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野猪春季农耕觅食地选择特征初探
——以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2017-09-19罗晓洪来楷迪胡灿实粟海军张明明

野生动物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盖度野猪生境

罗晓洪 来楷迪 梁 盛 胡灿实粟海军 张明明

(1.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赤水,564700;2.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阳,550025;3.贵州大学林学院,贵阳,550025)

野猪春季农耕觅食地选择特征初探
——以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罗晓洪1来楷迪1梁 盛1胡灿实2*粟海军3张明明3

(1.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赤水,564700;2.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阳,550025;3.贵州大学林学院,贵阳,550025)

稿件运行过程

野猪; 觅食地利用; 主成分分析

人与野生动物冲突是野生动物生态管理的重要内容[1-2]。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渐恢复,部分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激增,随之而来的动物危害问题越来越严重[3]。野猪(Susscrofa)是破坏农作物、造成农业损害的常见物种[4-6]。由于野猪食性广、适应力强、繁殖快速,在野生动物全面禁猎的背景下,在全国多地,尤其是自然保护区内成为危害农作物的主要害兽[7-9]。

野猪食性杂,食谱成分随季节和栖息地而变化[10],极易对林缘周围农耕地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困扰农耕活动。国内外对野猪的相关研究已有了大量的报道,包括野猪的食性[4,11]、种群动态[12-13]、繁殖习性[14]、不同季节的栖息地选择[15-16]以及行为丰富度[17]等方面。而对于野猪利用农耕地作为觅食地的生境利用特征一直缺乏相应研究。本研究以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对保护区内野猪危害的农耕地开展调查,分析野猪将农耕地作为觅食地的行为特征,以期为野猪危害防控与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研究地点概况

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E 105°57′~106°07′,N 28°20′~28°28′)位于贵州省赤水市境内,以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小黄花茶(Camellia luteoflora)及其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保护区内为典型丹霞地貌,是丹霞地貌世界遗产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形特点为山高、坡陡、谷深,海拔最高点为1 730.1 m,最低点303.9 m。保护区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7.7℃,年平均降水量1 200~1 300 mm,全年无霜期340~350 d。保护区内植被类型包括常绿阔叶林、暖性针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以及竹林等多种植被类型,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其中,野猪种群数量较大,红外相机技术监测结果显示,三分之一的相机位点记录到野猪个体活动,相对丰富度指数(RAI)为4.81%(保护区数据)。保护区所辖范围涉及元厚镇、葫市镇和旺隆镇的7个自然村的部分区域,实验区内仍生活有原住民69户。农业类型为自给自足型经济,农作物主要包括玉米、红薯、土豆和水稻等,主要分布在保护区西面。

1.2研究方法

2015~2016年3~4月,在保护区内调查了野猪农耕地觅食生境选择。根据保护区内农耕地的分布情况,结合相关文献以及前期预调查,选取野猪觅食地的10个生境变量进行实地调查(表1)。当发现野猪觅食痕迹(包括翻拱地面和啃食行为等)时,以此农耕地为中心设置觅食地利用样方,测量并记录距居民点距离、距林缘距离、农作物均高、农作物盖度、耕地面积和耕地形状指数6个生境变量。同时,在距农田最近的林地内,设置10 m×10 m生境样方,记录乔木均高、乔木盖度、灌木均高和灌木盖度4个生境变量。

表1样本生境变量描述

Tab.1 Description of habitat variables

对生境变量数据进行统计描述。数据标准化转换之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对野猪农耕觅食地生境利用的主要特征进行统计,选取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作为统计结果。数据处理利用SPSS(V.21)统计软件完成。

2 结果与分析

共调查农耕地21个,分布在保护区的西、南面,野猪取食的农作物主要为玉米。对生境变量进行统计描述,结果显示,野猪选择利用的农耕地面积较大,农作物生长茂盛,盖度大于90%(表2)。农耕地均分布在林地周边,距林缘距离小于30 m的农耕地占85.7%。另外,野猪农耕觅食地距离居民点较近,距离小于100 m的农耕地占81.0%。

表2 野猪农耕觅食地生境变量特征统计描述

Tab.2 Characteristics of wild boars’ farmland foraging habitat

对10个生境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共有4个,累积贡献率达到67.56%(表3),能够较好地反映保护区内野猪农耕觅食地生境的主要特征。

表3 野猪农耕觅食地生境利用的主成分分析特征值和贡献率

Tab.3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eigenvalues for farmland foraging habitat variables by wild boars

注:*仅显示特征值>1

Note:*Only the eigenvalues with greater than 1 are displayed

第1主成分的贡献率为21.62%,特征值为2.16(表3),其中,因子负荷绝对值较大的生境变量为灌木盖度和农作物盖度(表4)。野猪利用农耕地进行觅食时,倾向于选择农作物盖度与邻近林地灌木丛盖度均较高的区域,能够保持较高的隐蔽程度。因此,第1主成分可以命名为隐蔽因素。

第2主成分的贡献率为18.68%,特征值为1.87(表3),其中,因子负荷绝对值较大的生境变量为灌木均高和乔木均高(表4)。野猪入侵农耕地之前会在邻近林地活动,并观察警戒是否存在相关人类干扰等影响。因此,农耕地附近林地的乔木层和灌木层的平均高度均较高,能够为野猪提供较好的可视度,可以将第2主成分命名为可视度因素。

第3主成分的贡献率为15.54%,特征值为1.55(表3),其中,因子负荷绝对值较大的生境变量为乔木盖度、距居民点距离和距林缘距离(表4)。野猪利用农耕地进行觅食时,需要远离人为干扰活动,倾向于选择离居民点较远的区域。同时,农耕地距离林缘较近,附近林地乔木盖度较大,可以减少人为干扰。因此,第3主成分可以命名为人为干扰因素。

第4主成分的贡献率为11.73%,特征值为1.17(表3),其中,因子负荷绝对值较大的生境变量为耕地形状指数、耕地面积和农作物均高(表4)。野猪选择农耕地时倾向于利用耕地面积较大、农作物平均高度较高的区域,食物资源丰富,并且耕地形状呈狭长型。因此,第4主成分可以命名为农耕地因素。

表4 野猪农耕觅食地生境变量载荷系数的转置矩阵

Tab.4 Results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for farmland foraging habitat use by wild boars

注:*表示因子负荷的绝对值>0.5

Note:*Use labels to mark the contribution to the principal components with greater than 0.5

3 讨论

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利用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动物与周边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动物的重要生态学特征之一。野猪栖息地选择研究表明,食物资源和隐蔽条件是影响野猪觅食地选择的重要因素[18-19];而且,在自然栖息地类型中,食物资源因素的影响比重较大[20]。野猪为杂食性动物,以植物为主,食物谱成分随季节和栖息地状况而异[10]。在林区栖息地内食物资源匮乏的条件下,野猪的活动区范围会扩张到林缘附近,靠近农耕地活动,并且选取农作物作为主要食物来源[21-22]。因此,野猪会对当地的农耕地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进而导致野猪对农作物或人畜的冲突和危害增多[18,23]。当野猪取食农作物时,是对食物类型、丰富度、可获得性、成熟时间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选择[1,7-8],食物可获得性和丰富度越高,越容易遭受野猪的危害[24],其中,玉米是野猪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11]。在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农作物主要为玉米,可获得性较高,危害时期主要集中在播种期和收获期[1],并且本研究结果表明,野猪选择农耕地时,倾向于利用食物丰富度较高的区域进行觅食(PC-4,表4)。

动物觅食地选择是食物资源和安全因素综合权衡的结果[20]。当自然食物资源匮乏时,野猪会选择隐蔽条件较低的区域(例如农耕地等生境类型)进行觅食活动[22]。与林区觅食地比较,由于农耕地距离居民区等相关人为活动区域较近,安全程度较低,因此,安全因素是野猪觅食地选择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针对携带幼仔的雌性个体[25]。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野猪利用农耕觅食地时,倾向于选择隐蔽程度较高、警戒视野较开阔以及人为干扰较少的区域,累积贡献率达到55.84%(表3)。由于野猪警惕性较高,高隐蔽度的栖息地能够减少人为活动的干扰影响。尤其是在靠近居民区的农耕地,野猪倾向于选择高植被盖度的栖息地活动(PC-1,表4),可以使野猪在觅食的同时保持较高的隐蔽程度。周绍春等在黑龙江完达山林区对野猪的栖息地特征分析结果同样表明,野猪喜欢选择地表植被盖度大于30%、隐蔽度和郁闭度在25%~50%的区域活动[13]。玉米作为野猪喜食的农作物,其较大的盖度也可以为野猪提供较好的隐蔽条件。

另外,觅食地与人为活动区域、道路、河流、林缘等的距离也是影响野猪觅食地选择的重要因素[7,19,26]。李乐等在辽宁老秃顶子保护区对野猪冬季觅食地选择研究结果表明,人为干扰、水源距离和隐蔽程度是影响觅食地利用的重要限制因素[18]。Schley等利用主成分分析结果同样表明,人为干扰(包括人口密度和道路密度)是影响野猪危害农耕地频率的显著因素[1]。由于农耕觅食地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因此,野猪在入侵农耕地时需要良好的可视度进行警戒,觅食位点倾向于靠近林缘。另外,与本研究结果类似,Thurfjell等对野猪活动区的研究结果表明,野猪不仅喜欢沿着农耕地边缘活动,而且倾向于利用林缘附近狭长型的景观斑块栖息地[15],可以为野猪提供多条入侵(或逃离)农耕地的路线。

[1] Schley L,Dufrêne M,Krier A,et al.Patterns of crop damage by wild boar(Susscrofa)in Luxembourg over a 10-year period [J].European Journal of Wildlife Research,2008,54(4):589-599.

[2] 徐飞,蔡体久,琚存勇,等.保护区及周边居民对野猪容忍性的影响因素——以黑龙江凤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生态学报,2013,33(18):5935-5942.

[3] 蔡静,蒋志刚.人与大型兽类的冲突:野生动物保护所面临的新挑战[J].兽类学报,2006,26(2):183-190.

[4] Herrero J,García-Serrano A,Couto S,et al.Diet of wild boarSusscrofaL.and crop damage in an intensive agroecosystem [J].European Journal of Wildlife Research,2006,52(4):245-250.

[5] Barrios-Garcia M N,Ballari S A.Impact of wild boar(Susscrofa)in its introduced and native range:a review [J].Biological Invasions,2012,14:2283-2300.

[6] 孙丽,李伟东,艾平,等.吉林省野生动物损害特点及补偿工作评价[J].野生动物学报,2015,36(1):48-53.

[7] Cai J,Jiang Z,Zeng Y,et al.Factors affecting crop damage by wild boar and methods of mitigation in a giant panda reserve [J].European Journal of Wildlife Research,2008,54(4):723-728.

[8] 李兰兰,王静,石建斌.人与野猪冲突:现状、影响因素及管理建议[J].四川动物,2010,29(4):642-645,648.

[9] 张丹,刘丙万.黑龙江青云林场野猪危害调查及防治[J].野生动物,2012,33(2):59-63,70.

[10] Ballari S A,Barrios-Garcia M N.A review of wild boarSusscrofadiet and factors affecting food selection in native and introduced ranges [J].Mammal Review,2014,44(2):124-134.

[11] Ballari S A,Cuevas M F,Ojeda R A,et al.Diet of wild boar(Susscrofa)in a protected area of Argentina:the importance of baiting [J].Mammal Research,2015,60(1):81-87.

[12] Caley P.Population dynamics of feral pigs(Susscrofa)in a tropical riverine habitat complex [J].Wildlife Research,1993,20(5):625-636.

[13] 周绍春,张明海,孙海义,等.完达山东部林区野猪种群数量和栖息地特征的初步分析[J].兽类学报,2010,30(1):28-34.

[14] 吴诗宝,陈海,蔡显强.大雾岭保护区野猪种群数量结构及繁殖习性的初步研究[J].兽类学报,2000,20(2):151-156.

[15] Thurfjell H,Ball J P,Åhlén P A,et al.Habitat use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wild boarSusscrofa(L.):agricultural fields and edges [J].European Journal of Wildlife Research,2009,55(5):517-523.

[16] 邓天鹏,郑合勋,曾国仕.河南伏牛山北坡野猪夏季觅食生境特征的初步研究[J].四川动物,2008,27(5):747-750.

[17] 王长平,刘雪华,武鹏峰,等.应用红外相机技术研究秦岭观音山自然保护区内野猪的行为和丰富度[J].兽类学报,2015,35(2):147-156.

[18] 李乐,刘鹤,万冬梅,等.辽宁老秃顶子保护区野猪冬季觅食地生境选择[J].生态学杂志,2010,29(12):2408-2413.

[19] 徐飞,蔡体久,琚存勇,等.黑龙江凤凰山自然保护区野猪秋季生境选择[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33(3):86-91.

[20] 腾丽微,刘振生,宋延龄,等.海南大田自然保护区野猪的生境选择[J].动物学杂志,2007,42(1):1-7.

[21] Andrzejewski R,Jezierski W.Management of a wild boar population and its effects on commercial land [J].Acta Theriologica,1978,23(19):309-339.

[22] Groot Bruinderink G W T A,Hazebroek E,Van Der Voot H.Diet and condition of wild boar,Susscrofascrofa,without supplementary feeding[J].Journal of Zoology,1994,233(4):631-648.

[23] 余海慧,吴建平,樊育英.辽宁东部地区野猪危害调查[J].野生动物,2009,30(3):124-128.

[24] 李汀一,张明海,韩俊武,等.黑龙江张广才岭西麓野猪种群数量与危害调查及管理对策[J].野生动物,2010,31(2):99-103.

[25] Spitz F,Janeau G.Daily selection of habitat in wild boar(Susscrofa)[J].Journal of Zoology,1995,237(3):423-434.

[26] 朱洪强,葛志勇,常素慧,等.黄泥河自然保护区野猪冬季栖息地利用[J].生态学杂志,2011,30(4):734-738.

Wild boars;Susscrofa; Foraging habitat us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为了研究野猪(Susscrofa)春季农耕觅食地生境选择特征,以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于2015~2016年春季,利用样方调查法在保护区内对野猪危害的农耕地开展实地调查。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特征值大于1的共有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67.56%,包括隐蔽因素、可视度因素、人为干扰因素和农耕地因素。野猪在利用农耕地觅食时,倾向于选择灌木和农作物盖度较大(隐蔽因素)、灌木和乔木较高(可视度因素)以及远离居民点的区域(人为干扰因素),并且,野猪选取的农耕地食物资源较丰富,外形呈狭长型,均分布在林缘附近(农耕地因素)。与林区生境比较,由于农耕地距离人为活动区域较近,安全程度偏低,因此,在农耕地生境内,安全因素是影响野猪觅食地选择的重要因素。

Use of Farmland as Foraging Habitat by Wild Boar (Sus scrofa)During Spring:a Case Study at Guizhou Chishui Alsophila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Luo Xiaohong1Lai Kaidi1Liang Sheng1Hu Canshi2*Su Haijun3Zhang Mingming3

(1.Guizhou Chishui Alsophila National Nature Reserve,Chishui,564700,China;2.College of Life Science,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550025,China;3.College of Forestry,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550025,China)

We investigated the use of farmland as foraging habitat by wild boar (Susscrofa)by plot surveys at Guizhou Chishui Alsophila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during spring in 2015-2016.Four principal component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feeding habitat use by wild boar,viz.shelter,vigilance,human disturbance and crop variables,whose cumulative contribution was 68%.Wild boar preferred crop habitats with more coverage of shrubs and crops,taller shrubs and trees,and greater distance from residential areas.Narrow and long plots of farmland with abundant food resources were typically near the edge of woodlands.Compared with feeding habitat in woodlands,the safety variable was important in selection of foraging habitat on farmland,which was close to the human disturbance.

罗晓洪,男,44岁,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野生动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

*通讯作者:胡灿实,E-mail:canshi_hu@126.com

2016-10-18

Q958.1

A

修回日期:2016-12-08

发表日期:2017-05-10

2310-1490(2017)02-157-05

猜你喜欢

盖度野猪生境
萌萌的小野猪
枣树适应干旱生境研究进展
三裂叶豚草在新疆典型生境的发生分布调查
黄山市近30 a植被盖度时空变化遥感分析
宜春区域南方红豆杉生境及其生长量分析
太白山太白茶资源状况研究
智慧的野猪
金秀瑶族长鼓舞传承的文化生境
宁夏白芨滩不同生境土壤动物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一种防控林地薇甘菊的高效、减量复合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