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论初中体育课堂中德育的渗透

2017-09-18何隆

魅力中国 2017年38期
关键词:渗透到体育锻炼德育

何隆

摘要:思想品德作为现代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具有重要意义,是初中教育不可或缺部分;而体育教学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部分,所以如何将德育渗透到体育教学是也是初中教育的一个重点。

关键词:德育;初中体育

在初中教学中,德育已经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初中教师需要提高认识,重视教学中对学生德育的渗透,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体育是加强学生的锻炼、磨练学生意志的课程,在体育的教学中也蕴含着大量的德育,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抓住机会,正确把握德育的时机,促使学生能够在爱体育锻炼中也有新的收获。

一、教学内容渗透德育

1.初中德育内容

德作为现代素质化教育的首要内容,是实行素质化教育的关键,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而中学阶段作为学生个人思想形成的关键时刻,其德育至关重要。中学德育主要是针对中学生进行基本道德、文明、行为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心理素质,提高个人品德。《中学德育大纲》中指出,中学德育工作应根据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遵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有层次地确定德育工作的目标和内容。其德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了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道德教育、劳动教育、理想教育、社会主义民主和遵纪守法教育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等内容。

2.体育教学的实践教育

体育是一门亲近自然,动手实践的学科,而大多的优秀品质是实践而来的,因此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息息相关。为了更好将德育渗透到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当将教学内容与实践相互结合,通过研究教材内容,剖析教材特点,将教学目标与实际情况相互融合,制定出适合学生的体育教学方案,并将德育渗透到教学实践中。

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前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内容,并将德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例如教师在进行长跑教学时,通过制定合理的訓练计划,以此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坚韧的性格,教育学生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在拔河训练过程中,教师传授拔河技巧,并教导学生培养集体精神;在接力跑中,除了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还应当教育学生不轻言放弃,相互磨合,相互配合。

二、教学过程渗透德育

1.在教师的言行中渗透德育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因此,体育教师需要时刻注重自身的言行,为学生做出正确的示范,这样才能引领学生更好地践行德育理念,从而取得不同的教育效果。

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首先教师自身需要严格执行,如教师要求学生上课不迟到,那么教师自己也应当提前到达;又如教师要求学生在体育课时穿运动服,教师自己也应当严格执行,穿上运动服,为学生作出正确的示范。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信服,同时也能使学生更加充分地理解体育精神,在体育锻炼中需要严格遵守行为规范,不断加强自身的素质。当教师能够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可以对学生形成有效的影响,促使学生能够以教师为典范,不断受到启发,提高自身的素质。

2.在课堂规范中渗透德育

在体育活动中,有着许多的行为规范,这些规范都需要学生去遵守、去执行,才能促进体育课堂和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从而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不断增强自身的体质,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为学生强调纪律的重要性,首先为学生明确相关的课堂纪律,然后督促学生认真遵守纪律,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有更多的收获。

3.在教师的评价中渗透德育

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心理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合理、客观的评价,进行德育的渗透,让学生可以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与缺点,并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改进优化自身。

4.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渗透德育

每个年龄段的学生有属于他们的性格特点,孔子推崇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案,因此,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德育教育。初中生正值年少,青春懵懂,对事物充满好奇心,也容易冲动,所以体育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修改配合。对于那些容易冲动的学生,教师应当耐心教导,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悉心指导,引导学生改掉不良习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那些身体素质较差,运动能力薄弱的学生,教师应到指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而不是不一味的迫使学生运动,通过鼓励激发学生的运动激情,并教导学生坚持不解;对于那些害怕失败,不敢于尝试的学生,教师应创造发挥学生特长的环境,激励学生,教导学生不断去尝试,勇于突破自己。

5.通过榜样的力量渗透德育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生活中谁都有优点,谁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在体育教学中也是如此。体育是门积极向上,激发学生潜力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榜样的力量教导学生,如讲述体育界拥有良好品质并取得成功的名人事迹,教导学生无论是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下都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相信自己。同时,教师应当以身作则,不断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通过自身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体育教学应当面向所有的初中生,且每个学生应当受到同等的教育。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难免在体育锻炼上存在先天不足,或者是由于学生的锻炼意识不强,导致学生的兴致不高,对体育锻炼没有兴趣。为了营造良好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运动激情,教师可以采取比赛或课堂小游戏等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提高锻炼意识,激发学生运动潜力。

结语

体育教学是进行德育的重要平台,将德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是实行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教师应当将德育教育划入教学内容中,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并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将德育充分渗透到体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的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接受教育,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梁奕辉.浅谈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南方论刊,2015(08)

[2]郭东文.浅谈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6(25)endprint

猜你喜欢

渗透到体育锻炼德育
偷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如何让数学文化在中学课堂中绽放魅力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小小“运动员”
攻克高考不等式中的四个难点
将环境化学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