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7-09-18刘颖

魅力中国 2017年38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自主学习

刘颖

摘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创新教育要体现在教育观念上,渗透在所有教育活动之中。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数学教学中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评价及要求也在不断地发展。如何在初中數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已显得很重要。

关键词:转变角色;自主学习;师生关系

初中教育对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非常重要,初中生正处于思维能力和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在初中数学等课程教学中,通过良好的教学引导,能够激发初中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数学创新更多的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强烈愿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数学问题或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口头禅,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一、转变学生角色,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上

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数学创新能力的根本。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即在强烈的创新意识之下,改组已有的知识经验,产生出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思维成果的思维。创造性思维也有高低之分,高质量的创造性思维是指发现了前人未曾发现的新事物,解决了前人未能解决的新问题。低水平的创造性思维就是这种思维的结果虽然对思维者本身来说也是发现了未曾发现的新事物,解决了未能解决的新问题,但是这种思维的结果早就被别人所发现,被别人所完成。比如,学生采用不同常规的思路和方法,对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处理,对他自己来说是有新发现,解决了新的问题,但是他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是一种低水平的创造性思维的结果。一般低水平的创造性思维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所进行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但是,所有的高水平的创造性思维都是建立在低水平的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上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当下的数学学习,而且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以及发明和创造都有重要的帮助。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自己的角色,变课堂的主宰者为引导者,实现由"教"向"学"过渡,变"传授"为"探究",充分展不知识形成的过程,促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创新思维状态中,以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习主体作用

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精心准备教学内容,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他们进行探究式的主动学习。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让他们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充分运用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探究和学习,在积极思考的过程中促进知识的内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让他们通过阅读教材中的数学知识,分析新知识,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反思,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时,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趣味性的教学环节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不断向数学难题发起挑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实现高效的教学效率。

三、形成互动氛围,鼓励动手创新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形成良好的课程交流互动氛围,鼓励学生之间交换想法,互相借鉴,互相参考,这样能够促进学生间的交流,有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比如在对初中数学概念的阐述教学中,教师可先自行让学生自发理解、描述,并在课堂中进行讨论,最终以小组的形式汇总出小组的概念阐述,这样能够让初中生既掌握到数学概念的认知,也能够促进交流和创新。此外,光说不练也是不行的。教师应该多加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比如数学课程活动课,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数学模型,让学生动脑筋去设计、展示自己的数学模型,让他们最大可能地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本质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教育环境、社会环境也有一定的关系。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曾经指出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的差异在于,美国学生的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强,而中国学生更善于“解决问题”,将已经存在的进行优化;其关键,在于学生缺乏有效的动手参与。

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这是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环境的表现在班集体中。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合作,都不要让有的学生处于明显的从属地位,都是应细心把握,责任确定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潜能。

数学作为我国重点科目之一,教师的教学方式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现代的数学教育来说,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决定学生数学思维能力高低关键所在,因此,教师在执行数学教学时,应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前提来实施教学,提倡学生颠覆传统思维,勇于创新,打破传统思维模式,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主体,给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许义.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2]史学育.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同行;2016(10)endprint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自主学习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师生关系好很重要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