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三大疑团
2017-09-19牧林
文 牧林
《清明上河图》三大疑团
文 牧林
张择端的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在学术界,关于这幅画的研究非常多。但是,对于《清明上河图》的认识远远没有结束,还有很多谜团围绕着这张传世名画。
画作深受皇帝珍爱 张择端却游弋在史料外
后人最初所知张择端的生平,来源于画卷卷尾金朝监管御府书画的朝臣张著所题写的八十五字跋,说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自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来学习绘画,他擅长画界画,尤其是画舟车、桥梁、城廓和街肆等,自成一家。
然而,这么一件辉煌巨作,却没有被收录到宋徽宗时期由官方主持编撰的宫廷所藏绘画作品的著录著作——《宣和画谱》中。由此许多学者判断张择端为南宋或者是金人,《清明上河图》成画晚于宣和时期。但是,史料记载宋徽宗是这幅画的第一位收藏者,并为画作题名盖有双龙小印。按理说,一幅连皇帝都十分珍爱的画作,其作者也会同样受到皇帝的宠爱。令人费解的是,张择端却游弋在北宋的史料记载之外,让他更显神秘,更为传奇。
哪幅《清明上河图》才是张择端原作
《清明上河图》在金朝就已经被“争相收藏”,历代的“山寨版”不在少数。最早有明确记载的,就是画卷后面杨准跋文中提到的装裱师傅以仿本偷梁换柱。元代时,这幅画被放在秘书监内,一位装裱师傅用临摹本替换出真迹,将《清明上河图》盗出宫外。又经两人转手,落入客居北京的江西人杨准手中。杨准得画后借故还乡,重新装裱此画,并且在画后续写跋文,记载了得画的经过。
到了明代,《清明上河图》有近200年的时间在民间收藏,人们对这幅名作有所耳闻又难得一见,所以揣测模仿的就更多了。清朝雍正年间,和硕宝亲王弘历(即后来的乾隆皇帝)曾经得到过与《清明上河图》原作接近的仿品。他觉得那幅画虽然很大气,但前后衔接不太顺畅,而且细部动态上也有些美中不足。于是他组织5位画家,对画作进行了临摹创新。这幅画现在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称为“清院本”。
后来,嘉庆皇帝获得了张择端珍本的 《清明上河图》,嘉庆请来太上皇乾隆一起鉴定,认为这才是真迹。他们正在给宫廷保存历代书画编辑目录,取名《石渠宝笈》,于是就在张择端真迹画卷的开头盖上“石渠宝笈”和“宝笈三编”两个印章,算是给了真迹一个正式的名分。所以今天故宫博物院所藏的《清明上河图》又称为“石渠宝笈三编本”,被专家们认定为张择端原作。
“清明”“上河”两词含义有多种解读
目前,研究《清明上河图》的专家学者通过对“清明”的考证提出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清明”乃“清明节之意”;第二种观点则认为“清明”特指开封城内“清明坊”;第三种观点认为“清明”暗含“清明盛世”之意。
持“清明节”观点的,有已故文史专家郑振铎先生和书画鉴定专家徐邦达先生等。持“清明坊”观点的,是已故河南开封中学的孔宪易先生。1981年,孔宪易先生在《美术》杂志上发表了《清明上河图——质疑》的文章。他通过对木炭、石磙子、扇子、西瓜、服饰等考证研究,认为画的是秋景,清明是指“清明坊”。
持“清明盛世”观点的,有著名鉴定专家史树青先生及河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周宝珠先生。后者用几十年的时间对《清明上河图》进行细致的考证,认为北宋长期实施“偃武修文”的国策,国家经济趋于繁荣,出现了唐朝之后的又一个太平盛世。《清明上河图》中展现出的磅礴气势和繁盛景象,最能代表“偃武修文”的治国思想。
关于“上河”的含义,有人认为是指河的上游,有人认为是逆水行舟之意,也有人认为是上坟之意,还有人认为是赶集上街之意。但至目前均无定论。
责编/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