实现;第三,作业设计内容枯燥。初中生尚处于厌学阶段,加之数学科目本身具有抽象性和枯燥性,教师在对其作业进行设计时若不能良好的融入趣味性元素便容易使学生对作业的完成工作产生抵触情绪,然而,这正是当前我国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中的问题所在。

二、优化初中数学作业设计质量的有效路径

(一)转变作业设计思路,强化作业设计的目标性

教师作为作业设计的主导者,在对数学作业内容进行设计时要善于将课堂教学内容与作业设计目标相融合,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作业目标。在实际作业设计中要注重对学生数感、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的强化。例如,在对“等腰三角形”的教学内容进行作业设计时,一定要围绕成课堂教学中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特点进行教学。如:“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度数为100度,那么其他两个角的度数应该是多少?”此作业题目虽然简单,但却充分的反映出了等腰三角形两底角度数相同的性质,学生根据此类题型进行深入思考,不仅能够更加有效的加深对知识点的性质理解,更能通过典型例题提升自身的解题能力[2]。

(二)“因材施教”,作业设计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

初中生已经经历过了小学数学的初期学习阶段,虽然知识结构变动较大,但其数学思维能力已经拉开了一定的距离。为此,教师在作业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作业设计,从而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题:“一个小球以5m/s的速度开始向前滚动,并且均匀减速,滚动10m后小球停下来。”这是一道典型的初衷数学应用题,教师在进行此题的作业设计时便可以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性进行不同问题的设计。如,“①小球滚动了多少时间?②平均每秒小球的运动速度减少多少?”问题中第二问明显难于第一问,为此,教师在设计时便可以让学困生解答第一问,中等生解答第二问。此外对学生成绩较为突出的学生还可以适当提高题目难度,如“小球滚动到5m时约用了多少时间(精确到0.1s)”。

(三)“寓教于乐”,作业设计工作要融入趣味元素

初中数学知识不仅枯燥、乏味,甚至还具备一定的抽象性。为了能够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便需要秉承着“寓教于乐”的作业设计理念,在数学作业设计中融入部分趣味性元素,从而提升学生对作业任务的兴趣[3]。

例如,在七年级下册中的“轴对称”知识点作业设计中,教师可适当的转变作业布置形式,让作业能够既包含知识点思维,又能让学生对轴对称的概念进行掌握。如图1。

图1

题目:“题目中的四个方框均为正方形,若在不挪动图中方框的情况下进行随意添加正方形,如何能够使其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如果能,能拼出几个?”这样的题目设计趣味性十足,学生不仅能够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有效的掌握轴对称的性质,更能激发学生的做题兴趣。

结语

新课程改革推动着我国初中数学教育的快速发展,在新的教学模式发展下亦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成绩。但是,就目前作业设计的内容和形式来看,其对强化学生知识学习的有效性还较为欠缺,教师作为作业设计的主体,要善于运用多样化的设计手段对作业设计进行完善,制定出层次分明的作业内容,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训练,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1]代登洲.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原则探索[J].亚太教育,2015,02(08):190.

[2]朱慧娟.浅谈初中数学作业的有效性设计[J].亚太教育,2015,12(09):86.

[3]蒋琳.基于有效性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及实践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5(06):95.

猜你喜欢

等腰三角小球题目
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
联想等效,拓展建模——以“带电小球在等效场中做圆周运动”为例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小球进洞了
小球别跑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联手解中考题
追根求源
一个基本模型的运用
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